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马山扶贫 » 第十章,刨坟

第十章,刨坟

    扫视一下四周,墓室并不算太大,粗略估计也就是十几平方左右。

    在墓室中央,垫了有三层青砖,青砖上面,一口木质的薄馆腐朽严重。

    “小李书记,我就说这下面有东西,你还不信!”

    王和有些激动,拍拍身上的泥土接着说:

    “这下开矿口的钱有着落了!”

    李言绕着棺木走了一圈,指着墓室四周的瓶瓶罐罐说:

    “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能值个多少钱!先搬回去再说吧。”

    墓室四周都是一些陪葬的器皿,有瓷器也有陶器还有一些瓷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在一起。

    招呼王和媳妇把竹篮放下来,一筐一筐的往上运,足足运了八筐,才把这些陪葬品运完。

    “棺材里面肯定有好东西!”

    王和拿着锄头,围着棺材考虑着从哪里下手。

    两人都是门外汉,什么古董值钱什么古董不值钱完全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按照逻辑知道金银器物一般都在棺材里面。

    “你小心一点,别伤到里面的东西。”

    李言微微皱眉着说,两人都没有什么忌讳。什么鬼怪之类的也都不信,对于死者敬不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顾及。所以陪葬品搬完之后,对王和开棺李言并不反对。

    棺材已经腐朽的只剩一个架子,王和拿着锄头轻易的就撬开了棺材盖。

    棺材里面传出一股浓郁的臭味,两人捂着鼻子凑上去看看有什么东西。

    棺材里面黑乎乎的一片,应该是尸体和衣物腐烂后的残留物。一具泛黄的骨架,半掩在残留物下面。骷髅头上面,隐隐还可以看到几缕枯黄的头发。

    饶是两人精神素质都不错,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也有些发毛。

    “看看有什么东西,赶紧拿走。”

    李言不愿多浪费时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发毛的同时,只想快点离开这里。

    王和看了看棺材里面黑乎乎的残留物,他也是利落之人,一咬牙,下手去摸。

    死者生前应当和王和说的出入不大,不然这种规模的墓室一般人可享受不到。王和在棺材里面翻弄几下,就翻出来几件金银器物。

    待翻了一遍确保没什么遗漏后,竹篮已经装了半筐。里面除了金器玉器外还有一堆银器,甚至还摸出来几个银元宝。

    把这半筐东西系上去后,两人把棺材盖重新盖上。李言先回到地面,然后和王和媳妇一块儿把王和拉上来。

    这时候已经凌晨四点多了。王和媳妇往家里搬墓里面运出来的古董,李言和王和往墓洞里面填土。

    一切都忙完之后,天色已经微微量。三人忙了一夜,都累的眼皮打架,回去后也无心清点盗出来的东西,倒头就睡。

    等李言睡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王和媳妇正在做饭,看样子也是刚起不久。至于王和则在屋子里找了一块破布,在清点擦拭墓里面搬出的东西。

    看到李言进来,王和给李言递一个凳子说:

    “陶罐一共十二个,瓷瓶瓷碗一共二十三件,玉扳指一件,银元宝十二个,玉蝉一对,玉佩两把,银碗两只,银筷一对,金酒杯两只,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一堆。”

    李言点点头,随手拿起一只银碗,可能是在墓室中放久了,整只碗都呈黑色。又大概看了一眼这一堆器物,除了金器还有些亮眼外,其它的都黯淡无光,卖相着实不太好。

    “小李书记,你说这能值多少钱?”

    都说古董值钱,在下墓之前两人都认为盗个墓就可以把开矿的钱凑足。可是真正搬出来一看,整个都是乌漆麻黑的,扔到大街上都不一定会有人捡,王和实在有些怀疑这些东西的价值。

    说实话李言心里也打鼓,但是他怎么说也是读了十几年书的人,见识要比半辈子都没怎么出过村子的王和强一些,便开口道:

    “怎么着也值个几十万吧!”

    “几十万?”

    王和咂咂嘴,有些不相信,嘟囔着低声说:

    “也不知道有钱人是怎么想的,居然喜欢这种破烂玩意。”

    李言笑了笑没出声,也开始帮王和整理这些器物。

    吃过饭,李言给陈华大概讲了一下这里有一批古董的情况。陈华听完后埋怨李言盗墓这么刺激的事情居然不知道叫上他。两人胡扯了一会后表示一会儿就带一个行内人过去,当场作价把东西拉走。

    这毕竟不是什么能见的光的东西,留在家里的时间越长,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紧盯着的张德正,对陈华的提议,李言自然是双手赞成。

    汝南市离二马村将近二百公里,这时候是四点多,加上山路崎岖,陈华到也是四五个小时之后了。

    李言趁着这段时间给田东打了一个电话,询问那边的情况。

    田东那边情况还算顺利,陈华安排一个下面的人辅助他办理材料和处理事物。有陈华上下打点,能落在田东身上的问题,基本造成不了什么麻烦。预计在阳历一月底,就可以把事情办完。

    现在离一月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二月十六号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想要在三月份动工,也就是过完正月十五就开工,剩下要解决的事情,仍旧还有很多。

    直到晚上一点多,陈华才亲自带着人到了二马村。

    早就在村头等着的李言和王和,迎着陈华一行人进到家里。

    陈华穿了一件黑色皮衣,被二马村临冬的夜晚冻的直跺脚。他今天晚上,就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头发已经半白但是精神很好的老者,一个是明显是老人跟班的和李言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一进屋,陈华便向李言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原来老者是汝南市数一数二的古董商里面的大掌柜,名叫葛信,而另外一名年轻人则是他的孙子,一块过来开开眼。

    李言原本以为这些东西陈华会直接收走,没想到他却做了中间人,介绍这个葛信来收购。刚从墓里面挖出来的东西都烫手,陈华能直接找到葛信来收购,看来也是花了一些心思。

    葛信为人爽快,简单的介绍后,便直接说道:

    “李先生现在我们先看看这批明器吧!”

    “葛老随我来!”

    李言领着众人进了放这批古董的屋子,屋子里用的是十五瓦的灯泡,一堆瓶瓶罐罐看的并不是太清楚。但是看着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堆,咋一看,还真不少。

    一看到这批古董,葛信明显的呼吸急促了一点。不过神色倒还镇定,旁边的那名年轻小生,则没有那么高的定力,看着瓶瓶罐罐的眼神都直了,不自觉的咽了口吐沫。

    李言他们还是不懂这些古董的价值,所以看着很难产生震撼的感觉。但是葛老和他的孙子不一样,他们长年和古董打交道,并且以此为生,突然看到这么多古董,难免会有些惊讶的表情。这和在你面前突然堆一百万现金的效果是一样的。

    “葛老,李言可是我的好兄弟,你这生意可得实诚着做,不然关于王会长的事情,我这边也没法交代呐!”

    旁边的陈华笑着说,语气倒是轻松平常,仿佛平常的玩笑话。陈华也知道,对古董这种东西,李言他们都是门外汉,而这一行又不是明码标价的生意,如果不敲打一下葛信,弄不好还真给李言耍一遭。

    葛信听到这句话后,面色一正,脸上的皱纹拉扯一下,露出一个不算太好看的笑容说:

    “陈少放心,咱们这么长时间的交情,你还不放心我嘛!外面的东西不好说,但是刚出来的名器,我给你打包票,绝对行内最高!”

    听了两人的对话,李言基本把心放了下来。这个葛信应该有求于陈华,不然两人的对话也不会这样。

    “葛老你作价就好,对这些我就是个愣子,价钱你说了算!”

    李言装作豪爽的开口道,不懂就是不懂,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不懂装懂,还不如敞开了说。

    “李先生好性子,那老朽就不客气了!”

    葛信对着李言拱拱手,语气也亲近了不少。说完,从怀中掏出一面精致的袖珍放大镜,旁边的孙子急忙的打亮手电。先是带上眼睛,然后葛信才小心的抱起一个瓷瓶,认真的翻看。

    他看了几眼,便放下这个瓷瓶,又拿起另外一个瓷瓶,从瓶口一直贴着看到瓶底落款,看的很细致,连上面的花纹、裂纹都不落下。

    葛信看的缓慢,李言等人知道这种事情不好催促。就在一旁和陈华讨论二马山铅锌矿的事情,陈华对这些事情极为好奇。尤其李言讲到古矿洞的时候,如果不是现在是深夜,他都想也进去瞧一瞧。

    陈华自小就在城里生活,家庭的因素让他从未接触过盗墓、探矿这种一听都刺激的事情,所以李言讲起来他更向往中间经历的事情。而关于价值、储量之类的虽然也听的认真,但是兴趣泛泛,这些东西涉及的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他又不缺钱,况且基本上他也没有多少投资,所以赚多赚少心里也没多少所谓。

    足足过了有半个小时,葛信才放下瓷瓶,笑着取下眼睛,对着李言说:

    “李先生这些瓷器都是大明官窖的精品,你这一趟干的值呐!”

    李言嘿嘿一笑,接着说:

    “挖的时候也没想到能出这么多东西!”

    “容老朽把这些东西看完,再给李先生报价!”

    “葛老尽管看,不急不急!”

    李言摆摆手,继续和陈华聊天。这时候王和媳妇拿过来一些柿子招待陈华,陈华吃的津津有味。

    聊着聊着,聊到李言在村里任村官的事情,陈华撇撇嘴,开口道:

    “言子,你这个村官有啥好当的,要权没权,要钱没钱,条件还这个球样,还不如把矿口的事情处理完,到汝南咱俩一块做生意,保证你过的潇洒自在。”

    陈华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两人不怎么熟也不了解,这次因为矿脉的事情接触到一块。陈华便觉得李言这人对脾气,在一块做生意,他对外,李言对内,基本上十拿九稳赔不了钱。

    听了陈华的话,李言笑着摇了摇头,

    “没法呀,我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呆在这种有山有水的地方,你把我丢到城市里,我恐怕还真的不舒坦。”

    这话是给别人听的,更深层次的是李言现在愈发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从别人身上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果现在让李言离开二马村,那么那个老妪端碗面条撒些盐就吃的情景,恐怕会一辈子萦绕在李言脑海里。

    二马村不富起来,李言就不会走。

    都张德正也好,开矿口也好,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让二马村的人能够富起来。这个富起来不是单单指让村民有钱,而是让村民有挣钱的能力。这更多的是思想上、观念上、三观上的矫正,这才是李言真正的目标。

    相比于这个目标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钱啊权啊什么的,对李言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

    同样,李言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救世主的角色,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多伟大、多有本事的人,他只是更想做,更喜欢做这些事情而已。

    “你这个人呐,最大的毛病就是志短!”

    陈华装作痛心疾首的说,说完他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时候葛信也基本把那一堆古董看了一遍,起来扭了扭腰,嘴里念念有词的轻声算了一遍,郑重的说:

    “李先生,这堆东西都是非常不错的精品,只是刚出土的明器需要温养几年才能出手,所以……”

    葛信说的不错,刚出土的古董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刚出土的东西,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埋了几百上千年,卖相确实不会怎么好看。

    所以古董贩子收到刚出土的文物基本都是温养几年,有些玉器甚至需要时常用手揉搓,行话叫“盘”上一面半载,这才会露出原本的光泽。

    这也是为什么刚出土的文物价值要比市场价要低的原因之一。

    “这些都理解,葛老直接说价钱就好!”

    李言点点头,做出理解的表情。

    “李先生这么爽快,那老朽也就不废话了,这堆明器加在一块,我愿意出一百二十万和李先生做个朋友。”

    葛信咬咬牙,仿佛下了很大决心,看了一眼陈华后,掷声说。

    “咕噜!”

    一声吞口水的声音让所有的目光聚集到王和身上,看的王和脸瞬间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