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级古董商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韩熙载夜宴图》

第一百七十二章 《韩熙载夜宴图》

    整个国庆节期间,陈希古董店的生意都异常的红火,短短几天的时间,成交量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之多。

    四海堂的名声也随之水涨船高,现在已经能够在易宝网的店铺热度排行榜上排到前五名的位置,之前风头无两的绿竹坊则在前段时间宣布破产,正式淡出了买家们的视野,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在国庆节即将结束的时候,陈希收到了一封同城速递,是故宫博物院的张彦一教授给自己寄过来的。

    拆开后,陈希从里面拿出了两样东西,一张印有自己照片的故宫博物院临时工作证和张教授给他开具的一封介绍信。

    手中有了这两样东西,陈希便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免费进出故宫,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可以去到一些并未对游客开放的区域。

    10月9号,周二,陈希乘坐地铁来到了前门站,然后步行穿过了天安门广场,,穿过天安门的门洞,来到了午门前面的检票处,向检票的工作人员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和介绍信。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过后,便叫来了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带着陈希去了“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它是整个故宫博物院办公区域唯一设置了门禁装置的地方。

    陈希跟着工作人员路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游览区,来到了这座透露着一丝神秘和肃穆的工作区域。

    张彦一教授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精神抖擞的从远处走过来,远远地便看到了陈希,叫了他一声。

    工作人员将陈希交给张彦一教授之后,便离开了这里,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

    “我还以为你会过两天再过来呢,没想到你会来的这么早,走吧,带你进去看看我们的工作环境。”张教授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带着陈希走进了一处小院子。

    虽然现在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屋子里还是亮着灯,透过玻璃能看到一群人在井井有条的做着自己的手头工作。

    陈希跟着张教授走进屋内,一打开门便能看到正对着门的北墙上悬挂着巨大的彩色画作,这幅画作大概有两米见方,画上面画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连落款,具体的画作时间和画作介绍都没有。

    “这幅画经过我们的考证是乾隆皇帝给自己的母亲过八十大寿时所作的画作,所以起名叫做《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这上面的每一个人物都能找到对应的人。本来在仓库中拿出这件画作的时候,它已经非常破败不堪了,绢面有断裂,破损,而且有发霉的迹象,我们花费了好久才修复成这样。它会是故宫六百周年特展当中一件非常有分量的文物。”

    陈希站在进门的地方使用十倍瞳力的特殊能力,端详这幅画作,画作上面的人物虽然都穿着近乎相似的衣服,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绝对没有重复的样貌。

    画中间占了绝大篇幅的是乾隆皇帝和她的母亲崇庆皇太后,这对历史上著名的“享福”母子,此时也是一副母慈子孝,可以堪称天下之表率。

    “那个靠近乾隆皇帝,长得比较帅气的是和珅吗?”陈希指着画上的一个人物问道。

    “嗯。”张教授点点头,“你小子好眼力啊,一眼就能看到和珅,他是不是跟电视剧上有很大的反差啊。”

    开完玩笑,张教授将公文包放在离门最近的办公桌上,桌子上摆放着他一家人的合照,陈希猜测这应该是他的办公桌。

    张教授拍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手中的工作,然后向大家介绍陈希,“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曾经跟你们提到过的陈希,他从今天开始也将加入到我们的工作组当中来,大家欢迎。”

    话音刚落,掌声便随之响起,陈希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也赶忙点头回应大家。趁此机会,他环顾了室内一圈,七间大小的屋子里大概有二十几个人,他们貌似三五个人被分成了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负责修复一幅不同的画作。

    “还有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大家努把力,争取把最后的这几幅画作修复完成。”

    听完张教授的鼓舞之后,大家干劲儿十足,然后低头继续努力工作。

    “那我需要干什么工作呢?”陈希小声地问道。

    “你跟着我吧。”张教授带着陈希走到一张大的桌子面前,桌子周围围着三个穿着白色大褂的人,他们的的左眼佩戴着类似于显微镜一样的装置,右手握住一个极为纤细的毛笔,伏在桌面上,仔细地描着桌面上的一幅字画。

    “这不是韩熙载夜宴图吗?”陈希一眼便认出了桌面上展现出来的这幅画正是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一部分,整幅画有3米多长,这张桌子显然是没办法完全铺开的。

    “没错。”张教授点点头,“这正是《韩熙载夜宴图》,只不过这是清代画家的摹本。”

    陈希有些不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在全球范围内实在太过出名,哪怕不是搞古董行的也会对这幅画有所了解,顾闳中所画的那幅《韩熙载夜宴图》其实已经失传了,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宋代摹本,怎么现在又变成了清朝摹本呢?

    “奥,是这么回事。”张教授从陈希的表情中大概猜到了他内心的疑惑,便细心地给他解释道:“这是我们前几年整理仓库的时候发现的一件摹本。你应该知道宋代的字画是非常脆弱的,展出的次数过多会影响画作的寿命。所以我们为了保护它,打算在部分场合展览这份清朝的摹本。”

    陈希心中了然,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既有效地保护了文物,又能满足大众的观赏需要,可谓是一举两得。

    像《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这样的传世国宝是很少向大众展览的,因为每一次展览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极大的寿命损耗。

    陈希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千里江山图》展览的时候,他排了接近三个小时的长队,才有幸欣赏了那么十几秒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