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古寺奇谈二 » 第十一章 想念

第十一章 想念

    果儿哥哥听着妹子的话,想想自己就那次晚上和阿言说了不少话,后来即使见面,两人再没说过话了。

    不行,他要想办法让这婆娘记起他来着?

    他问果儿:“你想办法把阿言约出来,跟你哥见一面?”

    两人正坐在桌上,吃着中饭。

    果儿说“哥,你别急,让我想想法子?”

    果儿哥哥倒很急,他想阿言那婆娘想的时常晚上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想想像从前一样把她搂在怀里,两人继续恩恩爱爱着。

    “这样吧,我去找春枝,要她把阿言约出来?”果儿看看她哥哥。

    她哥回了句“妹子,这事你一定要办成。我听你的。”

    难得她哥有求与她。

    果儿想想她哥急啥,阿言待在镇上,跑不掉的。

    这夜,果儿哥哥在床上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明天还是去卖菜吧。顺便到阿言那里买几个饼。

    这办法不错!

    第二天,果儿哥哥眼圈黑黑的,他去小菜地里胡乱的割了一些韭菜,青菜,菠菜之类往马车上一甩,也没用草杆子扎。他预备极便宜的卖掉。

    他催着马车往镇上去,来到阿言的饼摊子,看见围了不少人。他腿一蹶一拐的下来,人蛮多,进不去。大多是男的。

    果儿哥哥看到这情形,有些生气。婆娘,你还是我按苗家人礼节娶进门,我还没写休书给你,按理说,你现在还是我老婆,你现在没得我允许,就开起饼摊子做生意。吸引这些男人们的注意。

    这事传到山寨我那些兄弟耳里,他们怎么想?

    这太不像话了。

    他想插队进去,但人多唦?他只得在旁边等。

    “阿言,给我俩个饼,要咸的。”一男子说。

    “这锅没有了,等等吧。”阿言说。

    她刚刚把一锅的饼卖完,只有两个甜的,其他全是咸的。

    陈老太太又递了一木蔑子白面饼来,阿言把它们一个个放进去,又开始炕起来。天气热啊,清早气温很高,她在那儿炕着饼,脸上冒着汗。她抱歉的笑笑,赶紧用铁铲翻饼,慢慢炕着。

    “好了,这锅炕好了。”阿言微微笑着。

    “我要三个咸的。”一人说。

    “我也要三个咸的。”边上又一人说。

    “给我一个甜的,一个咸的。”一个婆娘开口说。

    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说“唔,我要四个咸的。”他现在是能吃的时候。

    “一共十二个,正好。”阿言笑着把这些人要的饼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这些人很满意。嘴里咬着喷香的饼,一口咬下去,油滋滋的冒出来。好着。

    然后阿言继续炕着那些白面饼子。一个一个,她小心翼翼的炕着。她根本没注意到果儿哥哥在旁边看着她了。

    她一边炕,一边用手绢擦着汗。很快的,一锅一锅的炕着,她自己儿也不觉得累。

    人们慢慢散去,还有最后一锅的饼炕了。阿言长吁了一口气,这锅忙完了,就能喘口气了。

    她看看周围等着的两个人,一个年纪很大的奶奶,七八十岁了,还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

    “阿言啊,给我一个饼,我吃咸菜的。”王奶**发花白,佝偻着背,柱着个拐棍。颤巍巍的。慢慢的说。从衣袖里掏出一元纸钱放进铁皮盒子中。

    “好,我知道了。”阿言对王奶奶笑眯眯的,又继续把这一锅的油饼炕好了。她从中拿了一个咸菜馅的用油纸包好送到王奶奶的手里。

    王奶奶吃着饼慢慢走了。

    这个五十来岁的男子说“阿言,你年纪也不小了,咋不找个人嫁了,自己也快活些。”

    “我没人要啊?”阿言苦笑着说。。

    “真的。”男子笑了起来。“我不相信,你肯定开玩笑的。”他想起镇上人说张财主要和阿言重归于好的传闻,搞不好是真的?十有八九是真的。这婆娘这些日子高兴的很啊!

    “我要俩个,都要甜的。”这男子说。他不喜欢咸的,他喜欢甜口味的。这是生来喜欢的。

    很快的,阿言递了两个甜的过去。

    这男子转身看见果儿哥哥站在边上,他“咦”的一声,这个丑汉子也跑来买饼来着。

    他不忘推销“这饼做的好,香啊!”他一边走路,一边大口吃着饼。确实香,他没骗人。

    阿言看看锅里还有,她数了数,还有五个,正好她家三个人分,喝口稀饭,吃着饼,咸菜什么也好着。

    她准备铲起来放在碗里,拿回家,然后开始收摊子,吃早饭。她饿的前胸贴后背,做生意忙的早饭没功夫吃。

    “给我两个饼,咸的。”果儿哥哥一蹶一拐的走上去说。他看了上去真蛮可怜的。听着声音,很耳熟,阿言一愣,谁呀?是她日日夜夜想着的那个人吗?她抬头看看,真是果儿哥哥,她有点发呆。

    “怎么卖的?”果儿哥哥问。

    “一元一个。”阿言回答,心想,他怎么来了。要是给我爹娘看见了不好吧。

    她转身看自己爹娘在屋内,舒了一口气,一定要静下心来,她对自己说。要克制自己对他的想念。

    “好”她语气很平淡,铲起两个来,用油纸包好的咸菜饼递了过去。

    果儿哥哥从衣袖里拿出两元纸钱放在铁皮盒里,然后说了“阿言,我很想你,你不要忘了我!”

    阿言听了气呼呼说“你这混蛋,不许你喊我名字。”她声音不敢说大,怕自己爹娘听到。

    然后她又说“果儿哥哥,你最好把我忘掉。我也忘掉你。这样对我们都好。”

    “可是忘不掉咋办?”果儿哥哥问。他看看阿言,想想这婆娘会怎么回答这问题。

    这个问题好难回答。阿言想怎么回答了?她看看爹娘要出来了,如果他们看见自己和这个丑汉子说着没完没了的话,她娘一定不高兴的。是呀自己那么漂亮的一个姑娘,跟一个很丑的汉子在一起,镇上的人一定会当笑料说个没完。

    “你,你这混蛋,你快走唦。马上我娘看见,她会骂死我的。”阿言想推他走。但是没敢真推,她娘马上要出来了。

    果儿哥哥坐上马车,赶着马,走了。这时陈老太太出来问“阿言,你跟谁说话?我听声音有点熟悉!”

    “是个来买饼的,是果儿哥哥。”阿言解释。

    “你跟他说啥了。”老太太有些着急的问。

    “他就问我买了两个饼,其他什么都没说的。”阿言继续解释。

    陈老太太说“那个镇上出了名的丑汉子,找不到老婆的那个。”

    阿言摇摇头说“这个我不清楚。娘你不要胡思乱想了,自己身体要紧。”

    她把老太太扶进屋。然后说了一句让老太太放心的话“我现在只想着做生意和爹娘你们的事,其他的我都不想了。”她靠在陈老太太身上。什么“好姻缘”的也许都是骗人的。她也许这辈子等不来了,或许下辈子可以。

    想到这,她释然了。

    接下来一家三口吃着早饭,虽然吃的很简单。只是稀饭,咸菜,三个甜油饼,还有一碟子泡萝卜。没有她在张府做二太太时吃的丰盛,花样儿多。也没有在山匪山寨里经常有兔子,野鸡什么野味吃来着。但是怎么说了,这从小自己过习惯了也是一样的。

    她又接下来是休息,缓缓,忙着中饭,晚上忙着晚饭什么的。到了晚上洗漱一番,她和陈老太太两人早早上床了,秋末了,天气越来越冷,可她还要早早起来摆摊子做生意的。这可比在张府做富家太太累的多,辛苦的多了。

    这天果儿哥哥回到自己屋里,他望望天上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照的大地通亮的,可是想想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他叹了一口气,裹被而睡,这当然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又过了一些日子,岷山一带开始下雪了,那雪下的蛮大的,铺天盖地的,像大鹅毛般的,每年其实岷山都下这般大雪,将整个岷山厚厚的覆盖着一层,看到这情况,当地人也老早就习惯了。。

    这些天实在是冷啊,滴水成冰的!阿言想想生意只好不做了,她手上也长了冻疮,一双手肿红肿红的,火烧火燎的疼着,像发面馒头。陈家老两口看着很是心疼,劝了她。

    陈老爷子叹口气说:“阿言,天太冷了,出来的人少,先不急着做生意哈!”

    陈老太太也慢慢的劝她:“乖女儿,你先把生意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好姻缘,找个合适的。你也不小了,过了年就三十四了。”

    爹娘这般苦劝她。

    春枝和果儿有时也跑来看她,和她说着话。

    春枝说“张老爷把你那么多钱,你干嘛这么累了,你咋比我还憨了!”

    果儿倒没说话,她一直想着她哥要她想法子把阿言拉去和他多见几次面,多说几回话,没准他二人又和好了。

    这几个人这般说,阿言她自己想想也对,只好暂时歇了做生意的念头。

    等明年天气暖和了,生意再继续着。

    她就这样过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冬天,整天躺在一床暖和的厚厚的棉花被,想啥时起床就起床,这感觉真好。然而过年前那几天时,陈老太太特意到镇上的送子观音庙去。她没让自己女儿知道。

    观音庙里人很多,庙里庙外香烟缭绕的,一片雾气蒙蒙的。

    陈老太太跪在蒲团上,看着前面一尊大观音佛像,她想求观音菩萨什么了。于是她上了香后,拜了三拜,然后虔诚的说“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难的,普渡众生的,南无阿弥观世音菩萨,求您显显灵,明年或后年给我家阿言一个孩子,即便她……她找不到合适的,嫁不出去也不要紧……不管怎样先先给我们老陈家留个后。如果这事实现了,我每年初一十五都来给你烧香磕头的。”

    她开始胡说八道起来,胡言乱语的,陈老太太想自己病急乱投医,怎么当着观音菩萨面说了上面一大堆胡话。但不管怎么着,她开始有点觉得自己女儿讲的昏话有点道理了。

    那昏话阿言怎么说来着“反正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这两条腿的男人到处都是。”

    当时她听了差点气背过去,后来当然没气死,她得去山神庙给她好姻缘的,又熬过去了。

    这话就当阿言从没说过。但她一直记在心里,忘不掉了。

    她从观音庙里出来,这时看见一辆马车在庙门口停了下来。

    她离得远,老眼昏花的,不知道那是谁?

    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那儿说“太太,您看,那位老太太?”

    四太太下了轿后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普通的老妇人站在不远处。

    “这是……”四太太问。

    丫鬟秋红说“那是“阿言”的娘。阿言是以前二太太的小名。”

    张妈也说“是的。”她感到奇怪,这老妇人怎么到送子观音庙来了。

    张伯说阿言还没嫁人。没嫁人就来求子,这事要是阿言这婆娘做出来,估计镇上的人吐沫子出来要淹死她,她也没法在镇上待了。

    这可是要受到陈家族长的严惩的。“未婚生子”可是大罪。阿言不想要命了。

    四太太笑笑说“张妈,秋红,我觉得她娘肯定糊涂了。”她呵呵一笑。有好戏看了,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想助一臂之力了。

    这几人看着陈老太太离开观音庙,手里挽了个篮子,慢慢往回走。

    四太太忽然想到个主意。

    她本来想给自己再求个儿子的,但是这些日子张财主对她不理不睬的,她这愿望没法实现。

    “我们先进去着。”她带了一些厚礼,她要车夫在庙门口等着。几人进了庙,四太太见了庙里的主持,她坐在桌子一边,主持做桌子另一边。

    主持命人上了一杯香茶。

    四太太揭开茶杯盖,象征性的浅喝了一口,随即放下。这茶哪有张府自己现喝的茶好!

    她客气的说“我家老爷本来想亲自和我一起来的,但他最近事忙,没得空。”

    主持双手合十微微笑着说“阿弥陀佛,只要张老爷有向佛的心就好了。”

    “是呀,我家老爷一直很诚心向佛的,所以这次他命我带了一些功德来,这些希望主持拿去买些庙里要用之物。以表他的一片诚意。”她要张妈,秋红,两个伙计把礼物放在边上的桌子上,把桌子摆满了。

    主持赶忙说“多谢张老爷,四太太关心。我们一定会多多念经祈福保佑张家,张老爷,四太太和小少爷的一切都顺遂的。”

    四太太心里很高兴。

    她说“主持你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

    主持又说了一句“阿弥陀佛,谢谢张老爷,四太太。你这边请。”

    她要一尼姑将这几人引到后院,张府离镇上十多里路。她客气的说“庙里马上要开始吃中饭了,四太太要不吃过中饭再回去?”

    她说完这话,看看四太太的脸色,只见她皱了皱眉。

    果然四太太说“这个,改下次吧。多谢主持了。我家里还有事要忙。”

    主持听后,说“四太太,我送送您。”她和四太太她们一起慢慢走着出了观音庙,主持看马车行的老远老远的,这才回去。

    这时正好庙里开饭的时间到了,众人都等着主持了。

    主持看着桌上一大堆礼物,喊记账的将它们先放着,吃了饭后,再记到账本上。她又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的。

    主持抬眼看着庙前天空上一大群飞鸟叽叽喳喳的飞过,瓦蓝的天空,不知它们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