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杰 » 第十七章:无缝衔接奏谳椽

第十七章:无缝衔接奏谳椽

    击鼓鸣冤代表的事可不小。

    仅仅片刻,牢狱正堂正对着的罘罳后,就穿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吃瓜群众们火速赶到了现场,叽叽喳喳的声音快要轰坍罘罳,冲到正堂之内了。

    就连在县尉署里办公的惊都被惊到了,领着一队署官,急匆匆的跑到隔壁牢狱正堂大门之外查看情况。

    大汉建立几十年,击鼓鸣冤的次数并不多,毕竟普通百姓之间的争端,当地三老、亭长、游徼、啬夫就自个儿解决了。

    但若鼓钟齐鸣,那么一定意味着事情涉及到了某位官吏。

    惊作为掌管观津法律、官吏的主要负责人,内心忐忑万分。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相信,不出三日,整个郡都知道了他观津出现了击鼓鸣冤的事件了。

    这要是处理不好,信都郡的廷尉署绝对会让自己好看。

    掌管郡廷尉的白公可不是善茬。

    惊连忙指挥卫队将围观的人群驱开,自己则快步走到了牢狱审讯院子的正门。

    黑瓦屋檐下,一位鬓发微白的中年妇女立在鼓前,一位雄壮的大汉立在钟前。

    一个人敲,一个人锤,钟鼓合奏,诉说着心中的冤屈。

    “尔等何人?”

    风很大。

    惊在众目睽睽之下抬手高呼:

    “吾乃县尉,有冤屈可向我诉说。”

    中年妇女听到呼唤,转身看了一眼,急忙停下手中的动作,向惊施礼:

    “乐赵氏见过县尉。”

    一旁的大汉眉角刚毅,仅仅放下手中敲钟的锤,并未说话。

    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二位为何击鼓鸣钟?”

    “上吏,我儿前些日子来西市买竹简、毛笔,谁曾想,不幸遇到了盗贼,最后还被盗贼反咬一口,最终关在观津大狱。”乐赵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哀鸣:“请上吏明鉴,我儿是冤枉的。”

    惊恍然大悟,当即明白妇人的身份:

    “汝便是乐洛之母吧。”

    “嗯。”

    惊沉下气来,凌厉的目光注视一旁的大汉:“汝呢?是何许人?为何敲钟?”

    大汉淡笑,手伸进袖子口袋中摸索片刻,掏出一块布帛,高举:

    “大汉廷尉署署官令,观津廷尉负责人何在?”

    惊瞳孔缩成豆粒大小,一口气卡在嗓子里,差点呼不出来:

    “哪里的廷尉署?”

    “长安!”

    惊瞳孔炸裂,倒吸一口凉气。

    看了看周围注视的百姓,忍着心中的惶恐,拱手作揖:

    “敢问阁下名讳?令出何人?下官方便通知观津廷尉。”

    “吾名徐万且,此令出自奏谳椽!”

    “奏谳椽……”惊真的惊了,黝黑的脸瞬间乌黑一片。

    奏谳椽这个官很特殊,虽然隶属廷尉,但实际上,它更多是跟刘彻打交道。

    大汉各地,每年乞鞫,也就是要求复审的案子,都会整理到长安廷尉,当长安廷尉署决定不了的时候,便会由奏谳椽整理,写上意见,上交给刘彻决断。

    换句话来说,奏谳椽相当于皇帝在复审时候的智囊。

    这个位置非有才之人不能当。

    惊咽了口唾沫:“阁下可有证明身份之物?”

    “倪公来信都时,曾往郡廷尉署与白公交谈,离开时,得白公手书一封。”徐万且不急不慢的拿出一卷竹简,递了过去,“汝作为官吏,应该认得白公字迹吧?”

    “当然。”

    惊接过竹简,检查了一圈,无误!

    双手颤抖的归还回去。

    亲娘来。

    上面竟然派人下来了。

    这么大的消息,竟然没人通知。

    暗访吗?

    忒狠了吧!

    惊面对倪宽,犹如地方县长面对督察组一般,惊魂不定,声线颤抖:

    “二位,盗玉案正在审判,不如随我进入一观,看看结果如何?届时这……阿姊有何冤屈,皆可当场诉说。”

    “好。”

    ……

    在惊的带领下,乐赵氏与徐万且进入了审讯正堂,围观的百姓则被县尉卫队驱散。

    审讯贼徒乃国之大事,不容闲杂人等打扰。

    蔡彭祖看着进来的几个人,在惊手势的示意下,并未起身,心中头一次面对击鼓鸣冤事件的压力小了很多,只是浑然不知上面来了命令。

    倒是乐赵氏,见到乐洛后泪花流淌:

    “洛儿,为娘来了!”

    “大人。”乐洛急忙稽首而拜。

    “哼,别说你娘来了,哪怕你爹来了也没用。”虬髯大汉见到母子二人相拥的场面,讥讽道。

    徐万且在惊的陪伴下,冷冷的扫了一眼虬髯大汉,接着高声质问堂上:

    “此案,宣判了吗?”

    乐洛目光投过去。

    这个大汉他认得。

    前两天过河时,倪宽在船上一直呵斥的那个家伙。

    这人来了,倪宽应该知道自己遇到难题了吧?

    这么说,自己岂不是要得救了?

    乐洛脸上浮现了喜色。

    而蔡彭祖被质问,脸色有些难看,耷拉着,见惊不断的使眼色,压制住心中的不满,淡淡的道:

    “将要宣判。”

    “何人为罪犯?”

    “乐洛。”

    堂上,蔡彭祖与徐万且一问一答。

    “证据确凿否?”

    “自然无误。”

    “所偷何物?”

    “蓝田玉一块,价值至少三千钱。”

    徐万且眯着眼睛,顿了顿:

    “既然如此,汝现在宣判吧。”

    “啊?”

    徐万且一句话,全场都蒙了。

    乐洛人都傻了。

    什么鬼,不是来救自己的吗?

    这厮玩哪样?

    张叔狡黠的头脑也反应不过来。

    全场人脑海里被四个字塞满:什么情况?

    徐万且见蔡彭祖在犹豫,继续催促:

    “宣判!”

    “好!”

    蔡彭祖提起笔,在一份竹简上飞快书写:

    “观津县乐乡平安里乐洛,偷盗价值三千钱蓝田玉一块,按大汉律,当笞一百,完城旦两年。”

    写完。

    观津廷尉署的印章盖上。

    通红的大印留在竹简的左下角。

    张叔听到宣判,哈哈大笑,跪在地上,磕头道:

    “谢蔡公!”

    乐洛则是不解的盯着徐万且。

    蔡彭祖将竹简合上,高呼:“左右听令,笞一百,立刻执行!”

    “且慢!”徐万且暴喝,“汝忘了一件事吧?”

    蔡彭祖:“呃……”

    乐洛好像明白了倪宽这个属下的用意,离开乐赵氏,站起来大声呼唤:

    “我要乞鞫!”

    “很好!县尉可听清了?”

    徐万且满意的笑了,拍拍手,众目睽睽之下,再次高举帛书,诵读倪宽书写的命令:

    “观津县乐乡平安里乐洛乞鞫事,长安廷尉署受理!责令观津廷尉署封存记录、物证、将涉案人员暂且关押。”

    还没等蔡彭祖反应过来,徐万且忽然又无缝衔接,念第二条命令:

    “经调查,乐洛所持云彩玉佩,乃奏谳椽倪宽所赠,价值一万七千钱。涉案罪犯,皆按大汉律,笞一百,完城旦两年,即刻实行。若存共犯,观津廷尉署酌情判罪,事后撰写判罚文书,上交廷尉署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