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级古董商 » 第一百零二章 投稿

第一百零二章 投稿

    第二天上午,陈希花了半天的时间重新检查了一下论文,整体内容上还是自己写的,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文章结构以及文字描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让陈希感觉到有些汗颜。

    想要把文章发给刘秉章,但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好不容易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他的电子邮箱。

    也不清楚刘秉章是否还在使用这个邮箱,陈希便给冯教授打电话询问了他一下,毕竟两人都是学院里的教授,他手里应该会有刘教授准确的联系方式。

    正在跟夫人登山的冯教授忽然接到了陈希的电话,在得知他要投稿一篇古董文章的时候,自己差点惊讶地从台阶上摔下去。

    “什么?《古董鉴赏》竟然会找你约稿!”冯教授紧紧抓住台阶上的锁链,生怕还有什么爆炸性的消息,这两个月一来,陈希带给自己的激动与惊吓已经数不胜数了。

    《古董鉴赏》在古董圈内是什么分量的文章,他再清楚不过了。那绝对是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业内的风向标,但凡在那上面出现的古董,价格立马就会引来变动。

    就是这样等级的杂志,竟然跟陈希约稿,要知道在上面发表文章的无一不是各个学校历史系的中流砥柱。

    “嗯嗯,是一篇关于清朝字画的文章,我今天想要把他发给刘秉章教授。”陈希客气地说道。

    冯教授吸了一口气,自己都不清楚陈希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清朝字画的,而且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直接写出专业的文章,虽然文科专业的文章并不像理科一样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收集很多数据,进行长时间的计算,但也是需要大量文献的堆积的。

    暂时压抑住心中的惊讶,冯教授还是把刘秉章的联系方式发给了陈希,毕竟自己不是古董专业的,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去评判吧。

    陈希收到刘秉章教授的联系方式之后,便给他写了一封邮件,将论文以附件的形式一并发送给他了,接下来等着他的回复就可以了。

    刘秉章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每天保持着规律的生活作息,并且还能坚持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中午睡完午觉之后,沏上一壶清茶,便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主要是帮着易宝网鉴赏一下瓷器,帮着杂志社审一下稿子,空下的时间便拿出来写一下自己的文章。

    邮箱内忽然亮起的红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收到邮件立马处理。

    “原来是论文投稿。”刘秉章点开了邮件。

    “这个陈希是谁啊?”当他看到邮件的发件人是陈希时,脑中便有了个疑问,随着他继续浏览信件的内容,他终于确认了这个陈希便是四海堂的老板。

    “胡闹。”刘秉章气得拍了一下电脑桌,这一声大喊把在隔壁书房工作的夫人都给惊扰到了,她连忙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来到刘秉章的房间看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刘秉章年轻时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暴脾气,没少因为脾气太大在外面惹事,每次都是自己出马帮他摆平了,原本想着随着年龄大一些脾气可能会慢慢地发生转变,但哪里想到竟然愈演愈烈。

    “怎么回事啊,大吼大叫的。”刘夫人声色俱厉地说道。

    刘秉章转过椅子,脸上满是愤怒,指着电脑屏幕上陈希发来的邮件,大声嚷嚷着,“这个陈希太不拿学术文章当一回事了,我几天之前想请他为杂志社写一篇文章,没想到还不到两周,他就把文章给我发过来,真得气死我了。”

    刘夫人也是有些惊讶,如果在没有充分的积累下,两周的时间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刘秉章这样的大家也很难完成。

    “你好歹把人家的文章看了,再做决定,说不定人家早就已经写得差不了呢?”刘夫人靠近电脑,简单地浏览了一下陈希发来的邮件,语气非常的有礼貌,给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不看,浪费我的时间。”刘秉章赌气似的转向一旁喝了一口茶水。

    “给我看完了。”刘夫人说话的语调瞬间提高了几十个分贝,几十年相处下来,她早就拿捏住了刘秉章的脾气,典型的妻管严。

    刘秉章吓了一哆嗦,硬生生地将口中滚烫的茶水喝下去了,喉咙里顿时传来一阵火辣辣的酸麻,他重新坐到电脑旁,十分不情愿地打开了邮件的附件,“看就看吗?别吼那么大声啊。”

    论文的题目是《盛世背景对清朝书画寓意的影响》,文章以小见大,从历史大背景下探讨清朝书画的寓意,这样的文章,刘秉章倒是头一次见。

    而且整篇文章内容非常的详实,语言也很干练,写了足足十五张竟然没有一句废话,全都是干货,而且其中的内容也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一篇上乘的文章,刘秉章自愧不如。

    看完了最后一行文字,他竟然靠在椅子上哈哈大笑,笑得刘夫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又抽哪门子风。

    “我跟你说,虽然我在书画这方面并不是真正的行家,但这篇文章绝对是近年来少有的好文章,我得赶紧推荐给方一鸣那家伙。”

    看着丈夫乐呵呵的样子,丝毫不记得刚才怒骂陈希胡闹的事情了,刘夫人也是非常无奈的摇摇头,这么多年过去了,丈夫还是这样的脾气。

    刘秉章将文章下载下来,给方一鸣编辑好了一封邮件连同论文稿件一并给他发送过去,并且告诉他一定要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方一鸣是《古董鉴赏》杂志里专门负责字画的编辑,也是该杂志的副主编,他的另一重身份便是华夏书画研究协会的常任理事,一手瘦金体写得可以说是惟妙惟肖,在整个书画界都是有一号的人物。

    当他最开始看到刘秉章发来的邮件时也是很在意的,毕竟刘秉章治学严谨的态度在圈内还是久负盛名的。

    但当他打开论文,发现第一作者陈希的单位并不是学校,而是四海堂的老板时,他瞬间也有点懵了,这刘老头今天在搞什么名堂啊。

    一个古董店的老板也有闲工夫去写一篇专业性的文章吗?

    方一鸣瞬间失去了兴趣,但本着对自己职业负责的态度,他最后还是点开了这篇论文。

    当看完摘要的时候,他的整个眼睛里都开始散发着光芒,就像古董商人在一片赝品当中找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清朝的字画在古董收藏界里算是小众的,毕竟大多数人将目光都聚焦到宋明两代的字画上。

    能对这段历史的书画研究到如此之深的程度,方一鸣还是第一次遇见,哪怕是自己这个行家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等到整篇文章看完,方一鸣面色严肃地摘到了眼睛,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专业人士,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篇论文绝对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一片佳作,它的出现足以将清朝康雍乾时期的字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谁又能想到,这篇文章竟然是出自一位古董店的老板,难道真得说高手在民间吗?

    方一鸣不想浪费任何的时间,直接拨通了杂志主编王元通的电话,“王主编,我手里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想要在下个月的期刊上刊登,您看还有版面吗?”

    身为主编的王元通在杂志社内的事务并不算繁忙,他只需要将各位编辑挑选出来的稿子整合在一起,确保每一个方向的文章数量合理。

    “这个。”王元通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复方一鸣,“方教授,您应该知道我们杂志的稿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拍好了,现在怎么还会有下个月的版面呢?”

    王元通说得没问题,自己情急之下竟然忽略了这个问题。他忽然想起下个月自己有一篇有关宋徽宗画作的文章要发表,“我记得我有一篇文章会在下个月的期刊上发表,把我的那篇文章撤下来,换上这篇文章。”

    “什么?!”王元通以为自己听错了,当主编这么多年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谁不是争着抢着让自己的文章先发表啊,谁会主动让出自己的位置啊。

    “方教授,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让你这么看重,但我得提醒您一句,现在的文章已经排到了11月份,如果您的文章撤下来的话,很有可能今年就没法见刊了。”

    方一鸣没有丝毫地犹豫,直接告诉王元通把文章撤下来就行,他现在也不看重这一两篇文章了,倒是陈希的这篇文章必须得尽快地发表。

    “好吧,那方教授把文章给我发过来吧。”王元通有些无奈地说道,他心中倒是充满了好奇,这到底是一篇怎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