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湖海雄心 » 第十二章 相见恨晚

第十二章 相见恨晚

    两人下了坡去,柴荣叹道:“刘大帅确实已然退兵,估计这伙便合计着如何称尊了,我心中好是不甘,如何也不能让契丹皇帝活着回去,我在这收拾战场,晚些时候去谭家村与各位江湖义士会合”。毕连成登时觉得气血沸腾,没想到军中也有这么热血男郎,道:“柴贤弟所言甚是,不能便宜了胡人皇帝,实不相瞒,我与尹盟主定于四月初九刺杀契丹皇帝,到了汴梁才知尹盟主他们提前行动了,我在路上有所耽搁,还以为要抱憾终身呢,这下可好了”。两人没谈几句便来到坡下,那坡下左右两侧有数百个三尺来高的坟头,横七竖八的契丹兵死尸堆满如山,铺满柴草。柴荣呼了声:“在哪里?”

    一小卒指了指,道:“在那边”。就见一灰衣僧人盘坐在一堆契丹兵死尸前,那僧人衣衫有些破旧,背挺如岩壁,诵念那往生经:“生命苦难,往生极乐,生命不休,苦难不止”。柴毕二人走到跟前,这才瞧清那僧人眉目清高,身形俊朗,心中暗暗叹服。毕连成心知当代高僧当数苦乐与苦笑两位,他虽然性格粗犷,争强好胜,却又两个非凡特点,其一极其信诺,其二对待江湖长辈向来尊重。

    毕连成道:“大师,可是苦乐大师么”,那僧人念完一段,道:“苦乐乃是贫僧的师兄,贫僧苦笑是也”,毕连成虽然对悯悔所作所为大为不满,但苦笑毕竟是江湖前辈,他收敛怒气上前拜道:“原来是苦笑大师,晚辈毕连成拜上”。

    苦笑僧人让他无须多礼,问道:“毕施主,此番北上可经过紫光寺了吗”。毕连成道:“经过”。苦笑僧人道:“我那悯悟师侄可好吗”。毕连成心想:“这苦笑长年云游在外,生性恬淡,还不知紫光寺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悯悔滥收门人之事,我不如将……”他赶忙打消念想,道:“悯悟大师将住持之位让于其师弟悯悔,并不在寺中”。苦笑道:“也好,也罢”,便又继续超度。

    毕连成道:“晚辈有一事不明”。苦笑道:“直说无妨”。毕连成道:“大师觉得契丹胡人也值得超度么”。苦笑道:“众生平等,得超度”。毕连成始觉气愤,道:“晚辈冒昧说几句,契丹胡人杀害我多少子民,罪孽罄竹难书,佛主若是真能庇佑天下苍生,何来五胡乱华,何来这恶鬼怪狐戕害天下,你若是真是火眼金睛,就应该杀了几个契丹奴,扬刀立威,到时天下何人不欢呼佛主万岁”。

    苦笑僧人却很平和,道:“天下忽而分裂忽而一统,究其原因不是朝代气数已尽,却是人心不和哩,外族乘机入侵便不可避免,今天下数国数藩,或臣服或攻伐,战乱不休,九州分裂,其害不亚于契丹入侵,若是华夏一心,则契丹定不敢南下,凡事皆有因果,顾及外因,更要深究内因呀”。毕连成还欲争论,柴荣默默颔首道:“且随大师去吧”。毕连成道:“什么鸟屁道理,做人当如武悼天王”。柴荣道:“冉闵天王,我也很是敬佩,这伙契丹人罪孽深重,正该好好超度,前日一战,双方死伤均重,契丹主丢下将士死尸,炎夏将至,腐烂臭味熏天,怕是不好,若是有什么病疫可算祸害我华夏,便火烧了事”。毕连成道:“这说的倒是”。

    柴荣又道:“佛教劝人行善,甚好,只是僧尼太多也非社稷幸事,这古来三武灭佛,大都是帝王私怨,不喜佛教,偏爱道教,世人都过于投机,僧尼太多,兵源不足,劳力短缺,佛塑又太多,铜铁稀缺,这自唐僖宗来,天下也乱了七八十载了,若是帝王有卓识,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正当抑佛,不过应该劝佛,哈哈,到时天下一统,哪个不希望娶上几房媳妇,快快活活几十载”。

    这一番话语,毕连成心中暖和,舞了几招宝刀,吐了一口粗气,那宝刀登时蒙上一层寒气,柴荣才知那宝刀是至寒之物,道:“如果那样,我毕连成可要将我这狼头宝刀熔了锅炉,铸成犁耙,躬耕田垄倒也快哉”。柴荣道:“那可不行,到时虽说天下大治,但总有些邪恶之徒,毕大哥若是劝教不过,这宝刀便排上用场了”。

    毕连成笑道:“老弟所言甚是”。柴荣道:“毕大哥,你这一身武艺,屈身绿林有些可惜,不如投军,我也可为你引荐”。毕连成忙挥手,道:“行不得,我一身草莽气息,行走江湖无拘无束就好,再者,哎,华夏不幸,竟都奉胡人为皇帝,那刘知远也是沙陀人,我怎甘愿臣服于他,若是兄弟做了皇帝,毕某定倾力相助”。

    柴荣颇为无奈,叹道:“人人皆想做皇帝,这皇帝也不是容易做的,就说天下大乱,做了皇帝自然要统一华夏,否则内忧外患,必长久不了,宗族覆灭也不可避免,这是名副其实的苦差事,不过毕大哥,这沙陀人自唐末大都被赐于汉姓,也算是我境内之民,唐晋两代,帝王虽为沙陀人,但自宰相以下大臣大都为汉人,毕竟有别与前秦,后魏,但你所言也大有道理,这华夏子民,至上领导,应让汉人自个做,让沙陀人做,总觉不妥”,毕连成哈哈道:“大概有些沐猴而冠”,两人越说越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