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关于我成为刀客的二三事 » 第二章:长乐未央

第二章:长乐未央

    小青点燃稻草后急忙将收拾好的木料架了上去,不一会便弄好了一个火堆。

    痛苦的站起身,又将几块石头垒起,做了一个简易的炉灶,将装满雪的铁盆放在上面。

    做完一切之后小青走向夫人,将耳坠放在了夫人旁边,声音嘶哑的说道:“夫人,这是你当年赏赐给我的一只法器耳坠,我用它击退了几名官兵。”

    夫人现在已经痛苦的脸扭曲在一起,已经无力答复小青。

    许久后,盆中雪已经融化煮沸,小青将仅剩的单衣撕下一大块,放入盆中充当巾帕,准备迎接新生儿的出世。

    一声孩童哭泣的声音打破了雪夜的寂静,小青拿起夫人的布衣将孩童裹紧,脸色惨白的笑了笑,满眼如秋水般柔和的看着他:“夫人,跟郎中说的一样,是一个男孩。”

    夫人此时已经坐起了身,伸手抱过她的孩子,一脸温柔的亲吻了他的额头。

    “小青,以你凡人之躯擅用仙术,你的身体快扛不住了。”夫人抬起头看着小青,双眼已布满泪水。

    小青咧开嘴微微一笑,唇齿间满是鲜红的血,“夫人,小青只能陪你到这了。”说着又重重跪下,给面前的夫人磕了几个响头。

    “小青,你不用这样的!你快带着孩子逃跑吧!我知道后面肯定还有有人追来的。”说罢便想站起身将孩子托付给小青。

    她摇摇头,捡起耳坠,双手捧放到夫人怀中儿童的身上,轻轻吻了一下孩子的额头,“夫人,当日你在树林内将我救下时,我这条命便是夫人的了。”

    “听那官兵说西边五里外有一村庄,夫人快走吧!”

    说罢便转过身,不舍的看着仿佛被风一吹就倒的夫人和刚出生的小少爷,带着决绝走出了庙宇。

    夫人眼含热泪的望着小青的背影,将地上的小青的布衣裹在身上,追了出去。

    “小青,你是唐国的恩人。”说罢便抱着哭闹的孩子深深鞠了一躬。

    小青回头见状,热泪夺眶而出,点了点头。

    夫人擦干脸颊的眼泪,抱着新出生的孩子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北边走去。

    小青来到了刚刚取木材的地方,看见五名官兵依然躺在地上毫无声响。此时已完成心愿的她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跑动,靠在一棵树下双手抱膝坐了下来,沉沉的闭上了双眼。

    半个时辰后,马蹄踏雪的声音带着些许火光来到了此处。

    马上的官兵看着倒在地上的五人,又看着树下的小青,下马走了过去。

    他用剑挑起小青那毫无血色的脸,挥了挥手,一名官兵带着名身穿囚服的人走了过来。

    “你认一下她是谁。”官兵说道。

    那名犯人掐媚的笑了笑,急忙凑上去仔细端详,突然用大声的说:“他就是皇后娘娘身旁的那名婢女!她叫小青!大人!”

    那名官兵一听收起剑刃,命人将小青整个人架了起来,问道:“死了没?”

    架着小青的人摇了摇头。

    官兵听后将剑放在小青颈旁,凶神恶煞的说:“你要是将那名皇后娘娘在哪告诉我们,我饶你不死。”

    小青没有回复,只是睁开眼看着他。

    一会后,官兵的拳打脚踢也没有让小青张开过嘴巴,他们不耐烦了。

    带头的官兵哼了一声,双手一摆,架着小青的两个人将她摔在地上,随后凶狠的一剑挥出,小青的头颅在雪地上带着长长的血迹滚落道地上。

    雪夜下的月光被一抹鲜红夺去了清冷,无人听见小青最后的轻轻呢喃。

    “娘娘,太子,你们快跑啊。”

    带头的官兵将剑上的鲜血甩落在雪白的地面上,“你们两个将这五位弟兄好生安葬,其余人跟着我一起去附近大大小小村庄搜查。”

    “是!”干净整齐的回应声无一不说明他们是军队的精锐。

    在去往北边村庄的小道上,抱着孩童的女人艰难的迎着大雪,步履维艰的缓缓前进。

    “喂!!你!!”一声浑厚的声音叫住了她。

    她警惕的往右后方看去,一名身穿棉袄的老人正慢慢朝她走来。

    “真是可怜的女人,你是北方逃亡的难民吧?”老人见她如此警戒,便不再往前走,放低声音询问她。

    夫人见来者没有恶意,平复了心情后说道:“是的,老人家!我进不去淮北城,听别人说不远处有个村庄,便想过去求助。”

    老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这个世道啊,真是苦了百姓!”

    接着又开口邀请她,“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坐着我的马车去我家落脚吧。家里只剩我跟一个老太太咯!”

    夫人犹豫片刻,看着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点了点头,“麻烦您了!”

    老人领着她回到了躲避大雪马车中,开口询问:“妹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林。。林亦,亦可的亦。”她缓过神来,看着车内的材米油盐和木材,只有狭小的空间供两人躲雪。

    老人点点头,“林妹子,我姓马,村里人都叫我老马,你叫我马老伯就行。”

    说罢又将头探出看了看四周,“我们走吧,现在雪小很多了,老婆子该担心了。”

    林亦点点头,“那就麻烦马老伯了。”身体虚弱的她如今开口都成难事,温柔的抱着怀里的孩子,拼尽全力的想要活下来。

    随着马车的前行,不一会就到了村落中。

    夜晚的村落显得十分寂寥,随处可见的积雪为这片小小的村落带来了一些诗情画意。

    马老伯将马车驱入一个柴火蓬中,缓缓下车去到车厢内想叫林亦下来。可此时的林亦已经昏倒过去,只有饿坏了的孩子传来一声声哭泣。

    他一看不好,便大声将屋内的老太喊了出来,一起将林亦搬到了炕上。

    马老太喂了些热汤给她,又抱起孩子不住的哄,大声呵斥:“老马你愣着干什么,去把房内的羊奶拿出热热,这孩子饿坏了!”

    一对暮年夫妻的深夜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去了一半。

    待林亦幽幽转醒后,看着陌生的环境,径直的坐了起来。

    “林妹子你先别坐起来,快躺下!”马老伯听见屋内声响马上走进来安抚她。

    林亦焦急的说道:“马老伯?我的孩子呢?”她想起有个好心人搭救了她一程,但是孩子不在身边让她没有了任何安全感。

    这时马老太抱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在这呢!别急。我们喂了他一点热羊奶,睡去了。”

    说完便把孩子放到林亦的怀中。

    林亦的面色有所缓和,连忙给两位老人致谢。

    “妹子你也是个苦命人啊,不介意的话便在这里多留几日,好好的休养生息吧。现在这时候啊,可不太平。”马老太坐在炕上,缓缓的安抚林亦。

    林亦点点头,看了看自己怀中的睡的正香的孩子,面色仿佛又好了一些。

    马老头端着一碗热粥过来,“妹子是从哪里逃过来的啊?”

    “我本是长安城内一户人家的丫鬟,战乱后无处藏身便随着一群人南下逃亡。”林亦将早就编好的理由娓娓道来。

    二老也不怀疑,摇头叹气的心疼着这个母亲。

    林亦接过热粥连忙道谢,只听马老太说道:“妹子想去哪啊?”

    她喝下一口热粥,缓过一口气,“淮南城里面有我一位表亲,这次逃亡是前去投奔他的。”

    马老头坐在木凳上喝了一口温酒,“淮南城倒是不远。这样吧妹子,等你休整好,我送你去淮河,村子里有户船家,让他送你去淮南城。”

    林亦听后喜上眉梢,放下手里的热粥连忙表达感谢之意。

    可转念一想,略带窘迫的开口:“老伯,不瞒你说,我现在身无分文,没有什么能够报答你们的。”

    马老太摇摇头,连忙摆手:“不用报答,不用报答啊。”

    “我们只是在帮助唐国的百姓啊!”说着叹着气补充了一句。

    林亦内心仿佛被什么触动了一般,再次掉下眼泪,“唐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啊。”

    “我们孩子是唐国的兵啊!他以身殉国都没有护的了国家周全,我们老头老太太只能做这些来帮助唐国百姓了。”马老伯说罢又喝了一口酒,开始叹气。

    马老伯越是说的大义凌然,林亦的头就越往下低一分。

    马老太不愿再提起这些事情,于是问道:“林妹子,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林亦抬起头,想到还没有给这个孩子起名字这回事。

    不知怎么地,她想起了教导小青的第一句诗词:浅与深深,长乐未央。

    转念便回复道:“他姓李,名长乐。”又低下头看着孩子,继续说道:“希望他以后在坎坷的路上也得喜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