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左手有座城 » 70 意动

70 意动

    晚上有个约,今天带着妞妞到处逛,路上正好遇到了初中的同学,多年未聚,同学干脆就组了一个局。

    地方并不远,杨易赶到的时候,发现包间内已经坐了5位,三男两女。今天组织者是今天偶遇的“竹竿”方竹,这家饭店也是他定的。

    当杨易进屋的时候,先被大家起哄,说是大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到来,后面又旁敲侧击,询问杨易近况。

    “其实现在去外面,还不如留在家乡。考一个公务员,不比给人打工强?就算做个小老板也比不上有个好编制。”酒桌上有人如此说道。

    “那倒是。你别看我开了两家店,在外面有人喊做方老板,可他们不知道,做生意难呀。费心费力,一睁眼,就要想着底下员工的薪水。”

    “方老板,你就别哭穷了。听说你又换了辆迈巴赫?”

    “贷款的,房贷、车贷厉害着了。”方竹端着酒杯又敬了一圈,然后又接着说道,“还是冯科好,听说您要高升了?”

    “没有,没有。八字还没一撇。”说话的叫做冯林,现在市委工作。

    “对了,杨易,你在广府结婚了吗?在那边呆了几年,应该买房了吧。”

    “广府的房子,厉害呀,动不动就上千万,我们这里可是出了位千万富翁呀!”

    同学们或是关心,或是八卦,或是打趣,让杨易心中好生无趣。十年没见,感觉物是人非,曾经的单纯早已不见。酒桌上,大家的中心是“我们的”冯科,特别是方老板,对人家是特别殷勤。

    饭局到了一半,又赶来一位,梳着二八分的头发,带着一副方框的眼镜。一进门,刚刚的饭局中心,冯科就起身迎了上去,“魏乡,您这么上来了?”

    来人一把握住冯林的双手,“冯科,您这是不欢迎我呀。”

    其余同学也忙着起身,杨易一把拉住方竹的手,“这是谁呀?”

    “魏麒。初二转学走的那位,你忘记了?”

    “印象不深了。”

    “他现在在桃园乡任二把手。”

    “方老板,你这是说我什么坏话呢?”魏麒与众人握了圈手,看到方竹被一人拉住,忙开口说笑道。

    “我在说什么时候去你桃园,打土豪。”

    “欢迎大家去桃园,不过方老板,你自己就是位大土豪呀!”

    在方老板介绍下,杨易与魏麒见面握手,饭局也更显活跃。魏麒显然也记起来了,拉了把椅子就做到杨易边上。

    二十多岁就升到科级,又在乡里担任实权的二把手,那在杨易这一帮众同学里自然是领先一大步了。

    “老同学现在在哪里高就?”

    “哎,高什么就,一事无成呀。在广府下面的市里给别人打工。”

    “发达了的都这么说。来干一个。”

    这时冯林也端起酒杯,“老同学,有没有回乡创业的打算?现在大城市内卷厉害,真不如我们这些小地方。”

    杨易与他也碰了个杯,“我倒是想着在老家看能不能租块地,最后是包个山头,养养走地鸡。”

    魏麒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不过有位女同学插话,“什么叫走地鸡?”

    “喔,就是广府那边对土鸡的叫法。不圈养,每天让鸡自己去寻食。这样鸡肉因为运动大,又吃虫子什么的,味道比饲料的土鸡味道都好。”

    “杨易,你大学毕业,跑广府是去养鸡了呀。”说着,旁人没笑,自己却掩嘴大笑。杨易对她有印象,以前坐在他前面的,个子小小的历史课代表,程芮,不过女大十八变,现在搽脂抹粉,完全认不出来了。

    “你有技术吗?养殖业可不简单,弄不好,投资就全完了。”冯林扯了扯杨易的衣袖。

    “懂一点。而且我可以请人。”

    “那这样,有空来桃园找我,我那边山多,发展不够好,不过空气好,污染少。要是你有愿望,我可以带你转转。”

    “这倒是好,价钱怎么算?”

    “我们乡里有政策,这个冯科也知道。这些都还是经冯科手出来的。”

    “夸张了,我就是帮着些几个字。”

    饭后回家,杨易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件事情,若是能找块不打眼的山头,用种树养鸡的名义,就可以把太虚的那些鸡换出来。经过这段时间发展,杨易发现种植的瓜果树木也好,鸡鸭鹅兔也好,生成速度极快,但族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停滞,仿佛有什么力量在控制。而且它们生长到成熟体后,就不再继续,不会出现大量老化的现象。杨易问过贝斯特,她说这都是星城的本能。

    既然这样,每隔一段时间,从太虚中取一些活鸡、活鸭之类,也不会影响到族群,也能保证利润,还不打眼。

    只要当地民风淳朴,别自己刚弄点规模,就被各种吃拿卡要,虽然魏麒是父母官,但现官还不如现管。

    杨易找了老爸打探情况,老爸听了只搓牙花子。“那地方不行,经济搞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靠山吃山,专吃投资的老板。九十年代有不少人过去投资,包山头种茶叶,结果血本无归,人还差点送进去。不行,不行,那边人心坏。”

    “对了,你怎么问起这个?你不是准备去承包吧。”

    “承包,什么承包?”老妈恰好哄妞妞睡觉,回到客厅,听到一句。

    杨易将饭桌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又说自己想回乡发展,准备投资农业。结果父母态度很一致,极力反对。他们不反对杨易回来,但反对投资养鸡。在他们观念中,去买个门面,当个店老板都挺好,干嘛要干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活。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你听过没有,不许。”

    如果杨易手里没有太虚这个外挂,那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但手里有大杀器,根本不害怕失败。只是这种事情又不能说出口。

    “如果不做这个,那我只好去非洲了?”杨易撒谎找了个借口。

    “怎么又要去非洲?”

    “有家公司给了个Office,就是工作意向,入职后需要外派,十有八九会派到非洲去,至少四年。还有可能就是去南美,时间差不多。”

    “什么工作,怎么要出国?不去行不行?”

    “我现在没有了工作,总不能老闲着吃白食呀。再说我这个年纪,要么搏一把,自己创业,要么就去大公司找个能上进的机会。现在环境多困难呀。没事,您放心,这公司也有国资,去那边算是援建……”

    “不行,不许去。”老妈果断止住。

    老爸则说道:“你要创业,我们也不拦你。可你不是学这个的,又没经验,承包山头养鸡,想一想就不靠谱。”

    “对呀,不如在老家这里做点小生意。”

    “我还是有点经验的,关键是要找个靠谱的地方。”

    看到儿子态度坚决,父母只好暂且作罢。或许现在也只是一时兴起,二老也只得这样自我安慰。

    但夜里思来想去,第二天一早,老妈就安排杨易去看一趟舅舅,也就是妞妞的外公。舅舅是名小学老师,住在老家。其实她意思就是让杨易亲眼看看乡下的养殖业没想象中那么诗情画意。

    听到能去看外公外婆,妞妞高兴得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头上的小辫子也甩的飞起。杨易在礼物中找到给舅舅准备的礼物,一个长木匣,里面两颗够年份的人参。

    带着妞妞出了门,可惜杨易没有准备儿童凳,小朋友也不适合坐在副驾,恰好唐糖过来,一是还车钥匙,二来也看看宝贝闺女。她现在还和婆家在冷战。

    “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舅舅?”

    “我才不回去听教育。对你,你顺便帮我带点东西回去。”唐糖大手一甩。

    “那小米糖怎么办,我一个人开车,路上没人照顾她。”

    “我家妞妞最乖了。”表姐啪叽亲了一个妞妞,然后对着杨易说,“你路上稳一点,妞妞一个人在车上没问题的。”

    杨易只得把唐糖送回家,等她拿儿童座椅和带回去孝敬舅舅舅母的礼物。后备箱装满了,大部分是爸妈让带的,少部分是唐糖的,杨易就一个木匣,最不显眼。

    开着车,走了一个小时的国道,又走了半个小时,终于来到舅舅家。不是路太远,实在是杨易本身就是新手,又带着个小孩,开的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