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唐女官 » 第十六章 狐媚魇道(下)

第十六章 狐媚魇道(下)

    一朝被揭穿,如霜并没有想到千算万算走错一步,她不服的挣扎几下,狠狠的盯着上官绾绾:“本以为你身为女子,心肠善良可我没想到你同他们一样都是草菅人命的狗官。”

    “你杀了这么多人难道就善良了,你为了报仇杀人难道就是天下道义了?”上官绾绾怎么也没想到这起案子牵连出这么多人,她夺了如霜的匕首,淡然道:“既然你一心认为杀的都是狗官,那就说说你和他们什么仇什么怨。”

    如霜低垂了眼角,轻咬下唇,许久才道出:“拿着朝廷的俸禄,食百姓的肉,喝百姓的血,最后让人不得好死,不得全尸,这便是你们口口声声的道义吗?”

    “他们犯了罪自有朝廷定罪,你同样如此。”上官绾绾将匕首递给齐明宇,看了眼苏靖宇,吩咐道:“苏大人将人带下去吧。”

    如霜被监禁大牢,狐妖索命的事情大体成了一半,上官绾绾急于回长安,又打算临走时去一趟何聪的家里。

    上官绾绾一行人带着如霜前往,进了清水村找到一家十分不起眼的破旧院子,院子前的台阶都已破碎的不成样子,院落里杂草丛,屋子里昏黄的烛灯一闪,传出破碎的声响。

    一个黑影在屋子里一闪而过,上官绾绾暗道不好,赶快跑进屋子,里面东西混乱不堪,散落一地,何聪倒在地上,脖颈处一道殷红。

    齐明宇赶快探其鼻息:“没气了。”

    穆云兮踱了两步,观察屋子里散落的碎片道“我们才查出案子的眉目,关键的证人就被害死了,没准就和漕御史有关系。”

    “上官你快来看。”齐明宇把何聪的身子搬开,身下出现两个用血写的字:玉佩

    何君的怀中有一个信封,齐明宇打开一看拿到如霜的面前:“你可认得这字?”

    如霜看了双眼一红,蕴出泪水,她紧紧抓着信,泣不成声:“是何君的字迹,是他写的。”

    其实何聪打从一开始并没有信任南宫朔等人,而是模仿了一封书信,为了自己哥哥的冤情,其实在何君临死之前惦记的一直都是如霜。

    如霜踉跄几步,跌倒在地:“我知道你不会忘了我们的约定,我就知道……”

    上官绾绾拿出玉佩问道如霜:“何聪说这个玉佩是他们家的传家宝,你可认得?”

    如霜将玉佩拿在手里,目不转睛的盯着上官绾绾:“如果我愿帮助你们,你们可替何君伸冤?”

    “如果何君是事情真有冤屈,我自然会替他伸冤。”上官绾绾坚定道:“可你一定要把事情的原委全都告诉我们,不得隐瞒。”

    如霜把玉佩还给上官绾绾,缓缓道:“这个玉佩我只知道是他爷爷偶然在一个墓穴中所得,此后就成了传家宝,何君被杀害我也不知道与这个玉佩有没有关系,我只知道他不小心撞破了漕御史私盗官银,而后被报复使得何家灭门。”

    这些事情上官绾绾自然不信是何君告诉她的,如果何君有时间见她肯定也会有时间上报官府。

    穆云兮也觉得奇怪,遂问道:“漕御史偷盗官银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霜冷哼一声:“还不是他与人在百花楼谈话,不小心被我听到了,不然我也不知道心爱之人竟然是被他害死的。”

    “当年我和何君两情相悦,奈何何家有钱有势根本看不上我,我们只好选择私奔,谁料那晚我等到天明都不曾看见何君前来,我以为她反悔了,就去找他理论,不想在荒山野岭遇到了土匪,被卖进了百花楼,我遭受了非人的境遇,便想报仇,杀进天下负心男子。”

    上官绾绾恍然大悟:“而徐侍郎就是你的第一个目标,你当时还不知晓何君的事情。”

    “没错,他本就有夫人却整日花天酒地,还要纳娶小妾,我将他作为第一个目标……”

    话音未落门忽然打开了,漕御史带了人将屋子团团围住,一下将如霜擒拿,漕御史手拿长剑横在如霜脖颈处:“没想到长安城竟然会有你这种心狠沙拉的女子,残害朝廷命官,意图诬蔑,今日本官就替天除害……”

    “漕御史的消息真是灵通,我们才找到犯人漕御史就到了。”上官绾绾手疾眼快,拿起桌上仅剩的茶盏,狠狠往漕御史脚下一砸,碎片碎在脚前,立即引来漕御史的不满,他抬起头,睨了上官绾绾一眼:“上官少卿你这是何意?”

    上官绾绾淡然一笑:“真不好意思漕御史,我手滑了,原本见你赶路辛苦,想请你喝杯茶水,看来你没有这个口福了。”

    “多谢少卿好意,不过这件事情刻不容缓,我还是先行一步,带着犯人回长安复命。”漕御史走的慌忙,押着如霜就要走。

    齐明宇一见及时拦在漕御史前面:“漕御史走的这么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心虚了呢。”

    漕御史当即拉下脸,面色不快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你还不明白吗?”齐明宇摆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这如霜好歹是我们大理寺抓住的犯人,就这样被漕御史带走了,我们回去要怎么交差?”

    漕御史见齐明宇难缠,转身哈哈一笑:“上官少卿,我只是觉得犯人狡猾,而你们人手不足,万一半路上被犯人逃了岂不得不偿失,万一皇上怪罪下来……”

    “这一点就不劳漕御史费心了。”突然,屋子周围出现了许多官差,将漕御史的人团团围住:“为了这个犯人我特意像苏大人借了些官差,漕御史觉的这些可够。”

    漕御史自知不能硬碰硬,只得放开如霜,脸上立即堆满了笑意:“原来是我忽视了少卿的本事,竟然能借来这么多官差,既然如此,我们就一同回长安吧。”

    “也好,既然漕御史发话了,那就一同吧。”上官绾绾并没有拒绝,与之一同上路。

    约么走了一半的路,天边渐渐露出鱼肚白,经过一处树林,马车听了下俩,耳边尽是风吹叶落的声音,嗖嗖两声破空,长箭射在马车上,齐明宇顿觉危机,一个俯身扑向前,将穆云兮扑到在身下。

    穆云兮头脑一懵,立即把双手护在胸前,无辜的瞪大眼睛:“什么情况。”

    齐明宇顿了顿,脸色微将僵,不言一语,从她身上爬起来。

    上官绾绾顿生警觉,小心翼翼的掀开帘子,探出头,车夫已经不见了踪影,漕御史的马车被长箭射成了马蜂窝,所有人都站在车外,蓄势待命。

    上官绾绾几人由官差护着赶快下了马车,走到漕御史旁边。

    山林里四处环树,无数利箭从隐蔽处攻击过来,身边大半的官差都已损伤过半,漕御史贪生怕死,胆怯的看着四周道:“我等是朝廷官员,你们若是缴械投降,我们必不追究。”

    上官绾绾怀疑漕御史的脑袋是被驴踢了,在面对刺客下手狠绝的情况下,明摆就是朝着你的命来的,追不追究他们还会在乎?也不知道徐侍郎提拔上来的人是以什么眼光看待的。

    “他们是来杀你的。”上官绾绾故意给他下套,看看能不能套出什么有利的信息,她紧张兮兮的看着周围:“漕御史你是不是被人抓到了把柄,他们才想要对你痛下杀手。”

    忽然,破空一箭从漕御史的耳边划过,漕御史吓得差点儿跪下,他躲在侍卫身后,紧张自己的小命:“依我看这些贼人一定是来救如霜的,定是她的同伙。”

    如霜在一旁冷眼凝视漕御史:“我一个青楼女子何德何能找来这么多武功高强的同伙,漕御史真的高看我了。”

    这些刺客一看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手法快狠准,不到一会儿官差全都覆灭,几人被他们围在中间,领头的黑衣人直截了当走到漕御史的旁边,从腰间拔出一柄匕首横在他脖颈处:“说,藏宝图在哪儿?”

    漕御史吓得腿软,瘫在地上,颤颤巍巍道:“什么藏宝图,我真的不知道。”

    刺客手上用力,一丝疼痛在漕御史的脖颈处慢慢扩散,滴滴血迹顺着刀刃染红了衣领,再看漕御史哪里还有朝廷命官的威严,他苦苦哀求:“别杀我,求求你,别杀我,我有钱,只要你们放过我,我给你们钱。”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刺客把漕御史抓起来把四肢绑上绳子,又把绳子的另一头分别拴在两匹马上:“我们没有耐心,再不老实交代,你就可以去地下和阎王交代了。”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藏宝图……上官少卿,救我,快救救我。”漕御史求救的目光看向上官绾绾:“好歹同朝为官,少卿救我,我做牛做马在所不辞。”

    上官绾绾瞥见林中几抹黑色流云图案的鞋边,自知机会来了,又故作为难:“漕御史这么说我也很为难,不过要我救你也可以,你要回答我几个问题。”

    “上官少卿,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问问题,等你救我,不管多少问题我都回答你。”漕御史急切道。

    上官绾绾戏谑的嗤笑一声,一个朝廷命官被吓得尿裤子,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掉大牙,她瞥了漕御史一眼,疾言厉色道“”五年前的案子与你和徐侍郎有什么干系?

    漕御史不敢置信的看着上官绾绾:“上官少卿,你这是怀疑我偷盗官银?我身为朝廷命官怎么会做出谋财害命的事情?”

    上官绾绾就知道他不会招认,遂玩味的勾了勾嘴角:“好,既然你不承认,我再问你徐侍郎府中的侍卫可是你派人杀害的?”

    漕御史故作愤怒,以表明心意:“我当天身在长安城,许多人可以为我作证,长安城到清水村的路程最少也要一天,郑中的死怎么会和我有关。”

    上官绾绾呵笑一声:“漕御史,我好像并没有说过人是在哪里死的,看来你和郑中的关系非同一般啊,连他死了都能托梦告知你他的死况,真让我大开眼界。”

    上官绾绾后退一步,漫天的箭雨丛林中而出,站在前排的刺客无一幸免,领头的刺客神色一暗,大喊道:“有埋伏,快撤退。”

    正当他要逃走,南宫朔眼疾手快,一个跃出,直接将他拿下,扯下蒙面:“说,是谁怕你们来的。”

    男子缓缓抬起眼皮,冷呵一声,面色忽然变的苍白,嘴角一丝殷红渗出,瞬间没了气息。

    “他们要自杀,快制止他们。”上官绾绾快步上前,还是晚了一步,所捉到的刺客接二连三倒地无一存活,她不免心思沉重:“竟然派来了死士。”

    她转过头把气都撒到漕御史的身上,一脚将人踹翻在地:“身为朝廷官员,竟然谋财害命,嫁祸他人,可怜何家一百多口的性命都丧生在你的手下。”

    而漕御史已是呆愣的空洞了眼神,他知道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次彻底完了。

    上官绾绾愤懑的吩咐侍卫道:“把他带回去,等待三司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