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缝隙人生 » 第十七章 重男轻女

第十七章 重男轻女

    直到孩子出生,初秋都没舍得钱上医院,她知道娘生他们几个孩子都是在家生的,她一样也能在家生。那一晚半夜时分,她一阵阵的腹痛,感觉快要生了,就叫福来去请接生婆。

    接生婆走进她家大门的时候,借着院子里的灯光正巧看见初秋从厕所里走了出来,她见初秋自己还能上厕所,不由说道:“看样子,她生还早了。”

    进到屋里,接生婆检查后对福来说:“咦,快了。不过孩子是䙡生,赶紧和她上医院吧!在家生会很危险。”

    初秋没等福来答话,她就说:“我没那么娇贵,我娘生我们几个都在家,我还是在家生吧。”

    接生婆听后说:“那万一在家生不下来,就赶紧上医院。”初秋点头答应着。

    经过一番苦痛的折磨,在凌晨三点多钟,她很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孩。

    接生婆叫福来给初秋煮碗红糖水喝,他竟然没有准备下红糖。

    接生婆对福来说:“你俩真是个大傻瓜,怎么生孩子连包红糖都不知道准备。要是有小米,就给她熬点小米汤喝吧!”福来答应着说:“中啊,那我就给她熬点小米汤。”

    初秋的女儿皮包着骨头太瘦小了,初秋怀她的时候没有好东西吃,怕孩子缺钙只喝过几次大骨头汤,还吃了一个自己养的小老母鸡,还是福来外出打工没在家,她自己杀的鸡把它炖了吃的。也只吃过几次水果,那是初秋从下乡吆喝的商贩手中用六两玉米才换一斤的小桔子。

    不过,孩子睁着双大眼睛,看着床头上的灯光,倒是很健康。

    接生婆拿了一块白布,在孩子的双腿上边缠绕边说:“把这小腿绑一绑,让她长直了,以后你就给她绑着点,免得长不直。”

    初秋“嗯”了一声说:“行啊。”她知道接生婆是一片好心,怕孩子的腿像她爸爸的腿一样长的不直,很难看,所以才这么嘱咐她。

    以前和王福来处对象的时候,也没人告诉她罗圈腿会遗传,她也没想到过这方面的事,听接生婆这么一说,她倒是担心起孩子的腿来。

    接生婆走的时候,福来给她拿出八十元钱的接生费。

    接生婆对福来说:“给我六十就行,生儿子的给我八十。”福来说:“今天能顺利的把孩子生下来,已经很好了。这钱你一定要收下。”接生婆见福来执意要给,只好推诿一番,把钱收下走了。

    邻居们听说初秋生了,纷纷拿着鸡蛋去看望她。

    隔着门窗初秋就听到福来对邻居说:“你们生了一个儿子多么好,我们生了个闺女不值过。”

    邻居回答说:“闺女和儿子都一样,旺旺相相的就好。头一胎生个女孩,你们往后还能再批二胎生一个,我们生了个儿子,往后就这一个,政策不允许再生了。你们能要两个孩子,我们可捞不着。”

    福来听后说:“谁知道二胎能不能生着儿子。”

    邻居听后对他说:“就算生不着儿子,两个女孩也比一个儿子强。”福来听后没再言语。

    屋里的初秋听到福来说的话,她心里有点不高兴,知道福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可她装作什么也没听到,在福来面前表现的不以为然。

    初秋娘知道初秋生了孩子后,赶过来探望,她告诉初秋月子里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直到给孩子送米时,初秋的公公才从亲朋送的鸡蛋中拿出一点送过去,从此一月子就没再去过,因为初秋没给他生孙子,他不喜欢孙女,才懒的去哩。

    日子在初秋照顾女儿中一天天的过去,她给女儿起名叫王晓平,希望女儿能平平安安。瘦小的晓平已经长的非常可爱。虽然初秋又做家务又看孩子很是劳累,可她看到可爱的晓平,心中总是充满了希望。

    转眼女儿已经九个多月,这年春节,福来的大哥和大嫂带着儿子从城里回农村老家过年。

    年三十下午,福来的大嫂上福来家叫福来和初秋上公公家一起包水饺,初秋显得有些为难,大嫂见状对她说:“平时我们很少回家,趁过年咱们聚一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初秋听后对她说:“你想叫我们回家吃团圆饭,可咱爹又没说让我们去,我怕爹不同意,还是算了吧!”福来忙对初秋说:“咱嫂都来叫咱了,咱就去吧!”

    初秋有些犹豫的说:“我怕到时候会被赶出来,我太了解咱爹那个人了,还是不去的好。”

    大嫂说:“我们大老远都来了,你们近的却不来,那怎么能行?”

    福来也说:“还是回家吃吧,咱爹不会赶出咱来。”

    初秋拒绝不了嫂子的好意。她看了看熟睡的晓平一时半会也醒不了,就用枕头挡在床边,以防孩子醒来后再翻下床去。

    她跟嫂子回到公公家,这时嫂子的儿子嚷嚷着要鞭炮,硬是拉着他妈妈往小卖部去买。福来则和大哥上祖坟去了。

    初秋对公公说:“爹,我和饺子面吧。”

    公公对她说:“我去给你舀水舀面,包个三碗两碗的就行,不用和太多的面。”这话被刚进屋的小叔子听到,他对爹说:“包个三碗两碗的够谁吃的?”他爹说:“包三碗两碗的就够吃,包很多干啥?”

    初秋没有吱声,她心里明白,爹不愿意她来吃,所以才说话给她听。她可不是个看不出眉眼高低的人,把面和好后,就识趣的对公公说:“我回家去看看孩子醒了没有。”

    公公听后说:“回家包你们的吧。”

    初秋应了一声,转身回家,因为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去吧,怕嫂子说她不懂事,去吧,怕公公不乐意。结果还是……

    不知情的大嫂和儿子从小卖部回到家,看到初秋不在,只有和好的一小块面,她就返回初秋家去叫初秋一起去包水饺,初秋告诉大嫂:“爹已经说了,包个三碗两碗的就够吃的。他没打算让我们去吃,所以才说话给我听。我们就不过去吃了,面已经和好了,你们自己去包吧。”

    大嫂听后对初秋说:“咱爹怎么能这样。”说完她无可奈何地走了。

    福来上完祖坟回到家问初秋:“你怎么不去包水饺,又回来了?”

    初秋委屈地说:“我说不去不去吧,你不让,结果咱爹说话给我听,他说包个三碗两碗的就够吃,不让我多和面,叫我回家自己包。”

    福来听后忙说:“咱大嫂她并不了解农村家里的情况,乱摆谱。”

    初秋反驳说:“不是咱大嫂乱摆谱,谁家过年不吃个团圆饭?我娘家二哥一家人从城里回家过年,他们弟兄们一大家子都是聚在我娘家里,包上很多水饺,再炒上些菜,在一块吃个团圆饭,有说有笑的多热闹。”

    福来听后无言以对,只好去拿了棵白菜默默地剁起水饺馅来,准备包水饺。

    在初秋的公公眼里,她怎比得了住在城里的大嫂,那穿戴多洋气、多门面,又给他生了个大孙子,过年又带回些礼物,在村里人眼里多给他长脸呀。

    平时,福来在家虽然给初秋爹干不少活,他却瞧不上福来,一干不到他心眼里就骂他说:“你看看你干什么也不中用,吃啥你也不中用。”福来从小怕惯了他,听到他骂,也不敢顶嘴。

    早些年,大哥在外上学,弟弟也上学,家里没个男劳力不行,福来考上了高中都没捞着去上,就被爹下令回家干活。福来除了干庄稼活之外,就外出打工挣钱,以供家里和弟弟上学花销。

    如今哥哥和弟弟出息了,福来爹哪里还想着这些。哎!虽然他两个儿子有出息,可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家里有个什么活、什么事的,他还是指望福来给他干。

    这真是远的香、近的臭。这远的儿子一回家,他就买上很多好吃的,那可真是高接远送。福来这近的给他出力多,却连顿饭也捞不着他的,他可真是会算计。这过春节,福来给他送了一只鸡,他在心里很是嫌少,怎还会让他们再去吃饭。

    年在不愉快中默默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