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末暇 » 第二十四章 末暇

第二十四章 末暇

    (作者的话:这一章写完,我的这本小说,就要来到10万字了。过去我的篇章有些几乎全是对话,这跨越高山的一章,我决心来个最大的时间跨度,所以,这一章我讲减少对话,增加叙述,读到这一章的你和我,相信永远会是这个世界上不停在闪烁的光芒!)

    2017年,平淡的高二下学期后,学生们终于迎来了学生生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高三。

    对不同目标的学生们而言,高三的最终目标——高考,有着不同的含义。有些学生视通过高考进入985或211的高校为把握改变命运的机会;有些学生认为高考只是学生道路上必经的一道关卡而已,无论去往哪一所高校都无所谓;有些学生是有着清晰的目标,即一定要进入某所高校去读这所高校的某个专业。

    在言周看来,最后这一类人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疑是最幸福的。可惜,自己从来不是这样的人,目前自己的成绩一本困难,二本有余,但最烦恼的是自己各科成绩标准六边形战士,毕竟,六边形战士的优点就是“什么都行”,但这也可能意味着“什么都不行”。

    有时候,言周真的希望自己是个偏科明显的人。起码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奋斗的方向,而不是各科老师都在告诉他:再努力点哈。

    除去烦恼,高三区别最不同于以往最不同的事情便是,无论实验班还是普通班,每门课每天的作业,均是一张卷子。

    很多时候,言周希望每次做题的过程,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靠自己思考出解决方案。然而没多久他便发现自己很难在光靠自习课及晚自习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完作业的同时还能达成这个目标,每一天的试卷难度都在发布变化,每天都在出现新的题型,思考的时间也随即变多,而收作业的课代表却不会等他,因此,他只能空着这题上交作业。其实他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大部分试题他是能做出的。

    久而久之,拖在一门课解题上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别的科目,面对这种情况时,对于基本全是选择题的英语便成为了没有了自己思考的牺牲学科。他和溪雨达成了合作。溪雨决心要在语文和英语这两门上考到接近满分下90%的成绩。她深知自己的物化生很难再有提高,比起把大脑用在记忆题型上,她更愿意多背几个单词、语法、文言文翻译等。

    “以我的能力,即使我现在背了更多的题型,到高考万一来个新题型,我依然还是不会。”这是溪雨对自己的肯定。

    在言周看来,溪雨的思考比自己更加谨慎,语文和英语的模式相对固定,得分更稳定。但自己并不喜欢去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所以还是选择了把更多思考用在对各类大题的自我思考上。因为自己英语并不差,所以当晚自习若物理化生还没做好,言周便第一时间先从溪雨那里互相交换各自所做学科的答案,再上交所有作业。

    不仅仅是他,高三3班的大部分人都采取了这种方式。

    言周课间走到可丽的班级看过,实验班课间除了上厕所的,几乎没有什么学生在走动,每个学生都在趁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完成作业。

    这一点,他不愿意在自己班里做这件事,这就是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差距。普通班里老师对学生没有过多要求。只求能够上交作业,不求统统做好。每分每秒也不会盯着学生课间有没有在好好学习。而实验班所有学生已经几乎达成了共识,下课尽量少聊天,会对其他在刷题的学生造成干扰,至于看杂志的如果被班主任发现,杂志依然会被直接没收。

    相比某些军事化管理的高考工厂,高三虽然没有了音乐和美术课,但是依然保留了体育课,而且是一周两节,意在让学生紧张学习的同时能够放松彼此。

    但即使如此,体育课上在老师要求的跑圈完成,进入到自由活动时间后。依然有不少学生直接回到教室复习做题,大部分都是女生,而男生基本会选择打打球释放释放自己,言周也一样,所以体育课的时候,可丽会拿着英语笔记在旁边边记边看言周打球,言周因此也越打越有劲。

    当然,周日泡图书馆的优良传统依旧延续到了高三。只是如今周六不仅是实验班,普通班的补课也从上午增加到了全天,很多学生们因此周六也选择了住校。而对言周来说,这样相对于以往要在学校里过无聊的一个下午等可丽下课后才能在周日一起去泡图书馆,相对来说让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图书馆的时光也很少再看见两个人的亲昵,专心做题成了唯一做的事情。或许,这也是保持感情稳定的一个方法?

    有时候,当放下笔休息一下时,言周看着旁边奋笔疾书的可丽,总是会在想将来可丽会做什么。有时候,言周也会思考高考的意义,难道没有考出一个好成绩,就学不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的,言周也了解过,除了某些冷门专业仅在某些一流大学里开设,想学的大部分大学基本都在各个大学里都有。最多的就属外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前者基于大学本身加强和国外院校的交流而开设,后者基本因为当前市场上程序员岗位与日俱增的需求量还开设。所以,当理工科学生们不知道自己学什么的时候,选择计算机往往是无奈之举,至于以后有多累,这很少会是高三的学生们思考的问题。毕竟大多数人都只求进入大学,至于是不是自己想学的东西怕是只有学了才知道。

    其实,言周更想学的是外语系,毕竟常年看美剧日番,听外文歌的他是很想真正出国去看一看的,但是任彬告诉过他,外语难以成为一技之长。因为不管哪个行业,如果想深造或出国留学,英语都是必须的。没有必要特意去考外语系。因此,言周也慢慢打消了这个念头。

    习惯了稳定的高三快节奏生活,学生们走过了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当2017年匆匆过去,来到2018这个即将在6月迎接高考的年头,在过年期间,言周一家在大年初一去了寺庙拜了佛求了投名状后,言周没有放松警惕,依旧和溪雨去了补习班继续努力复习。

    这个陪伴了言周三年的补习班在高三这个节点的课其实对言周和溪雨来说有些吃力,由于来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因此老师上课直接讲一些言周平时没有见过的题让言周上得有些吃力甚至难以消化。此时的言周很是担心届时高考会出现这些没见过的题。

    开学后没多久,墙上就写下了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都会在高考上写下的“距离高考还有100天”,但是越来越忙的学生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个数字的变化,只有班主任注意到了这个数字长期未变的时候才会去修改。

    可丽的实验班里,很多人由于晚自习学得太累导致一不留神睡着。方老师叫醒后,一改过去严厉的形象告诉学生们:

    “你们,白天已经很累了,我建议晚上就寝后直接睡,不要再复习了,给予自己充足的睡眠时间。”

    可丽接受了老师的这个意见,和言周约定好,熄灯后倒头就睡。

    关于“倒头就睡”这四个字,在过去没有压力的时候,言周觉得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本身就爱想东想西的他躺在床上关上手机后总会翻来覆去10分钟才能睡着。如果睡前和可丽甜言蜜语,只有聊到一方困得受不了了才会睡着。而现在,由于每天做了很多试卷,天天用脑过度,倒头就睡已经成了习惯。

    而不管言周和可丽这些学生,还是任彬这种上班族,曾经都渴望回到家休息后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事情上。所以他们都会选择晚睡。但对于住寝室的言周和可丽而言,躺在床上,有时候真的玩会手机就困了。

    他们渐渐觉得,为了人生的下一阶段,自己的时间或许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何况,或许只是这一年有这样的特殊点。

    没多久,一模考的成绩下来,言周和可丽也体验了一把高考的难度,但基本是和平时所做的试卷难度感受差不太多。无奈的是,虽然过去在数学及物理的大题上花了很多大题,但是最后一题依旧是不会。

    渐渐的,言周觉得溪雨的策略是对的,因为溪雨对语文和英语的专注,通过这两门课,溪雨的总成绩已然超过言周不少。尤其是语文,女生天然的语文优势在和男生的对比中尤为明显。有时候,言周看溪雨的语文作文,优美的文字真的很难找到扣分点。既包含了溪雨独到的理解也体现了溪雨长期文学知识的积累。比起言周将一些案例生搬硬套完成写作,溪雨的作文明显更深入人心。

    他唯一能庆幸的便是自己的成绩跟可丽差的不多。虽然经常背单词,但语法和英语听力上的不足导致了可丽的英语成绩渐渐迷失。这导致自己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比起六边形战士的言周,可丽的优劣势更明显一点。

    时间难以去在最后几个月改变一个人。来到二模,言周和可丽的成绩也无太大变化,而语文和英语稳定的溪雨已经转头进攻数学和物化生,最终二模的成绩各科均超越言周,来到了班里的第一,甚至全校前20。

    “看来,未来我们注定要去不同的大学了呢。”溪雨在某个晚自习对言周说道。

    “是啊。你真的好强。”

    “我只是真的钻研在了得分上。说真的,我还是想不好将来读什么,你呢?”

    “我也一样。想不好将来读什么,走一步看一步了属于是。”

    “可丽呢?”

    “她的成绩跟我接近,很可能,她会陪着我一起读大学。”

    “那就提前祝你幸福啦。虽然阴差阳错地和你在一个高中一个班,但是最终还是各自要走上不同的道路了呢看来。”

    “嗯。溪雨,高考好好发挥,就是对我和你这两年努力最好的结局了。”

    “嗯嗯。”

    启封试卷,分发试卷。

    每到六月,学校就会响起的测试广播,终于轮到言周坐在考场里的时候去听了。一切的感觉是那么地平淡。

    面对不会做的题,言周这个时候也只能轻叹一口气。比起未来还有这么长的人生,这点错失分数的遗憾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只是在考数学的时候,这个遗憾,由于都是未见过的题型,很明显被放大了。走出考场的时候,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回到教室,甚至听到了很多哭爹骂娘的声音。

    溪雨趴在桌子上一个人搭着脑袋思考,很明显,数学对她的打击很大。言周这一刻很希望所谓的“考完后说自己考砸的人往往考得很好”这个道理能够在溪雨身上体现。

    晚饭和可丽一起吃的时候,也许是看见言周也对数学是同一个感觉。所以并没有什么悲伤在脸上。

    “或许,我们真的能考去一个大学呢。”

    “一定可以的。”

    高考最让人懊恼的,不是考的时候题目做不出来,而是考完才想起有道题做错了。毕竟错失的分数是怎么都无法挽回的错误,虽然不至于拿一生去弥补,但是所谓的“差一分跟别人的排名差距就是操场”也是言周不敢去想的事情,当他仔细回想,他在物化生上错过的分数够好几个操场了。

    对很多人来说,前几门基本结局已定的情况下,最后考的英语几乎就是轻装上阵了。

    考完后,言周收拾东西,等待父母来接。

    闲暇时光,可丽走到校门才发现,一些幸福的情侣们真的就跟高一时候康老师说的那样,拖着行李,手牵手幸福地走出了校门。

    “其实我们也可以的,把一些被子啥的扔快递那,然后我们管自己回去玩,管自己回去,奈何我爸妈想直接来接。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日子,你想好了怎么过吗?”可丽有些遗憾地说道。

    “我会每周都来看你的。”

    “那你可说好了哈,我偶尔也会来找你的,毕竟我呢两地离得这么近。”

    “嗯嗯。”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后,就如同两人预测的,他们的成绩真的只差个15分,最后他们的第一志愿报了同一所位于杭州的院校:浙江科技学院。至于专业,两人统统选择了计算机。

    这一次,由可丽来到言周的城市了。高中三年,可丽带着言周见证了很多绍兴的大好河山,这一次,要轮到言周带着可丽去看自己从小到大住了18年的城市有多美了。

    溪雨最后还是决定留在杭州,报了一所师范院校。她担心自己有一天又跟身边人相处得不融洽。在自己的家乡,无论心情是好是坏,找熟人也方便。

    半个月后,他们都被成功录取。开始了人生的第二篇章。庆祝录取的那一天,三人没有任何隔阂,一同去了咖咔庆祝。任彬花了好多拍立得相纸记录他们三人欢乐的样子,衷心希望这份喜悦能永远保持在他们的心头。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够陪伴他们的一生一世。

    7月的最后一天,言周带着她来到浙科院旁的午潮山顶,看着山下的美景和自己的学校,抱着她对她说:

    “呐,亲爱的可丽同学,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真的可以自由地去体验大学生活以及自由去爱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那,我希望你四年后毕业的一刻,你依然在我身边~”

    “那一定没问题啦!”

    紧紧牵着可丽的手,言周只愿一辈子都不放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未来,一定会更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