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策马饮酒最绝色 » 8. 湖神

8. 湖神

    沐子衿坐在珙桐树下等着吃饭,阳光照在她身上暖暖的,她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安心的感觉了?上一次,她记得头上飘的是桂花……

    一阵诱人的香味袭来。她睁开眼睛,天不知何时已经黑了,她师父端着一盘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走过来。

    “这什么鱼啊师父?”沐子衿一边下筷子一边问。这鱼虽不大,四条才能装满一盘,但肉质却极其丰腴。肥厚的鱼皮在高温烹制后,透过酱油和葱花散发出鱼脂独有的鲜美。

    “花骨鱼。”李老头说着话手上也没放松。

    他们俩你争我抢,不一会儿就把整盘红烧鱼和一盘青菜吃了个精光。

    沐子衿看着星斗打着饱嗝,脑海中划过一个重要的问题,“师父,您真是剑圣啊?”

    李老头儿轻哼一声,“不过是外人给的虚名,没个甚用。”

    “那就是了呗。”

    李老头儿没吭声。

    沐子衿当他是默认了。“那您能教我武功吗?”

    “现在想起来学了?”

    “我想着毕竟我也是剑圣接班人,不混个剑仙、剑神什么的,不是给您老人家丢脸吗?”

    李老头儿翻了她一个大白眼。

    “那我就当您答应了。”

    李老头儿突然坐直了身体,“你要学可以,不过这次不能中途放弃,不能喊苦喊累喊没意思。我要你怎么练你就得怎么练,要你练多少你就得练多少。你要是受不了,现在就给我滚蛋!”

    沐子衿也坐直了,“正所谓蛟龙失水困浅滩,虎落平阳……”

    她脑壳被她师父狠狠一敲。

    “疼疼疼,我开玩笑呢。以后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绝无一句怨言。”

    “这还差不多。”说着李传风不知从哪掏出一本小册子扔给她,“你明天开始练这个。”

    沐子衿看他一副早有准备的样子,心中顿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她翻开第一页一看,“这不就是‘海雷诀’吗?我练过。”

    “你练的时候才几岁?我当时教你的只是基本功,你现在把完整的练了。”

    她又往后多翻了几页,果然,这书里还真有一些她从未见过的内容。

    “接下来你能不能吃上饭,就全靠它喽!”说完李老头儿就咯咯笑着回屋睡觉去了。

    李老头儿竟然高兴成这样,沐子衿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第二天一早她刚一出房门,就看见李老头儿脚边放着一跟竹子正在院里等她。

    “走!”李传风也不等她洗脸梳头,拎起竹子就往门外走。到了蒹葭湖边,他把竹子往地上一放,回去了。

    沐子衿看着她师父离开的背影,心里清楚这老头儿她大概怎么也叫不回来了。不过,要想难倒她可没那么容易。

    他不就是想逼她练功吗?她昨晚已经把李老头儿给她的那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她立于湖岸,先用他以前教给她的海雷诀在体内运行真气,再试着糅合新的心法进去。但不加入新心法还好,一加进去她就感觉浑身别扭。真气的流转时停时歇,不仅无法发挥出原先的实力,甚至连内功外放也做不到。

    她尝试了各种运功方式仍然不得其法,不知不觉间已到中午,沐子衿肚子饿得咕咕叫,不禁想起了昨夜吃的红烧鱼。但既然她什么也没练明白,回到李老头儿那儿肯定也没饭吃。

    更何况,就算他肯给她饭吃,她也不想就这么轻易认输。

    她转头看向那根竹子。这是一根普通的空心竹筒,三寸宽,不足一丈长。莫非这东西跟竹筏类似,可以漂在水上?当真如此的话,那不就能用来捕鱼了?

    哎,她越想甩掉满脑子吃鱼的邪念就越是忘不掉……不管了!她把竹子拖进水中,往竹子上一跳,还没来得及收力,就把竹子的一头压了下去。她瞬间失去平衡,落入半人高的芦苇塘中。

    她从水里爬出来时全身湿透,头顶上还沾了泥。虽然形容狼狈,但她心中却兴奋起来,这个法子能行!

    她抓住竹子又是一跳,同时暗暗在脚上使了轻功。“扑通”一声,她再次跌入水中。

    试了几次之后她才知道,人一旦身处水中就会被水流至柔的力量裹挟,就跟两滴水虽不粘连但稍一靠近便要往一处聚是同一个道理。既然寻常的轻功在水上根本派不上用场,那么海雷诀呢?

    她将手放在竹子中央,以海雷之法运功,将真气汇聚于手掌再包裹在竹子之上。她闭上眼睛,透过竹子感受水波的律动,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仿佛呼吸一般。

    她想起心法中有一句话:有水无沙,无以聚力;有沙无水,无可成形。虽然直到现在她也没完全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她的身体似乎找到了某种感觉。

    她手上微微用力,如同骑马一样轻跃上竹子,再把真气通过脚底传递到竹子上贯通。眨眼之后,就像漂在水上的树叶一样,她能随着湖水一同浮动了!沐子衿心中一喜,原来李老头儿之前说的话是这个意思,只要练好海雷诀,她就能捕到鱼、吃上饭。

    但她还没来得及多感受一会儿站在水上的感觉,就身体一斜,再次跌落水中。

    沐子衿迫不及待地爬回竹子上寻找刚刚那种状态,但不一会儿她就又掉了下去,只是这一次时间比上一次稍稍长一些。就这样在掉下去和爬上来之间循环往复,直到天彻底黑了,她才不情愿地上了岸,扛着竹子回到老李头儿的小院。

    一进门,她就看到她师父正坐在竹椅上啃红薯。沐子衿虽然饥肠辘辘,但至少今天,她还不想认输。

    她使劲嗅了嗅红薯的香气,把味道记在脑子里,钻回房里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大亮,李老头儿便醒了。他出屋时发现沐子衿和竹子都已不在,难道天还黑着她就跑去湖边练功了?

    李老头儿不禁摇头苦笑,这孩子还是太心急了。无论再怎么天赋异禀,也没有这么几天就能靠海雷诀抓到鱼的道理。

    要想立于竹上,需要能像呼吸一样自然生发真气;要想水上移行,需要能如臂使指般自如运用真气;要想用内力捕鱼,更是需要达到海雷诀的最高境界,将自己的真气外放为海中之雷。

    有些人穷尽一生也只能立于竹上,只有少数天才经过努力才能用内力捕到鱼。他之前说的话只是为了刺激她一下,若是她当真不练到最高境界就不吃东西,那她只能饿死。

    不出所料,她晚上回来时还是一无所获,但身上已不似第一天那样沾泥带水。

    “来点儿吗?”李老头儿当着她的面啃起了甜柿子。

    “不了。”说罢,她又直接回了自己房间。

    李传风叹了口气。这孩子大概是较起了真儿,早知如此他当初就不该激她。看来明天他还得想办法让她吃点东西才行。

    第三天,她又早早出门。李老头儿坐在院子里等她回来,直到月光洒满大地,沐子衿才推门进院。

    “师父,来做鱼!”只见她手里拎着几条小得不能再小的嘎牙子鱼,一脸得意。

    “这么小的鱼,也值得开一次灶?”李老头儿从她那儿接过鱼,径直朝厨房走去。

    “明天备酒,等我给你捞两条好的。”她在后面大声喊道。李传风脸上忍住了笑,心里却乐开了花。他没看错,这孩子是个习武的奇才。

    第四天晚上,沐子衿果然拎了两条花骨鱼回来。再往后,她每一天都能拎着鱼回来,而且鱼的种类也越来越稀奇古怪。除了花骨鱼外,她还捕到了个头儿更大的鳜鱼、动作敏捷的胭脂鱼,甚至还有只在湖底活动的沙鳅。

    李老头儿拿她抓来的鱼去村里换米换酒,从村民那里听来一个传说:近几个月来,不少渔民都在凌波之上隐约瞧见过一位踏水而行的少年。虽然大家意见不一,有人说那是湖神,有人说那是传说中的剑圣,但所有人都同意一个说法:如果见到了他,那一天的渔获就会格外丰富。

    李传风自然知道他们看到的是谁,但他纳闷的是,他那徒儿怎么看也该是个仙女儿什么的,怎么就成了少年湖神了?

    那天沐子衿回家,李老头儿把她从下到上打量了一番。她身上穿的是他松松垮垮的旧衣服,脸上不仅不施粉黛,甚至这几天连脸都没洗。至于头发,人家大姑娘梳的什么髻啊头啊的她也统统没有,只把头发束成一大把,在脑后高高一扎。就这么看的话,她确实不像什么仙女,倒像是一个长相俊俏、不修篇幅的半大小子。

    “我说徒儿,你当皇后的时候也这样吗?”虽然这孩子穿什么都不难看,但她这随时准备加入丐帮的气质还是让李老头儿不免担心。

    “怎么了?”

    “哎,也不怪我那徒婿……”李老头儿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他徒儿的眼睛直往外喷火星子。看来说了也白说,他又把话揶回了肚子。

    ***

    十月的湖水已有些微冷,好在沐子衿如今已无需在水中打滚便可翩跹水上。

    这一日,她因为前一晚和李老头儿斗嘴耽误了睡觉,站在湖面上直打哈欠。她正琢磨着要不要试试躺在水上睡觉这种想想就很实用的技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喊声。她寻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伟的中年男子正一边挥舞手臂一边朝她喊叫:

    “小姑娘,是我啊,你知道剑圣在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