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左手有座城 » 175

175

    直播平台迎来了一波热度,不断有人在公屏上刷着各种语气助词,也不断有人在打赏。

    大师的助手忙把镜头对准水面上那一片涟漪,没多久水面上出现一红一黑两条大鱼的踪迹,特别是那一尾红中带着金色光芒的大鲤鱼,姿态优美,而且就在离岸两米左右晃动,让人又爱又恨。

    “算了,今天不钓了。这也不知道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大师收起鱼竿,准备撤离。

    此言一出,弹幕更是热闹,有些被热度吸引进直播间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镜头对着水面,可钓鱼的人呢?也有人不断在网上打字,询问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太邪门了。

    “好了,今天不能钓了。这老板养的鱼,鬼精鬼精的。我真没有见过这么难缠的鱼,也不是没有鱼,窝里有鱼,也不是不开口,可太精了,就是不往钩子边上凑。”虽然准备撤场,但直播没有停,大师还是没有停止与直播间的网友互动。

    “刚刚那条鲤鱼绝对有灵性!”

    “那鲤鱼绝了,居然还会跳起来救人。”

    “不是救人,是救鱼。”

    “大师,您这是在哪个钓场?”

    “盘老板,盘老板。”

    ……

    “还盘老板,今天被鱼盘了。”

    弹幕没有停止,不停有人在刷。好在大师还是比较有道德,一开始就说好,不能摄录这边的工作人员,也不要跟网友说具体地点,他今天直播快四个小时,真的没有透露一句这个地点。

    不过网友是神通广大的,大师这几天行踪不算秘密,大家知道大师这几日就在湘南进行活动,加上镜头中的景致,一些聊天时无意中透露的信息,特别是本地也有网友在看直播。所以大家能将这个位置大致定位到青萍乡的团龙山一带,但具体是哪一个地方,还不太清楚。或许有本地人在弹幕中发过,但弹幕太多,被刷掉了。

    等镜头关闭,直播结束,右耳让助理帮着收拾,自己则向大刘和杨易走来。

    “杨老板,您这的鱼真心不错。一般钓的野生鱼,都没你这边这个活力,一条十来斤的,比二三十斤的鱼还要费力。”

    “那是,杨老板养鱼也好,养鸡也罢,都是一级棒。上次咱们吃的那鸡,原本都是杨老板的。这也是杨老板做事大气。”

    “上次那鸡味道真不错,原来都是杨老板功劳呀!”

    “过奖了。刘哥身宽体胖,但热心肠。上次家里出了点事情,都是刘哥和周边的乡亲帮忙,半夜组织人上山。我只不过些微补偿罢了。”杨易和人不熟,干脆捧一捧大刘,他这性格挺喜欢听这种。果然,大刘很开心。

    其实杨易对刚刚那一幕也很是惊奇,不由怀疑是不是这鱼在太虚中沾染了些秘境的灵气,要不然也不至于有如此表现,可还不好表现出来,毕竟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大刘要请众人赴宴,不过杨易给婉拒了。大刘估计猜到杨易性格,没有说太多,只是掏了个信封递给杨易。杨易一看那厚厚的一叠,猜到是怎么回事,一只手给压了回去。

    来回纠缠了片刻,大刘只好说道:“哥哥这次承了你的情,下回有事只管来找我。”

    “好说,好说。”

    应付掉众人,等车子开走,杨易询问王军等人有没有吃饭,确定他们早已经吃过午饭,杨易也不啰嗦,跟大家交代了两句,又回到房间。

    太虚的草原中被贝斯特分出一个区域,用来安置今天过来的这些流民,帐篷是一早就准备好的,有前几日过来的那批人,正帮着搭建,而帐篷外,摆着几十口大锅,里面煮着浓浓的米粥,按宝禄的话说,就是插上筷子不会倒。

    杨易在人群中逛了许久,虽然谈不上秩序井然,但也算有条理,或许是被太虚的战力降服,流民虽然人多,但都比较顺服。

    这一次的孩童没有上一次那么多,反而是老人占比比较大,仔细一询问,原以为头发斑白,背都有些直不起的,没有七老八十,也有个五六十岁,结果这些人最大的也不到五十,多数也就三十多。真的难以相信,现代社会三十多岁还自称青年,可这些看起来就如到了暮年。

    好在胡伯带着他新带的两名弟子,又拉了一批人,忙着给人看病,调理身体,或许在这里将养一阵,会有些变化。可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些人眼神中的那种茫然感,眼神飘忽,让人想起一个成语,行将就木。

    “看来前番组织的诉苦活动还要继续。而且更关键是小孩子,教育,只有让人懂得知识,才能更好让他们融入到太虚。”杨易一路走过,心中不断有了计较。

    这两批流民的到来,对于太虚来说,是一场际遇,但流民数量太多,远超太虚众人曾经习惯的规模,要是没有掌控的好,说不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起码会冲击到原本的太虚秩序。

    走马观花看了一阵,肚子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杨易这才想起,今天事情多,居然忘记吃饭了,可看看宝禄和他的徒弟正忙着熬粥,算了,去新开的那家吧。

    为了对付马匪,并且安置新来的流民,贝斯特早就把诸多临时通道进行了限制,只有几个被杨易标注过的世界,才保持通道顺畅,所以今天这大街上居然显得很是空荡。

    杨易进了饭店,虽然没有暴露身份,但他因为几乎每天都在太虚出现,这幅面孔倒是被店员熟悉了。他点了一个炒饭,店员也没嫌弃,反而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有店员凑上来,打听最近太虚是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我也不知道呀!今天过来,感觉空荡荡的,还准备向你们打听打听。”杨易故作不知。

    “我看您不是跟这里的人熟嘛。这里本地人见到您都客客气气的。”

    “那是,我来的早,认得几个。不过说也奇怪,今天一个熟人也没看到。”

    “我们也是。今天就有人提前跟我们提了一句。后来发现对面那家,人都不在了。我们觉得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嗯,嗯。应该是。”杨易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