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级古董商 » 第七十章 真画现世

第七十章 真画现世

    陈希等人离开了茶馆,便开车回酒店。

    莫百川还沉浸在刚才的事情里不能自拔,便问道:“陈希啊,你真的有郑板桥的手稿吗?”

    林浩抢下一步回答道:“有啊,在蓟州的时候,我就看到过陈希哥拿出研究,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值钱,能抵得上一幅画啊,那幅画可是卖了六百万。”

    六百万,对于陈希和林浩而言绝对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如果不是从事了古董这个行当,恐怕一辈子都难以见到如此多的钱,而现在它却是唾手可得。

    “林浩,你从我背包里拿出那本手稿让莫老师和若瑄看看。”陈希开着车,手没办法空出来,只能吩咐林浩。

    林浩从陈希的书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郑板桥的手稿,递给了莫百川和蓝若瑄。

    莫百川虽然有些迫不及待,但还是十分谨慎地擦干净手上的汗水,然后打开了手稿,毕竟是几百年前的纸张,就算保存的再完好,那也是相当脆弱的。

    等回到酒店,莫百川才算大致的将这份手稿看完,他在里面总共看到了八个“本”字,无一例外,都是陈希说得那样。

    判断古董真伪最高效的手段,还是阅读与它同时代的文献。

    回到酒店之后,陈希也没有闲着,一直在网上查找有关郑板桥石兰竹图的知识。依照王斌的种种表现,陈希不得不妨啊。

    整整一个下午,他都在酒店里查找资料,但这幅画毕竟从来没有面世,网上能得到的有用知识屈指可数。

    等到晚上六点钟,陈希一行人又来到了茶馆,只不过对面这次来的只有王斌一个人。

    “王老伯,您孙女呢?”虽然这样的问候有些不太礼貌,但陈希还是担心王斌又出什么幺蛾子,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王斌自嘲地笑了一声,道:“她嫌我重男轻女,而且非要从六百万当中拿走两百万。但这是我小孙子的救命钱,我怎么可能给她呢,于是就跟我吵了一架。”

    陈希心中有些感慨,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有时候忽然富贵了同样见真情。但这一切都是王斌的家务事,陈希不想管,也没办法去管,他来的目的只有一个,用手稿换走王斌手中的那幅真的《石兰竹图》。

    “那我们闲话少叙吧。”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陈希从背包里拿出了《郑板桥集》递给了王斌。

    王斌自己准备好了白手套,他对这本《郑板桥集》异常的恭敬,几乎是用手捧方式接过去的,然后便一页页的检查。他每翻一页,脸上的表情都复杂一份,整整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从头翻到尾。

    “陈老板,这本《郑板桥集》的确是郑板桥先生的手稿无疑。”王斌合上书籍,郑重其事地说道。

    这倒让陈希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拿不准这到底是不是出自郑板桥手,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答案。其实,这到底是不是郑板桥的手稿并不重要,只要王斌觉得它是,那它就有应有的价值。

    王斌也不含糊,从老式皮包里拿出了一幅画轴,解开系扣,在桌子上展开,“这是真正的《石兰竹图》,是从我祖上的手里一代代传下来的。”

    见到这幅画的瞬间,陈希便明白了程瞎子说得那句话,“假的永远真不了得”。

    那幅假画无论在画工,意境上,还是纸张和装裱上都找不到任何的瑕疵,可以说是真得倒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跟眼前的这幅画比起来,确实还有些差距,但陈希却说不出这份差距究竟在哪里,可能是缺乏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但这种感觉说起来太过于玄妙。

    这幅画作是郑板桥所画的庭院之竹,瘦石壁立,再辅佐以兰草。以白描笔意为主,在他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兰草,每一竿翠竹都仿佛有了生命,或哭或笑,或喜或悲,其中种种奥妙难以用语言描述,再加上三首描写“石”“兰”“竹”的诗,意境深远。

    莫百川也被这幅画作给深深地吸引了,他带上眼睛仔仔细细地从上观察到尾,赞美之声始终不决。

    蓝若瑄也是非常自己地鉴赏这幅画,因为自家公司的便利,她也见识过不少郑板桥的书画。甚至还在拍卖会上见到过一副精品,这幅画的精美程度绝对不亚于它。

    虽然说郑板桥的手稿非常有研究价值,但跟这幅画比起来,在价格上还是稍微有些逊色,陈希这次可是要赚大发了。

    莫百川和蓝若瑄欣赏完画作之后,对着陈希点了点头,意思是可以入手,陈希早就有了自己的决定,这幅画是真品的概率大概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完全可以堵上一把。

    “那就成交吧。”

    王斌最后一次从头到尾地欣赏了一遍这幅画作,眼神里满是不舍,但他已经认定手稿的价值是要比画作高不少,只好忍痛割爱,“好。”

    陈希轻轻地卷起了画轴,觉得沉甸甸地,如果是六百万的现金,那得有多重啊?

    他小心翼翼地将画收好,然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老伯,做买卖我还是想做个明白。这幅画如果是真迹的话,那价值要比这手稿高出不少了,你为什么要用画来交换手稿。”

    画作已经交易完成,两伙人也就轻松了很多,王斌喝了一口已经有些微凉的茶水,“陈老板对郑板桥的了解很深啊,那你也应该知道他幼年丧母,是由乳母抚养长大的吧。”

    陈希点点头,这段历史可以在网上查到,郑板桥三岁丧母,由乳母抚养成人,因此他对乳母的感情极为深厚,但这根手稿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家祖上便是郑板桥的乳母,我的七世祖便是跟郑板桥喝着同样的奶水长大的。为了表示感激,郑板桥一共送给祖上七幅画还有一套手稿总共八册。但后世儿孙不争气,变卖了其中的四幅,还剩下三幅,这幅《石兰竹图》便是其中的一幅。”

    经过王斌的介绍,陈希对他们两家的渊源也算有了了解。古代尤为尊崇孝道,乳母的地位很高,甚至有时候乳母比自己的母亲都要亲近。

    曹玺的夫人就因为曾经担任过康熙帝的乳母,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康熙把被视作肥缺的江宁织造的职位给了曹家,历经五六十年,荣宠不断,直到曹雪芹的父亲那一辈才开始衰落。

    “后来又因为战乱的原因,手稿流散出去三册,历经两三代人的努力,才终于寻得了两册,没想到最后还是让我把整套的手稿凑齐了。”王斌的语气里有些许无奈,用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集齐手稿却是不是他所期望的。

    在场的众人也就明白了,一册手稿的价值确实比不了画作,但如果是一套手稿的话,那价值就不是一册八倍那么简单了,有可能二十倍或者三十倍,甚至更高。

    这样看来,这桩买卖对双方而言都不算亏,唯一吃亏的就是花了六百万买走一幅假画的孟哲了。

    “至于那幅假画,是我父亲早年间动了歪心思,找了一个人仿制了一幅,后来被我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差点打死他。没想到,我竟然也走上了这条老路。”

    王斌又回想起来了祖父的教导,但巨大的诱惑摆在面前,他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才从鲁省跑到滇省,打算悄悄地处理掉他,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会如此小心谨慎的原因了,除了担心事情泄露,还有遭受内心对自己的谴责。

    陈希起身,心情很复杂,“那你好自为之吧,希望你的孙子能够早日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