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象 » 第十八章 鬼才王鹤

第十八章 鬼才王鹤

    胡昊准备今天下午就去一趟清风苑。可在去清风苑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为小若请到李萍。在朋友的提醒下,胡昊想到了一个人。

    长安城东南的怀仁坊的一处旅馆里,王鹤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昨晚又是很晚才入睡,一夜都是在静心温习功课。王鹤在家乡从小就被认为是神童,刚刚十二岁,就已经有了诗名。王鹤大部分时间都醉心于诗文中,对科举要求的那些经史子集并不十分上心。这次来到帝都长安,就是想在今年春闱的时候能够金榜题名。因此,这些天他一头就扎进了书海当中,经常通宵达旦。从《春秋》、《礼记》、《周礼》再到《毛诗》、《孝经》和《论语》。王鹤随身只带着一个童仆,是自己父亲一次在路途中捡到的一个流浪儿,因为这个流浪儿是蜀人,因此王鹤唤他“蜀童”,又暗通“书童”。

    虽然已经如春了,但是长安的早晨还是有些寒气。蜀童贴心地为王鹤准备了一件袖袍,帮王鹤穿上。王鹤从小就体弱多病,再加上日夜苦读,年纪不大,头上就已经添了一些白发。虽然只是零星的三五根,可在王鹤自己眼中,则如同根根银针刺入自己的心中,这样用寿命换才华真的值得吗?在老家的时候,王鹤母亲心疼他,就经常叮嘱他要多出去走走,不要一直捧着书看。王鹤明白母亲的一片苦心,但是自己一放下书卷,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也许自己注定就是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就让流星在短暂的时间里绽放的更加璀璨吧。正因为体弱多病,加上心情阴郁,写出来的诗文透漏着一丝诡异,所以同侪才给了自己一个“鬼才”的称号。

    王鹤虽然出身在官宦之家,父亲也在一些地方做过几人县令,但早就已经家道中落,只靠着家里的一些薄田维持一家十几口的生计。因此,王鹤来长安的时候,身上的盘缠有限,只能寓居在这小旅馆中,平时也是粗茶淡饭。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稍微好一点,也为了能够给自己抓一些补身体的药,王鹤时不时要求人借钱,也用诗文或者写一些曲子来换钱。王鹤本身不屑于做这些,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委曲求全。好在王鹤的诗名早就已经传遍了长安,所以不愁换不来钱。胡昊要找的就是王鹤。王鹤不会想到,只因为自己卖了些诗文曲子,竟然稀里糊涂地卷进了一场震动大唐的政治漩涡当中。

    正当王鹤在整理思绪,准备今天的温习时,蜀童走了进来,苦笑道:“小主人,外面又来了一些求诗文的。而且有的已经来了好几次了,这次还要让他们空手而归吗?”

    “现在的钱还够用多久?”王鹤问道。

    “十天应该是可以的。”蜀童说完便站在王鹤身旁,等着王鹤的回应。

    “也罢,我就再做两首。你也上街买点小食吃,现在你也在长身体呢。”

    “嗯,嗯!”蜀童频频点头,喜笑颜开。

    “对了,外面有一个胡公子,说要见小主人一面。”蜀童补充道。

    “既然要答应作诗了,见一见也无妨。”王鹤说道。

    很快,蜀童就领进了两个人,看两人的装扮就能马上分辨出胡昊就是胡公子,而施友仁只是一个随从。胡昊先是客气了,奉承了一下王鹤。这样的话王鹤已经听过太多次了,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不悦。看出了王鹤的不悦,胡昊赶紧将谈话引入到正题当中。胡昊告诉王鹤,这次他并不是为了自己来求诗文的,而是为一个名为李萍的人而来。王鹤是知道李萍的,当然也想听一下琵琶的天籁之音。可惜,那么多王公贵族都盯着李萍,王鹤想着自己的处境,早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是这样,那我能听到吗?”王鹤反问道。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还是要征求李萍的同意。”胡昊如实相告。

    “这是自然。”

    想着琵琶,想着李萍的身世,想着自己的处境,王鹤很快就作了一曲,交给了胡昊。胡昊也没想到这么顺利,并且示意施友仁给了王鹤很大一笔酬劳,是之前王鹤得到酬劳的十倍之多。想到这些钱可以让自己过很长一段时间平静日子,王鹤脸上也流露出了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