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沙海雄锋 » 第三十章 信息节点

第三十章 信息节点

    “你到底是哪个营的?”一名红方潜伏哨问,他叫曹卫。

    “我是特种侦察营的,”马建回答说,“我们几个战友,一起去侦察蓝军,结果被伏击了,我们都被蓝军抓住了。”

    “那你怎么回来了?”另一名潜伏哨问,他叫钱猛。

    “我趁着我们合成旅进攻的时候,偷偷溜回来的。”马建回答。

    “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曹卫问。

    “他们也想跑,但是只有一匹马,”马建编了一个理由,“然后,战友们为了掩护我,就让我一个人先回来。”

    “搞到有价值的情报没有?”钱猛问。

    “蓝军太狡诈。”马建回答。

    “不管你怎么说,我们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确认一下。”说着,曹卫掏出了便携式人脸识别器,对着马建开始操作。

    马建害怕自己露馅了,整个脸都变形了。

    他的电子眼开始反应,对着便携式人脸识别器发射了一束不易察觉的光。

    便携式人脸识别器立即出现了故障,无法读取数据,也无法实现人脸识别。

    曹卫拍了拍便携式人脸识别器,还是没有反应。

    钱猛拿过便携式人脸识别器,重新启动了一次,再试,还是不行。

    “这些电子设备,太娇贵了,一到了野外环境,就不好用。”曹卫说。

    “是呀!我们可是野战部队,成天都在恶劣环境中。”钱猛回答说,“回头让技术保障营给修修。”

    说着,两个人又仔细看了看马建。

    “看你的气质,不像是我们特种营的。”曹卫看着马建说,“看你的样子,连基本的军人都不像。”

    马建一哆嗦,长期进行欺骗的他很快平静下来,笑嘻嘻地说:“我们是特种侦察营,要混进敌营,要是太像军人了,很容易被识破。”

    “话虽这么说,你实在不像我们旅的人。”钱猛看着马建说。

    “生是合成旅的人,死是合成旅的鬼,”马建很快编了一套词,哭丧着说:“关键是我们被蓝军抓获,受了不少折磨。”

    “我们是演习,蓝军能怎么折磨你们?”曹卫问。

    “蓝军让我们挖沙子,在沙子里挖洞,没完没了的挖。”马建又开始了胡编。

    曹卫看着马建可怜的样,悄悄对钱猛说:“这小子应该不是蓝军的奸细,蓝军那边全是机器人,哪有真人呀?”

    “万一是老百姓呢?”钱猛反问。

    “这方圆几百里,都是沙漠,除了我们演习部队,根本没有人。”曹卫回答。

    “这样吧,我先让这小子进去,我悄悄跟着他。”钱猛提议。

    曹卫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两个人放马建过去。

    钱猛在后面远远跟着,看看马建到底去哪里。

    马建到了红方防御阵地,并没有特定的去处,他在红方防御阵地里漫无目的的瞎转。

    他看着威武的主战坦克、成群的装甲车、灵活机动的武装突击车完全没有感觉,脑子里还想着怎么把那些金饼捞回来。

    只是马建眼睛所看到的被电子眼源源不断地传回到了蓝军的远程接收器。

    蓝军的中心系统根据马建传输过来的红方防御阵地图像,进行数据建模,进行战术分析,研究红方的战术优势,寻找红方的战术缺点。

    红方防御阵地的三维模型很快在蓝军的计算数据库中建立起来,坦克布置、装甲车布置、武装突击车的运动规律在三维模型中清清楚楚。

    走着走着,马建又看到了钢劲有型的自行高射炮车、威武雄壮的大口径火炮,还有顶部雷达不断旋转的防空导弹车。

    蓝军中心系统根据马建传输的图像,不断进行战术模型修正,在原有三维模型中添加了自行高射炮群、大口径火炮群、防空导弹群的数据,并不断优化计算,寻找最佳攻击点。

    钱猛远远跟在马建后面,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在指挥车里,秦天胜和李天福在反复观看合成三营阻击蓝军武装机器狼群的视频,爆炸连连,对战激烈。

    “战况激烈呀!”秦天胜说。

    “是呀!”李天福说,“幸亏蓝军的机器人都是配置的轻武器,要是它们派出了带着反坦克的火箭筒、反坦克导弹、速射炮的中型机器人,胜负在哪一边?还不好说。”

    “是呀!战争的形式是不断变化的。”秦天胜说,“我们就是要跟着技术的变化,不断完善我们的战术,保持不落伍,甚至是领先才行呀!”

    “据说未来还会有携带重型导弹的重型机器人,具有陆地的,还有空中的,”李天福说,“能够一次发射多枚重型导弹,火力可以胜过一个重型炮群。”

    “这完全可能!”秦天胜说,“这样的话,战争又会是另一个模式了。”

    “我们这个合成旅,能不能挡住重型武装机器人的集群攻击?”李天福说,“这都不好说。”

    “放心,到那时,肯定我们陆军会出现新的编组。”秦天胜自信地说。

    李天福点了点头,说:“就现有的模式来说,蓝军如果同时出动机器狼群、无人机蜂群,我们的阻击部队同样难以取胜。”

    秦天胜抬起了胳膊,认真地思考李天福的话。

    “如果是蓝军无人机蜂群攻击,我们保障营必须配置雷达制导的密集阵炮群,”秦天胜一边思索一边说,“如果蓝军实施机器狼群攻击,我们的保障营必须配备大批的速射炮装甲车。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我们用来保卫后勤营的兵力要远远大于后勤营本身。”李天福说。

    “这就是演习带给我们的启发。”秦天胜说,“在高技术智能作战中,后勤运输和保卫已经是制胜的关键,是兵力配置的重心之一。”

    “对!”李天福说,“在这一点上,合成营长赵军、后勤营章盟的认识都不够到位。”

    “我们的认识,也是经过了这一仗,才到位。”秦天胜说:“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了!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是呀!历史上多少军队固守旧时的战术战法,不及时跟进时代,被打进了历史的故纸堆。”李天福说。

    “不仅仅是军队,国家和文明也一样。”秦天胜说。

    “这就是文明的意义。”李天福说,“必须不断进步,落后就要挨打。”

    “可惜,很多步入富贵的阶层和人群很容易忘掉这一点。”秦天胜说。

    “骄则堕。”李天福说,“我倒希望蓝军把我们揍狠一点。”

    “你是希望我们在精神上多收获点?”秦天胜笑着问。

    两个人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

    在合成营阻击蓝军武装机器狼群的战场遗迹,孙运龙还在看着这一大片遗迹。

    他的感觉跟李天福类似。

    如果蓝军派遣了反坦克导弹的武装机器人,合成三营恐怕难以轻易获胜,估计要遭受巨大的损失。

    马宝民走到了孙运龙面前,遗憾的说:“队长!这一仗,我没赶上。”

    “没赶上?”孙运龙看着这位可爱而忠实的战友,说,“我也没赶上。”

    “我觉得挺遗憾的。”马宝民遗憾的说,“这么重大的演习,居然都没有参加过正式战斗。”

    “你觉得我们特种部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孙运龙问。

    “敌后渗透、侦察、要点攻击。”马宝民大声的回答。

    “为什么要做这些?”孙运龙问。

    “为了削弱对手,为我们的整体胜利创造条件。”马宝民继续大声回答。

    “背得很清楚呀。”孙运龙看着马宝民,说:“光会背可不行,要做到才行。”

    “队长,我们不是没法渗透到蓝军背后嘛。”马宝民嘟嘟囔囔的说。

    “要击败蓝军,不一定要深入敌后。”孙运龙说,他招呼康南过来。

    康南拎着自己的特种突击步枪过来了,他还背着自己的背包,背包里有小巧的背包导弹。

    “康南,你说说,蓝军机器集群有什么破绽?”孙运龙对着康南问。

    康南早就看过了整个战场,他精通爆炸,很擅长使用小巧导弹。

    “如果是我,一定会派导弹机器人,协同攻击,”康南说,“这样的话,我们的主战坦克、装甲车就麻烦了。”

    “你说呢?马宝民。”听了康南的话,孙运龙又问马宝民。

    “我没想过这些,我就想真刀真枪的打一场。”马宝民说。

    “打仗得用脑子,特种兵更要动脑子。”孙运龙语重心长的说,“这次我们特种部队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次战斗中学会很多。”

    听了孙运龙和康南的话,马宝民才明白些,他又看了看战场,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

    杨超还在沙坑中仔细观察武装机器人的残骸。

    罗菲踩过沙地,走了过去,问:“你在干什么?你想收集机器人的骨骼化石吗?”

    杨超笑了,说:“机器人化石?那可难!机器人大多是金属材料的,很难保存那么久。”

    “那你在找什么?”罗菲问。

    “我在研究这些机器人是怎么控制的。”杨超回答。

    “这里有什么学问吗?”罗菲不解地问。

    “机器人不同于人类,它们是靠程序驱动的。”杨超说。

    “这我知道。”罗菲说。

    “当一个机器人活动,它只需要程序,不需要通讯,”杨超说,“当一群机器人活动时,它们之间就要协调互相的位置、活动,这就需要通讯和智能控制。”

    “然后呢?”罗菲问。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机器人之间的位置,分析出来这些机器人的分组关系和智能控制关系,”杨超说,“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通讯节点。”

    “通讯节点?好难懂呀!”罗菲有些挠头。

    “就是机器人之间的通讯枢纽,控制环节。”杨超说,“如果知道了这些,不需要消灭这么多机器人,只需要控制了节点机器人,就可以控制其余的机器人。”

    “你的意思是说先抓狼王?”罗菲猜测着。

    “对!不过不是用物理的方式去抓,而是通过逻辑的方式,去抓狼王。”杨超说。

    “有好难懂呀。”罗菲说。

    “你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就好了。”杨超说,“采用控制逻辑的方式。”

    “那好吧,我们就先抓狼王吧。”罗菲开心而顽皮的说。

    她看着满地的机器残骸,又犯愁了,忍不住问:“但是,我们应该从哪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