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董卓的脂肪模拟器 » 第13章 邀请

第13章 邀请

    随着大赦令和招贤令传檄四方,一支马队也从洛阳东门出发,往高唐县方向奔去。

    相府内,李儒略带不解地问道:“岳父,刘备何德何能,得您如此看重,竟派稚然亲去相请?”

    稚然是李傕的字。

    李傕眼下是董卓亲军飞熊军的校尉。

    飞熊军乃董卓亲军,人数只有五千人,但个个都是从西凉军中选拔而出的精锐,最少也有以一敌十的本领,才能入选。

    五千人马又分五营,分别由华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统领,其中又以华雄武艺最高,节制其余四将。

    李傕武艺虽不敌华雄等人,但颇有谋略,有辩才,虽与另三人职司相同,却更得董卓喜爱。

    因此,后来华雄战死,节制飞熊军的便是李傕。

    不过董忠颖却是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

    他先前编列的表格中,李傕的四项属性分别是:80、85、80、75。

    忠诚度80,并不算高,但也不低。

    董卓对忠诚度的定义比较泛泛,以50为中心,打50分便代表路人,低于50便是敌对,高于50才算对自己亲近。

    75分代表的意义,大概便是:董忠颖若活着,他们会听从自己的命令,为自己效死,自己死了,他们便会想着自谋出路。

    按照这个标准,李傕便应该是75分,因为董卓死讯传到湄邬之后,李傕直接带着飞熊军跑了,导致董卓家人全被吕布皇莆嵩屠杀了干净。

    但董忠颖却给他多加了5分,因为这群人属于董卓亲军,属于嫡系,这让士族阶层不愿接纳他们,这也使得他们叛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同样的道理,华雄、郭汜、张济、樊稠四个的忠诚度,也是80。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董忠颖自己编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在李儒眼中,李傕是自家岳父的心腹将领。

    刘备名不见经传,能被丞相看重,招入朝中为官,已经是莫大荣幸,哪里需要派一个心腹大将去邀请、送礼。

    董忠颖自然明白李儒话中的意思,笑道:“刘备倒还在其次,我看中的是他两个兄弟,关羽张飞皆万人敌,我军中能与其比肩者,也唯有奉先一人,如今二人乃是白身,正好招揽,至于刘备,因二人义气,必不肯相弃,所以才要先拉拢过来!”

    李儒的疑惑并没有被解开:“只怕稚然不知其中道理,会误了丞相大事!”

    董忠颖对此并不担心,第三次模拟之前,他已经心有腹稿,而结果便是关羽在迁都的道路上,为自己这一方斩杀了白波贼的主帅郭太。

    “我的亲军当中,华雄勇猛有余,却过于傲慢,张济性格温吞,樊稠随性,都少了些口才,喂有稚然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我要重用,自然要磨砺一翻,这一次便当是考验!”

    李儒还以为董忠颖是想考验李傕的心性,虽觉儿戏,但还是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董忠颖所说的考验,那当真是生死考验。

    如今虽才是二月底,离诸侯正式会盟,讨伐自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缓慢,会盟虽在四月,但各地此时必然已经蠢蠢欲动了。

    在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李傕带着礼物抵达高唐,再返回来,估计也差不多是诸侯起兵的时间了。

    普通的传令使者,或许诸侯还不会太过为难,但董卓心腹,绝对凶险重重。

    至于董忠颖为何让他去,除了刚才说的,他有口才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存了将他调离亲军。

    因为亲军只要足够忠心就够了,聪明人还是调离为好。

    如果李傕死在了路上,没能回得来,那就算了,如果他安全回来,董忠颖也不会食言,自然会按照与李儒说的那样,给李傕升迁,只要别呆在飞熊军就好了!

    董忠颖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对别人说,真假交杂,便是心腹如李儒也不会例外。

    “不说稚然,让你去盯着王允,最近可有收获?”

    李儒道:“除了上朝,王允这几日一直闭门不出,也不宴客,儒遣探子监视其府中采买的仆役,也未见不妥,看来岳父击杀曹贼之事,让其很是不安!”

    这倒并不让人意外。

    董忠颖点了点头,又问道:“荀爽和在洛阳的颍川荀氏子弟的情况,你可打听清楚了?”

    李儒道:“荀氏子弟,在洛阳的一共三人,除司空荀爽外,余下二人,一个是他侄子,名荀彧,字文若,今年二十七岁,乃荀司空兄长济南相荀绲之子,曾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士人称其有王佐之才,现任守宫令;另一个乃是司空侄孙,名荀攸字公达,三十三岁,颇有才名,被大将军何进征辟,现任黄门侍郎。”

    董忠颖听后露出一丝诧异,问道:“荀彧竟然娶了宦官之女?”

    倒不是董忠颖歧视宦官,而是宦官的名声太坏,旬家乃是颍川最大的士族,居然会不顾名声,与宦官结亲。

    李儒笑道:“据说唐衡曾想把女儿嫁给名士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所以才转而嫁给荀彧。荀绲贪慕唐衡的权势,就替荀彧答应下来,因此,荀彧曾一度沦为士林笑柄,直到其才名显露,此议论才渐渐销声匿迹。”

    董忠颖点了点头:“世家大族中人,多半沽名钓誉,荀绲能够审时度势,不矜名节,倒也算是难得务实之人,荀彧在污名之下尤能混出王佐之才的名声,更是难能可贵,文优,你去安排一下,今晚我要设宴,你拿我的帖子,去请荀氏三人同来赴宴。”

    李儒略显犹豫,提醒道:“岳父,荀氏一门,与王允相交,听闻曹操谋逆之前,赴王允寿宴之人中便有荀爽,只是岳父说不要打草惊蛇,才未计较,今请赴宴,怕是不妥。”

    董忠颖摆手道:“无妨,嗯,荀爽若是推脱,可以不来,那两个侄子一定要到。”

    李儒便不再劝,自去安排。

    到了黄昏,荀彧荀攸叔侄同来赴宴,荀爽果然托病,没有同来。

    董忠颖也不计较,邀请二人入席。

    恰逢平津都尉贾诩,奉董卓诏令来相府履职,董忠颖便邀他与李儒一道作陪。

    寒暄之后,董忠颖直言道:“文若,你叔父荀司空是真病了,才没有来,还是不屑于我这逆贼为伍,才假装生病?”

    荀彧丝毫没有犹豫,彬彬有礼,道:“丞相多心了,叔父早年受党锢之祸,伤了根基,身体一直不曾大好,承蒙丞相抬爱,委以重任,担惊竭虑,昨日下朝,又思朝上所议大事,夜不能寐,精神不济,容颜憔悴,实不能赴约,故请丞相体恤。”

    董忠颖闻言叹息,道:“这是我的不是了,只想着荀氏八龙,乃天下大才,便盛情相邀,为朝廷出力,却没想到司空身体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文优,宴后去库中,将我所存好药取一些,请文若带回去。”

    李儒闻言答应一声。

    荀彧忙谢道:“臣代叔父谢过丞相。”

    董忠颖摆了摆手,随即又问道:“司空苦思一夜,不知可有所得?”

    荀彧道:“或有所得,然叔父百日昏昏欲睡,未曾与我等细说。”

    董忠颖摇了摇头,叹道:“那太遗憾了,不过素闻二位才名,必有不凡见解,以二位看来,昨日所议之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