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争万象 » 第六十六章 天星隐秘

第六十六章 天星隐秘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与日俱增,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刘莽竟是花了一天时间,才完成身外化身之术地撰写,用的是上好宣纸,厚厚一叠,如一本厚书。

    岳峥看完后,评价不差,觉得对如何逆转血脉之术有了一个新方向。这才是没有让刘莽立马灰灰的原因。逆转血脉之术,将是灵凡最终大战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岳峥心里,刘莽已是一只小白鼠,当然这只小白鼠更有可能是扮猪吃老虎。按照身外化身之术的演变,如果圆满后,再得血脉之力激活,刘莽成就武道巅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当然,不会是天星,而不到天星的,在岳峥心里自是无足轻重。

    “夕阳无阳好,只是近黄昏。大好人间,值得。”刘莽和岳峥,后面跟着个南怀明,从花港观鱼往雷峰夕照走去。

    雷峰夕照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塔身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

    都说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还是醉酒的和尚。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西子湖畔各处胜境,千年来,有着太多典故,也有不少隐世之人,在不经意的转角,也许就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高人。

    只是如今大争之世的浪潮席卷而来,想遗世而立,独善其身者,大概率只会是灰灰的下场。唯迎浪而上,或许还能为自身搏出一个席位。而历史的遗老们,则都可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就看下台时,是否愿意发点余光余热。

    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彩霞披照,宝塔生辉,佛光宝气,普映山水,景色富丽堂皇。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尺,孤峰犹带夕阳红。

    当岳峥三人来到塔前,一个身着居士服,似儒非儒,似佛非佛的中年人已恭候多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眼中山色空蒙,“少君,终是又见面了。”

    十年前,岳峥和君念雪曾来此拜访过摩诘居士,世间隐士不少,能入刀君剑后之眼的只有寥寥数人。

    当时,摩诘居士曾言,如再相见之时,就是缘尽之日。此时看到摩诘居士,岳峥才明白这缘尽之日指的是什么。

    摩诘居士看上去还似中年,但其身上生机十不存一,大限已至。短短十年,有什么能让一个武道巅峰的强者,衰退至此。

    “居士何以如此?”

    摩诘居士看着夕照余辉,“人死如灯灭,每天的夕照终归落下,幸而第二天又有朝阳勃发,昼夜交替才是人间正道。然,天星不许,世间难容。”

    “苏仙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试验当非正道。”摩诘居士犹如一眼看透了刘莽,“不过,既已存世,看看也无妨。”

    “二元幻阶破境,恭喜少君终得武道正果。”

    “还要多谢居士当初地指点。”

    “我的指点不值一提。世人都以为我是二元幻阶破境,错,也对。像我等,如苏仙,确实都是二元幻阶破境,但我们的二元幻阶都只是外道,而非正途。”

    “当初对少君所言,也只是外道之法,能起到少许借鉴作用,已是难得。”

    “不管是外道还是正途,只要走上了这条林中路,终是通向顶峰之路。”

    “山有峰,但山高人为峰。外道和正途的区别就在于此,我等外道的二元幻阶,并非是破自我幻境,只是融会贯通了各家思想,凡能成为二家之大家境界,就有了这个资格。”

    “如我,如苏仙,都是儒、佛二家得道,而南师是绝无仅有的释道儒三家得道。除南师外,我等终非是破自我幻境,以武道入境,所以,我们之路,能看到天星,却入不了天星。”

    “居士可有融星打算?”

    摩诘居士摇了摇头,“我等能望天星之人,冥冥中都会被至高天星强者感应到,想要融星,除非那七星之主能同意,不然绝无可能。”

    玄微子能融星,是有大凶险,与其说是融星,不如说是先依附于星,再徐徐图之。在这过程中,随时会被星光破灭,神魂俱散。

    而龙胜菩萨原本就是天星中人,融星到是风险不大。

    用一个通俗比喻,把天星之位当作是一处城堡,玄微子就像是一个小偷,能否偷偷进去是其一;就是偷进去了,会不会被主人发现打死,此其二。

    龙胜菩萨则曾是这个城堡的主人之一,现在只是回家,还是熟门熟路的,至于新主人会不会接纳,则要看新主人的意愿。

    像摩诘居士等人,则是能达城堡之外,但却没有入城的资格。而城堡的主人为了防止城外的人会偷入,自然会盯紧着这些城外人。

    这些城外人,之所以没有资格,就像是上最好的大学,有些人是考出了高分,会被大学抢着要,而有些人虽然也是高分,但这高分却是有其他的附加分,才拥有了这个资格。

    这就是以自我破幻境的武道入境,和以悟通各家思潮,以成就思想大家入境的区别,前者为正途,后者为外道。

    前者只要实力到了,就能入城堡抢主人之位,而后者只能在城堡外,纵然是有更高机缘,可入城堡。入了城堡后,也是像拿着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逆袭之事,想在天星层次发生,概率几乎为零。

    “不管是正途还是外道,少君如今可是已看到了天星。”

    “武道修行,山岳境入门,基础为修真境,修真境总纲只有八个字,无上幻化,借假修真。到了真如境,如不能把持本性,就会退化。而命轮境更是要接受红尘业障地洗礼。”

    “真如境是见自己,命轮境是见众生,而天星则是见天地。”

    “众生之念只是天地百态的一种。如见天地,对心境的要求更高,不然随时会被击垮。我二元幻阶破境时,是吞噬了大日之意,天地百态,大日至高。所以,见天地对我而言只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善。”摩诘居士笑道,“能在大限之前,再见少君一面。我就以一言赠之: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唯此二者永恒不灭。”

    “哈哈哈哈。”岳峥和摩诘居士二人相视大笑。

    这段关于天星隐秘地对话,并没有回避刘莽和南怀明。

    既然刘莽这个特殊存在已出世,以岳峥和摩诘居士的眼界,都想看看他最后能走到哪一步。所以,天星隐秘,让其听之又何妨。

    大争之世,没有人有把握能趟出一条康庄大道,就是被视为异数的岳峥也不行。多一个人走不同的路,何乐而不为。

    至于南怀明,感觉岳峥一直以来就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填鸭式的,一股脑塞入他的脑子里。

    特有的心炎,当能把所有东西,都转化为燃烧所需的资粮。

    果然,摩诘居士转向看着南怀明,“这位少年,是少君为未来选的种子吗?”

    “居士以为如何?”

    “南师之后,有血脉优势,天然有着释道儒之法脉,机缘不断,更有少君在武道上做指引,文武双修,当大有可为。”

    南怀明被夸得不好意思,心里又暗乐,自己的机缘又要来了吗?

    “不过,我之衣钵已定传人,与你的徒弟却是无缘。”

    “战于野是你们王家全力培养的未来一代,是军神王云的义子,居士传其衣钵,是想让其能融儒、佛、兵三家之道。”

    “这千年来,能集三家大成的都是绝代人杰,最近的如南师,集释道儒三家,更早的如兵圣吴子,集儒、兵、法三家。如果战于野能融儒、佛、兵三家之义,再以武道破二元幻境。他们这一代的成就甚而有可能可以超越你们八人。”

    “从当初他们五人齐聚方山书院,就是各家落子的开始。至于超越我们。”岳峥不以为然,“天下至强至高之道,只有最纯粹之路,才能走到尽头。”

    “这个时代的武道气运,已被你们八人全占,如果要出绝代人物,只能另辟蹊径。”

    “也是,战于野由你们王家培养,白烟青要立玄门,温温已兼得法家,更得器道和魂道支持。命运的轨迹逾发精彩了。”

    刚到雷峰塔前时,刘莽还是一脸兴致的欣赏着湖中夕照之景,而现在却感觉眼前的美景已是索然无味。

    岳峥和摩诘居士这两位绝代人物,是真不把自己当一回事,还是气度之大,远非自己能想像的。

    融合了刘文叔和王巨君的魂念,甚而有苏仙的魂念,到底记着多少事,现在的刘莽自己都是理不清。

    他既像是一个新生的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又像是一个老人,有着无数经验。

    先是天星隐秘,再是关于未来种子的事。天星隐秘可是武道修行上的至高指引,而未来种子更是事关重大,事关各方终局,就不怕自己会去猎杀了这几个种子。

    又或许巴不得有人去猎杀这些个未来种子,唯有不断有人去猎杀,这些猎人反而能成为他们的猎物,让他们成长得更快。

    “雷峰塔倒,西子湖干。”摩诘居士终于说到了眼前事,“少君是想以此来缓解钱塘江水倒灌帝都之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