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图:穿越后周 » 第七章 探病李谷

第七章 探病李谷

    “在这八月初的正午祭祀真是有病”柴宗训心里想着,这古代的晚上有种说不出来的阴冷,可白天确实不打折扣的热,真不应该答应范质这家伙,但看到他和其他大臣一样热的口喘粗气还要不停受着其他人数落的样子柴宗训倒也释怀了。

    回宫后柴宗训第一时间告知小符后自己要出宫去探望李谷,小符后那是万般不愿,毕竟现在刚刚政局初定,哪怕在这都城开封府也不见得万全。最后柴宗训不得已让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领着一营的禁军跟随小符后才勉强答应。

    这一营的禁军大概500人左右从宫门出来,走在开封府的街道上,柴宗训才得以穿越以来第一次亲眼看一看这座古城历史的原本风貌。

    柴荣不仅仅是一个马上君主,更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好手,在他的治理下,开封城一直在扩张重建,为北宋“东京”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可是现在的开封城远没有那种繁华的烟火气,五代十国连年的战乱早就让这个时代的每一座城市都满目疮痍,开封只不过比他们好一些,毕竟郭威和柴荣都不像五代十国中很多变态皇帝一样戕害百姓,反而如果有明君榜的话,他们实力肯定也都是能排在中上游的水平。

    柴宗训那一营人马走在开封城的路上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实柴宗训本来是不想这么招摇过市的,他不知道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穿越而来,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蝴蝶效应一般的变化。柴宗训毕竟贵为现在的皇帝,他的一举一动所占的权重肯定是很高的,他生怕现在的一点变化就会让赵匡胤这帮人把自己的兵变计划提前,直接导致自己的失败。

    想到这,柴宗训不禁内心一阵烦躁,他这次出行完全是临时起意,肯定不会半路杀出个刺驾的,但这是一个私下跟韩通交流的机会,于是他掀开车撵的帘子把正走在最前面的韩通叫到跟前。

    韩通吁住了马,听到柴宗训的车撵前,拱手道:“陛下,您找微臣?”

    “哦,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韩指挥使,这护送朕的一营禁军战力如何?”

    韩通有个外号叫韩瞪眼,每当他着急的时候就不自觉睁大双眼,听皇上这么问,他认为是柴宗训不信任禁军战力,此时不自觉的又瞪大了双眼,答道:“回陛下的话,这一营禁军乃是我朝军中精锐,不才是我亲自训练,不说以一当十,一个人打四五个是不成问题”。

    柴宗训瞟了一眼前后的禁军,个个都是黝黑的汉子,眼露精光,有些许满意,就是不知道禁军是不是都是这样,于是就又问韩通。

    韩通说也不尽然,自己麾下也就不到一千人,今天带出来的五百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只占禁军很少的一部分,柴宗训点了点头,思忖着,论军力后周的军队不弱于目前其他国家,但他要面对的恰恰是自己国家的军队,如今之计也只有加强这些历史上忠臣的兵权。

    柴宗训和韩通边走边说,言语之间有让他多带些兵的意思,韩通也不推辞,他是个典型的一根筋武将,本着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的原则,也根本不去想那些兵制问题。顺便柴宗训还询问了他一些这个时代训练兵卒的问题,然后努力回忆着自己在后世电视上看见的训练方法,看看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

    韩通针对柴宗训提出的建议赞不绝口,只当是虎父无犬子,两人一路讨论着很快就到了李谷家。

    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李谷长子早就带着李家一干人等侯在府外,柴宗训看这情况估计李谷病情真的不太乐观,按理说皇帝到家门口,就算抬着也得出来迎驾。

    李谷长子李吉跪着叩谢圣恩,病重能让皇帝上门探望对他们一家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宠,再听说柴宗训是来给李谷治病的,感恩涕零的跪在地上都起不来了。倒是李谷的次子李拱赶忙把跪在地上的哥哥拉起来,让抓紧引着圣上进去,再晚怕不是来治病的,而是来收尸的了。

    柴宗训在他们的带领下来到李谷的房间,看见他躺在床上脸色黄中带红,气息羸弱,早些派来瞧病的太医在床边摇着头。

    柴宗训让所有人都在屋外等候,厢房里只留下自己和昏迷中的李谷。他从系统中提取出了那盒抗生素,这才发现这盒抗生素与自己前世的并不相同,一盒呈小圆筒状,看了看外面的说明书,大体说一粒见效,一盒共18粒,更离谱的是生产日期居然是2048年。柴宗训转动小圆筒,盒里面的药就自动弹上来一粒,那一粒药就是一个水滴状的软膜包裹着一些红色的液体,柴宗训按照说明拿了个竹制的翘舌片撬开了李谷的嘴,把药放到他舌根下。

    这药显然不是自己穿越前那个年代的产物,看起来就高级不少,柴宗训心里想着,虽然不知道李谷到底是什么病,但看他现在的样子十有八九就是病毒入侵,历史上虽然后来恢复了一些,但留下了病根,后来又忧心政局不稳,撒手西去。只是身体虚弱,就算是超脱时代的药物也不知道能不能药到病除,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柴宗训摘了之前带在脸上的一块当口罩用的方巾,推门走出去,李谷的两个儿子已经在堂屋布置好,邀请小皇帝前往休憩。柴宗训便在他们的引导下带着韩通去了正堂。

    到正堂之后,柴宗训赐座李吉,李拱做为次子亲自为皇帝端茶倒水,拿些吃食,柴宗训便借机与李吉聊了聊李府上下的一些情况,结果没聊两句就发现李吉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纨绔的通病--答非所问,弄的柴宗训尴尬不已,李吉满头大汗。

    不大一会李拱便拿着一些经过禁军检查的点心茶水上来,毕恭毕敬的给小皇帝敬茶,柴宗训顺带也让他坐。

    柴宗训在脑海里调出了江山图抽奖里抽到的后周年表,顺势看了一下这两兄弟的情况,不得不感叹李谷这两个儿子居然如此平庸:父亲是能力口碑俱佳前宰相,两个儿子最后却一个补阙,一个太子中允,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李拱发现天子叹气,以为是对招待不满,便询问可是对调茶的口味与茶佐有何不满。

    柴宗训自觉失态,便把话题转移到刚才与韩通的对话上,说自己只是忧心北汉与各地节度使,如今虽在先皇治下情况有很大好转,但是自己仍夜不能寐,更何况先帝一统天下的理想,故而刚才想到轻叹一口气。

    李拱听罢起身施礼,对柴宗训说:“臣有些愚见想献策给陛下”。

    “哦?”柴宗训颇感意外,刚才听他大哥连家里情况都说不清楚,不知道李拱这个历史上的小人物能说出什么样的道理,不妨听他说一下对时局有什么样的理解,便让他说了下去。

    “自唐之后,天下大乱,天子身边,有高力士等宦官专权,以塞圣听,导致圣上对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天下太平皆是空中楼阁;朝堂之上,党争持续,圣上为了平衡多方势力往往一踩一拉,看似精于权术,实则有害民生社稷,只要一方提出的意见,就算真的为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着想,也会成为另一方势力攻讦的对象;朝堂之外,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没有没能忍痛割肉,却加剧各地节度使割据,致使唐后战乱不断,流毒至今。”

    柴宗训听完他说的这段话不禁眼睛一亮,原本以为这个李拱也是一个草包,没想到分析的头头是道,这正是唐朝衰亡的原因,也是现在天下大乱的原因,于是便问到:“卿以为当如何破局?”

    李拱接着说到:“我朝太祖与先皇励精图治,在这乱世之中得安一隅,如今朝堂清朗,已无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朝廷的中央禁军由枢密院辖制,对地方节度使也能起到压制,只要三衙不反,可保我朝无虞。”

    目前后周正是上升期,在现存的各分裂政权中后周确实是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柴宗训很清楚,后周目前最薄弱的恰恰正是自己这个幼主,他惊讶于李拱这个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能有这么透彻的分析,更奇怪为什么他最终也只捞得一个不入流的小官。柴宗训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提到了三衙的问题,借此以提醒自己注意对武将的把控,此时之后不管李谷如何,都要把这个李拱弄到朝里去。

    柴宗训正想着给李拱再多聊几句,问问他有没有入朝为官的打算,结果李府的下人匆匆忙忙跑进来跪倒在地上,喘着粗气说着:“老爷……老爷他……”

    突然之间,柴宗训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李吉砰的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老爷怎么了?”

    “老爷……老爷他,醒过来了”

    柴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