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商战草根逆袭成首富之电动车霸主 » 第九十二章 南汽的困惑

第九十二章 南汽的困惑

    其他的人也纷纷表示愤慨。

    山本笑道:请大家稍安勿躁,我们木田公司还有一个补偿方案,那就是,我们将提供全球最成熟、也是最先进的新能源车型给贵公司。

    几名董事纷纷疑惑,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车型,山本得意洋洋地道:我们木田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氢动力车技术,目前产品已经完成了测试,即将投放市场,贵公司将是我们在全球唯一的本土以外的技术授权厂商。

    听到山本抛出的这个提议,几位董事无法确定,他说的氢动力车具体的技术参数是什么,但大家都知道,这种车最大的优点是同时解决了续航里程和充能时间两大痛点的产品。

    一名董事道:那请山本先生提供一下这种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我们也要对这种产品进行技术和市场评估。

    山本微笑着,拿出来一块移动硬盘,然后说道:我静候佳音。

    就在南汽集团组织技术人员对木田公司的氢动力车进行评估时,狄文也率队来到了南汽集团。董事会中赞同与秦汉科技进行谈判的人热情地接待了狄文一行,他们带狄文等人参观了厂区和配套电池分厂,并没有让狄文等人参观已经停产的生产线。

    狄文也不说破,作为业内人士,各个厂商之间,其实没什么秘密,尤其是涉及生产线、库存和销售政策等台面上的东西。

    双方来到会议室后,狄文感慨万千,自己曾经与南汽集团就在这间会议室内进行过谈判,但对方因为特能拉的反垄断诉讼而搁浅。今天的南汽集团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现在已经处于悬崖边缘。

    看看对面的几位南汽集团的董事,狄文也向他们介绍了秦汉科技联盟致力于打造电动车完整生态链的战略构想以及实施后的市场效果。实际上,这也是压垮南汽集团的那根分量较重的稻草。

    对面的董事们又何尝不知,其中一位董事说道:我们南汽集团曾经错过了与贵公司的合作,但我们也期待着与贵公司在未来能够进行良性互动。

    狄文知道对方也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于是,他说道:我们公司很想知道良性互动的具体方式,这样我也方便跟公司汇报。

    一名董事道:你也知道,我们的生产线现在生产的是木田公司的产品,我们是否能在这类产品的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进行合作?

    狄文道:你的意思是说,为现有的产品加载无人驾驶系统吗?

    对方点点头,狄文继续道:我们的系统能够加载到任何一款车的操作平台上,这个情况,我相信在座的所有人至少一年前就从我公司的正式公告中知道了。

    狄文并未正面回复,但他也暗示对方,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是合作方式。南汽集团除了生产能力外,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对方一名董事问道:如果与我们南汽集团进行这方面合作,不知贵方是否有什么条件?

    狄文道:对于贵方提出的合作方式,我已经了解了,但这件事需要我公司董事会进行研究后,才能答复你,我这两天就在羊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一有消息,我们就会通知贵方。

    送走了狄文,南汽集团全体董事来到会议室,他们观看了双方会谈的现场录像,一名董事道:秦汉科技并未明确态度,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回复我们。

    另一名董事道:木田公司的技术资料我们已经做了全面评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产品技术先进,消费者使用方便,但目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产品价格较高,第二,如果引进该产品,作为必要的配套措施,那么氢能源充能网络建设是否也由我们来完成?第三,氢气生产的价格高于同等效能的电价,这三方面都是考验消费者的,我们作为生产者,无力改变。

    一名董事道:如果站在消费者角度看,价格如果高于现有的无人车,并且充能网络还不能实现全覆盖,那买了这种车,不是又成了电动车最初进入市场时,面临的那种尴尬吗?再加上氢能价格贵,那消费者选择这种车究竟是为了什么?

    但另一名董事道:我们从技术引进到产品批量下线,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就不能完成,或者引导社会资本完成充能网络的建设吗?

    一名董事道:即使充能网络完善,车价和充能价格的问题怎么解决?

    一名董事道:氢动力车无需换电池,这意味着未来不需要支付大笔的电池重置费用,买氢动力车就相当于现在给未来省了一笔钱。

    另一名董事道:氢能生产、运输和储藏都需要专用设备,比电力成本高多了,我反对引进这项技术。

    会议室内又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

    一名董事此时提醒道:大家暂时不必为这件事争论,如果秦汉科技能够跟我们合作,那我们的问题不就简单了吗?

    一句话点醒了会议室里面的人,他们这些人这段时间也是因为极度焦虑,火气就比较大,对氢动力车的争论,也反映出他们,陷入了心理层面的困兽犹斗的状态,因此,就失去了往日应有的冷静。

    第二天,狄文就收到了公司董事会的最新指示,公司原则同意跟对方合作,为他们的产品加载无人驾驶系统,但南汽集团必须改造一条生产线,生产秦1电动车。

    当狄文将公司的答复转给南汽集团后,南汽集团又展开了更为激烈地讨论,一方人认为,应该合作,如果能生产秦1电动车,那么南汽集团就成为国内产品线最完整的电动车生产商。

    但另一方认为,如果合作,南汽集团将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生产商,而不能成为引领新能源车的前锋企业。

    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南汽集团拆分出一部分人,成立独立的氢动力车生产企业,同时以现有生产线与秦汉科技合作,保住电动车市场份额。

    但他们的提议同时遭到了秦汉科技和木田公司的反对,他们对南汽集团说,只能选择唯一的合作伙伴,不可能脚踏两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