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钟山之瞳 » 二十四章: 山中相识

二十四章: 山中相识

    万安山下。

    青城山一行人,两日来快马加鞭,终于快赶到了洛阳城了,众人虽是习武之人,但连日来一路疾驰,也让众人略感吃力,小师妹拖着大师兄的衣袖,可怜巴巴的央求到,师兄陆远只得同意在山脚下,稍作休息。

    “师兄!这便是伊河了,顺流而下,最多一日左右便就是偃师县,早年我曾跟随师父去过洛阳姚家,当时我们便是走的这条路。”开口之人,是二师弟刘敬松,他平日在山上,除了协助大师兄教导师弟师妹,更多的就是跟随师门长辈外出,而陆远主要是负责督导师门弟子武艺,所以下山的次数极少。

    “嗯!那便稍作休息,既然已入洛阳地界,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陆远开口说道,众弟子见师兄发话,随便找了个坐处,拿出干粮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刘敬松朝着不远处的李幼薇走去,手里还拿着干粮。“师妹!呐!师兄特意给你留的。”

    李幼薇转头看向来人,只见她脸上依旧是罩着薄纱,看不清面容,只是一双极为灵动的美目闪烁着,长长的睫毛之下,双眼好似一汪清泉,虽只是淡然一眼,也能让人怦然心动。

    “刘师兄,我还不饿,你自己吃吧。”说罢!李幼薇拖着淡黄色的长裙,蹦蹦跳跳的就往河边的方向走去,她来到河边,脱下月白色的长靴,一双秀美的莲足入水,李幼薇仰着小脑袋闭着眼,一脸享受。

    刘敬松一脸失落神色,只好坐在刚才师妹坐的大石头上,撕咬起了手中干硬的馒头。远处的陆远也不禁摇头苦笑,他是两人的兄长,自然知晓师弟所想,无奈郎有情妾无意,世间事莫过于情字最难。

    山谷之中,一阵阵微风抚来,众人皆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李幼薇坐在河畔边,微风吹过她的脸颊,秀美的小鼻子,嗅着山风中特有的花香味,舒爽的嘤咛出声,面纱也在此时被风带起一点,只是一眼,刘敬松再也移不开目光,视线死死的放在了眼前的玉人之上,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姚家来的护卫,他此时嘴里还有尚未咽下肚的馒头,嘴里只是喃喃说道,“仙女!这是仙女吗。”其余极为青城山的弟子,斜眼看着他目光中尽是鄙夷,他们见多了这种见了自家师妹走不动路的人。

    就在此时,山中传来一阵歌声。

    “昙花香,月色慌。

    莫回首,裹行囊。

    漂泊在江湖路上,

    悲欢早寄留远方。

    路艰险世道忙

    恩怨多是非长

    太多的凡尘琐事

    都要将我的前路遮挡。”

    歌声悠扬婉转,众人皆是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得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那见得什么人影。李幼薇也是随着师兄们的目光,极力的寻找声音的主人。

    “独行者心惶惶,

    叹流年鬓微霜。

    举盏小酌后,

    醉叹岁月经过太匆忙。

    老来后多健忘,

    临水处搭一房。

    忆孟浪时光荏苒,

    是该击节唱年少轻狂。”

    众人这才听得真切,歌词虽略有几分沧桑之感,但听声音的主人却是碧玉之年的少年郎。李幼薇小嘴微张,她也颇感惊讶,没想到在这山林之间,能听到如此好听的歌声。虽未见其人,但也能想象出此人的潇洒快意。

    “夜雨高楼空饮晚风

    七八盏

    思虑平素莫逆之交

    两三人

    纵马追寻千里行走

    寻微茫

    红尘作伴快意潇洒

    上轻装。”

    陆远听得此处,抚掌起身,他本是沉稳之人,但今日有幸听得此等佳作,胸中未免浮上一丝快意。只听得,他对着微微青山说道。

    “少侠!可愿来山下一叙?”

    李幼薇内心也不免好奇,能唱出如此快意江湖的人,是何等风采,一双美目也望向身后的青山,似在寻找着什么。

    山中之人,正是从刚下山不久的言希,他早就注意到了山下之人,只当他们是行脚商人,并未多加关注,没想到开口之人,声音传到近前,仿佛耳边轻语,丝毫没有震耳之感,可见此人内力修为之高,他也不免好奇了起来,快步的朝山下行去。

    俄顷!

    陆远看着山中徐徐行来的言希,只见他一身雪白的衣袍,一头黑发被山风带起,洋洋洒洒的飞舞着。他虽已经许久未曾束发,但在众人看来,丝毫未有邋遢之感,只觉面前此人说不尽的潇洒,宛如画中人。

    待行至近前,李幼薇美目打量着来人,此人面容白皙,五官精致,剑眉之下,是一双澄澈的眼睛,额前垂着两缕黑发,跟着他行走的步子荡漾着,他黑发极长,却未显凌乱,在裁剪得体的白衣映衬下,当真宛如谪仙下凡。

    陆远对着言希一抱拳。“在下青城山陆远,今日有幸得见少侠风采,不枉此行,不知少侠名号?”

    言希听得陆远说话,心里一惊,没想到此处能碰上青城山的人。遂即他便哑然,如今他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自己,真名肯定不能再用了,既然答应了师父,那就不能自找麻烦了,他内心一盘算,便开口说道。

    “陆大侠!少侠我可不敢当,在下言希,区区读书人,农家贫姓不提也罢,只是在这山中采风,一时不免兴起,遂放声而歌,没成想惊扰各位,还望恕在下叨扰之罪。”言希拱手回礼道,语气十分恭谦得体,陆远也顿生好感,摆手说道。

    “大侠不敢当,言希公子文采斐然,陆某十分佩服!不知公子欲往何处?不知可否同行。”

    “师兄!...”刘敬松开口打断,看着自己的师兄微微摇头,陆远也明白了师弟的意思,顿时住口,气氛略显尴尬。

    只是这时李幼薇开口了,声音空灵,极为好听。“师兄!我观这位公子,身上并无丝毫气机流露,应该如他所说,当真只是读书人而已,你们也莫要太过于谨小慎微了。”

    言希看了一眼李幼薇,眼神并未多加停留,只是见众人如此神色,大为不解的问道。“青城山距此甚远,各位侠士不远千里齐聚这万安山,不知是为了何事?”

    “小子!此话应当我问你,如今偃师发生如此大事,洛阳城人人自危,你倒是有雅兴,来这深山之中采风,你莫不是那些贼人的探子,来着万安山探我众人底细?”刘敬松,一言说罢。手中长剑出鞘,一招沧龙出海,直直的刺向言希左胸。

    言希没有丝毫躲闪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刘劲松这一剑虽然凌厉,但宛如蜗牛行走,他只需轻抬右手,便可轻易接住。

    陆远见师弟如此鲁莽,顿时大怒。手中长剑跟着出鞘,只是轻轻一撩,便止住了刘劲松的剑势,随即便收剑入鞘,动作只在一瞬。刘劲松只觉眼前一花,剑势便被带着斜插入地。

    “师弟!言希只是一介书生,你对一个手无寸铁之人出手,岂不是让人家耻笑我青城山?”陆远开口呵斥。

    众弟子也上前劝阻,刘劲松这才收剑入鞘,见此人毫无招架之力,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便朝远处的大石走去。

    “言希公子见笑了,我师弟鲁莽,误以为你和贼人是一伙的,所以才...总之!陆某代师弟向你致歉。”陆远说罢,拱手赔礼到。

    “贼人?什么贼人?这偃师县发生了何事,我也是刚游历至此,还不曾听说什么贼人,望陆大侠告知。”

    “大侠不敢当!公子若是有心,唤我一声陆兄就行。”

    随即,陆远把发生在偃师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言希只听得内心翻涌,没想到此地发生如此恶行,双拳顿时紧握。

    “是啊!我家公子也是为此事,被哪领头的贼人所伤,至今昏迷未醒,所幸得青城山各位侠士相助,我们如今便是要赶去那偃师二里头,协助官府活捉贼人。”姚家护卫也在此时开口。

    “呵!儒以文乱法,武以力犯禁,如今的天下,腐朽不堪,困顿不堪。在下虽一介书生,但也愿与陆兄同往,替那一村老小,鸣冤昭雪。”言希拱手,对着陆远说道。

    “呃!此行凶险,言希你...”他本想说你手无缚鸡之力,但话到嘴边并未说出口。

    “师兄,你放心!有本姑娘保护这个书呆子,定让他性命无虞。”李幼薇出声娇笑道。

    一旁的刘劲松见此一幕,心中醋意滔天,若非陆远拦着,他非一剑劈了这小子不可。

    陆远见师妹都如此说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一脸欣赏神色,看着眼前这年纪不大的少年,抬手把自己的佩剑递了过去。

    “言希!我便替那一村百姓,谢过你了,这是我的佩剑,你拿着防身,必要的时候,你大可弃我们而去,切莫误了卿卿性命。”陆远一脸真诚的看着言希。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读圣贤书,养浩然正气,当如是也。此行!我与陆兄你们共进退!”言希说罢,看着递来的剑,迟疑一下还是接过了,他自是不会什么剑法,如果非要说,那也只会刘劲松刚才那一剑,刚刚只是一入眼,钟山之瞳便瞧得真切,气机是如何运转的,该出几分力,还有剑招的变化,皆了然于胸,如果现在使出,想必比刘劲松还要更为老道。

    大石之上的刘劲松,只是斜撇了言希一眼,并无多言,他不敢忤逆师兄的意思,只好作罢。

    众人见二人商定,便聚在一起闲聊,七嘴八舌问什么的都有,几位弟子均是极少下山,见到生人自然好奇。李幼薇也在此列,她也是对这突然出现的男子很好奇,完全没注意到,此时的她还是光着玉足。

    众人有说有笑,只是刘劲松一人,呆坐远处,显得十分孤僻,他本不是这种性格之人,只是见自己心爱的师妹,对此人流露出了些许好奇,内心醋意升腾,十分看不惯此人。

    “好了!休息好了就继续赶路。”陆远出声招呼众人。

    “言希公子!你便与我同乘一骑吧。”姚家护卫对着言希说道。

    “有劳小哥了!”言希拱手道。

    众人并未多作停留,翻身上马,朝着河流下游赶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