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夏种田人 » 西游记大卖

西游记大卖

    一周后,张虎像往常一样,来到望湘阁,远远的看去比更多的人在门口排队,这一周酒楼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无论是来听书的还是来吃饭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楼下排队,当地县衙,不得不安排人手前来维持秩序。这一周有好几家印刷作坊,都找到张虎洽谈印刷书的事情,其实在王员外得知张虎租他的那些铺面时。曾派管家到张虎家里,请张虎在明天中午在街东香满楼,洽谈土地转让的事。管家来到张虎门前正准备喊张虎,忽听到屋内有人咿咿呀呀的发出各种声音,看到大门没关就走进院子听了起来,这不听则已,越听越入迷,屋内正是蒲大爷在表演,美猴王大闹天宫。就这样不知站了多久,待房内传中掌声和喝彩声的时候,管家才回过神,也在院子里鼓起掌来。听到院外有掌声,屋内瞬间静了下来,张虎推开房门走出来,看见王员外派来的管家,然后就叫到:“原来是王管家大驾光临,还请屋里请”,王管家尴尬的笑了笑。走进家门后,告知张虎王员外让他来的事情后,便离开了。

    王管家回去后,找到王员外把自己在张虎家的所听所闻告知了王员外。王员外也是惊奇不异,在第二天的饭桌上和张虎谈了要印刷书的事情,王宇也大概给王员外讲了讲西游记的故事,讲完王员外就做决定,要拿来印刷售卖,就这样双方展开激烈的利益分配争夺,最后以三七分账,王宇七,王员外三负责印刷出版。张虎并不懂得经营上的事情,所以吃饭的时候带上了王宇,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王宇谈下来的,也包括现在望香阁所占的土地,王员外入股望香阁,占股2成,这个前面有说过,就不在叙述。就这样印刷权交给了王员外,后来王宇也去印刷工坊看了看,看完只皱眉头。王员外看到王宇的表情感觉怪异,就问王宇有什么问题吗?王宇看了看四周,然后说“王员外,我只能给你两成的分成”王员外听完后脸色一变,正要发怒,王宇笑着说,“王员外你先不要生气,这里人多,你找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我再给你看个东西,你看完再发怒也不迟。”王员外半信半疑的带着王宇来到一个房间愤怒的说“你要不是给我一个说服我的理由,我绝对饶不了你。”

    王宇并没有生气,反倒是笑了,然后再房间的桌子上开始写写画画,很快就写出活字印刷的技术,以及一些造纸的工艺。当他递给王员外看的时候,王员外还是有些生气的看了王宇一眼。王员外接过纸张一看,顿时眼睛就离不开了,甚至身体有些哆嗦,手也有些抖了。别人不懂印刷术的重要性可是做为一方乡绅大鳄,他怎么会不明白,如果这张纸上的东西,真的能够实现的话,那么未来读书人就会越来越多,那些世家望族,古往今来控制书籍外流,将会成为历史,他们自己培养的朝廷人才,也将从此被更多的寒门学子取代。王员外一时不敢再言语。愣愣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王宇来到这里那么久也大概了解到了这里社会架构,所以王员外这种表情他并不意外,他也不上去打扰一个人坐在旁边,静等王员外自己回过神来。

    许久后,王员外问到“这纸上画的东西真的可以制造出来吗?”王宇只是看着他没有回答。其实王员外,看完后自己也都明白是可以造出来的,只是想得到王宇的肯定而已。

    王宇说:“王员外你看这东西值不值一成?”王员外沉默了,其实当他看明白图纸后,就知道王宇是给他留了两成,已经很多了,就算不给他留他都愿意。王员外说:“这图纸我能不能带回去仔细研究研究”王宇自然没有阻拦,因为这图纸只是一部分,精髓还没有画出来,如果画出来,那么王员外会更加惊讶!王员外其实拿回去也并非自己研究,而是秘密的把图纸送往了皇宫。直到酒楼开业,王皇后过来见公主,才确定下来让王员外亲自负责活字印刷工坊,所有事宜。王皇后秘密与王员外见面并交给他一批大内侍卫,负责安全事宜,毕竟图纸上的东西太过重要,就光只是一个造纸术就足以引起,所有世家以及其他国家的重视,更别提活字印刷术,这些都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兴衰走向,所以夏国国君一直没有做出决定,直到月初的时候,皇后以外出省亲的理由出宫,来到王城与王员外见面。

    第二天王员外又找了王宇,然后,签合同,王宇并把详细的活字印刷术以及新的造纸术交给了王员外,王员外看完详细的印刷术和造纸术,更加震惊,额头上都冒出些许汗来。王员外回到家中,秘密召集比较值得信任的人,开始四处收购竹、檀皮、麦杆、稻杆,大夏国属于热带气候,盛产竹子,没过两天就有源源不断的竹子,送往王家的一间大仓库,这间仓库足足有30余亩。王员外在把图纸,密报给夏国国君后,就开始安排工人在这里建一些基础的设施,以及平整土地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这里是由王皇后带来的侍卫亲自监管,进到这里工作的人员也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进入工坊的工人全家都由夏国出资,集体安排进新的居住房屋,明面上是王员外给工人的福利,实际上是朝廷间接控制了工人的家人。有人要问纸是怎么造的?

    王宇给王员外的造纸术上是这样写的:

    1.原料分离,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2.打浆,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3.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4.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当然还有很多注意细节以及提高纸张细腻的办法,那都是机密中的机密,王宇没给我授权,咱也不敢泄密不是,毕竟将来他要统一七国,成为一代霸主,我不听他的,他当皇帝后回头找我怎么办!话不多说,造纸术已经如火如荼的稳步推进进入流程生产。

    而另一边王员外,再一次把完整的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一同,秘密送往了皇宫,这一次夏国国君彻底坐不住了,连夜召集亲兵乔庄打扮,由一位亲信,殿前大将军张远带队,来到王城找到王员外,说明来意后,所有人又化整为零,乔装后或扮农夫或扮商人或摆摊小贩,还有些直接扮成造纸工坊和活字印刷的工人。细心的人就会发现第二天,街道上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这些王宇都不知道,只是三天后,第一批用王宇的方法造出来的纸开始,下线分装,当所有人看到新做出来的纸张后,个个都张大了嘴巴,惊掉了下吧,又白又细腻还比较平滑,众人集体傻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人甚至还打了自己一巴掌,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王员外其实一大早都赶了过来,等待今天第一批纸张出来。听到大家惊呼,也急忙扒开人群向前查看。王员外见到纸张那一刻,和工人的表情一模一样,颤抖着手走向前去查看摸索,差点没有站稳坐在地上。

    等到大家都平静下来后,王员外喊所有人,加快裁剪,快上机印刷,印刷的时候才真正提现出活字印刷的效率,简直不要太快。修订装订成册很快工作台上就摞起一本本新书来,到了下午,已经印刷装订出5000多本新书,估计到晚上都可以超越1万册。王员外听到汇报后,再一次惊掉了下吧!连连追问,“确定数字没有错吗?”前来汇报的人说,:“我们也不敢相信,然后点了又点确定了很多次,确实是有那么多册。”王员外接过,前来汇报人送来装订好的西游记全册,挥了挥手。汇报的人退了下去。这是上午走出工坊时,王员外交代王管家办的,王员外现在每天都在负责工坊造纸和印刷。至于张远将军这会却遇到了个人,有点麻烦的人!

    王员外翻了翻送来的新书,简单看了一下,章节和王宇送来的原稿一样,就打包好,并且附上了一笔亲笔书信又秘密的传到了夏国国君的手上。夏国国君起初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等他看完王员外的信后,又看了看送来的新书,夏国国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速度这效率,如果传出去怕是朝廷内部就要先开始乱起来。

    第二天,望湘阁门前的排队更多了,因为昨天望香阁贴出告示,今天将会有西游记前第一卷和第二卷开卖。其实望香阁这个时候距离开业已经半月有余,蒲大爷的西游记也讲到了,唐僧收美猴王为徒赐名悟空,一同前往西天取经。

    为了不引起世家和旺族们的警觉,有最新印刷术和造纸术,故而书一周仅仅供应3000册,其他印刷作坊大部分一周也都印刷装订出2500册这样的书,只是纸张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大部分印刷坊都是接一些达官显贵们的印刷业务,运气好的也会接到比较畅销书的印刷业务,只是都不会印太多,印多了也卖不出,贵啊!老百姓苦!买不起!应了那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这样西游记首批的3000册在巳时也就大概上午十点三十左右的时间,开始出售,瞬间被抢购一空。现场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到了中午这部分人有的望香阁吃饭,有的去到二楼继续排队,等待下午蒲先生说西游记。从开业到现在这半个月里,酒楼经营一切正常,暂时并未有人来闹事,酒楼的菜品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人的关注,甚至有外地的商人慕名而来,不只是吃饭,还有就是想办法,与酒楼合作一下说书以及卖书。蒲大爷也在前天收了一个徒弟名叫吴悦。蒲大爷曾经在茶楼说书的时候,吴悦就有意拜师,无奈蒲大爷当时并没有同意,吴悦并没有放弃,每天到茶馆听蒲大爷说书,每天也都会在蒲大爷回家的时候,送蒲大爷。直到后来蒲大爷不再在茶楼说书,吴悦也就再也没见到过蒲大爷。期间也有好几次登门拜访,均被蒲大爷拒绝,因为那个时候蒲大爷正在忙着琢磨口技和说书技巧,并没有时间接待吴悦,就这样被拒绝几次后,吴悦就没有再去打扰。不过一直在关注着蒲大爷,自得知蒲大爷在望湘阁说书时,就再次登门拜访以及每天在宴会厅二楼等着蒲大爷说书,偶尔也会帮忙维持一下现场秩序,或给蒲大爷倒茶等等!像往常一样,蒲大爷回家他就跟在后面。就在前几天回去的路上,吴悦向蒲大爷请教口技并表演了一段后,又聊了聊说书技,蒲大爷终于让他进了家门,王宇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然后蒲大爷和王宇就坐在院子里,听吴悦即兴表演。

    边听边点头,王宇说“蒲大爷你什么时候收的徒弟,怎么都没听你说过,”

    蒲大爷摇了摇头“我还没收他今天才第一次进我家门”

    王宇:“这苗子不错,嗓音也好蒲大爷可以考虑一下,现在你一个人也确实忙不过来,望湘阁每天应该都有很多人排队听你说书吧!你也是时候收个徒弟帮帮你,哪怕是端茶倒水都行啊!哈哈哈”

    蒲大爷点了点头,其实在路上也就已经决定了收吴悦为徒,一则是这孩子一直没放弃毅力在这里人品应该不会差。二则是刚刚的口技说的也确实很好。就这样吴悦和蒲大爷约定了第二天拜师。其实,吴悦在蒲大爷闭关那一个月里,上门拜访听到过一次蒲老练习口技,当时也觉得很惊讶,然后就回去自己琢磨,在蒲老再次登台后,看了蒲老的表演,才茅塞顿开,每天回家自己练习,曾把嗓子折磨的三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就这样蒲大爷收了第一个徒弟,后来吴悦,也成了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说书人,也从没忘记蒲老的教诲。

    而另一边茶楼掌柜,这一个月多月里可谓是夜不能寐,吃啥啥不香。自蒲大爷在望湘阁登台说书传到他耳朵里,自己也去听过后彻底不镇定了,满满的悔意,要是当初不让蒲大爷离开自己家茶楼多好,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茶楼老板也只能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