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宋捉妖人 » 第19章 嘉佑元年,妖患四起

第19章 嘉佑元年,妖患四起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只强道长开口念了一首诗,福伯听出是李白的《九日龙山饮》,正疑惑只强道长要做什么时,又听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福伯懂了,和方有天解释。

    先说李白不得志,又说李白死得其所,没什么遗憾,应该是为国而死了。

    当只强道长带着方有天等人回到朱圉山,方有天跟师父去取李白留下的卷轴。

    卷轴在书房,只强道长叫上老管家。

    答应给他些书看的。

    福伯看着书房中一排排的书架,上面都是一些儒家的经典,随意扫一眼就看到几册外面见不到的藏书,差点怀疑只强道长也是大儒了。

    方有天随意取了一张卷轴,担心下次回家时会忘记捎带,让福伯先收着。

    福伯面对李白的墨宝,很激动的打开,还想着能否看到一首从未在外流传过的诗作,却稍微愣了一下。

    上面不是李白的诗。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是孟浩然的《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福伯笑道:“看来这位谪仙人是真的爱孟夫子了。大少爷更喜欢杜少陵,不知这里是否有杜少陵的诗,回家时送给大少爷,大少爷一定会很高兴的。”

    只强道长挑出一个写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卷轴。

    并出言提醒,若是他们身上有方有家之物,卷轴取下两头的“画杆”,便可以用“传递消息”方式直接给方有家。

    两人恍然醒悟。

    方有天将事情交给福伯,并让福伯告知大哥,他们已经平安抵达朱圉山的消息,自己则是回去修行。

    路漫漫,由不得他慢。

    朱圉山脚下。

    白依立身在一棵树的树尖,轻轻摇头。

    只强道长很强,先前他不敢靠的太近,不知他们交流过什么。

    但他看到福伯在捉妖司的表现,见他们没有找捉妖司麻烦,也没去其他地方寻仇,想来应该将他与那无耻的藏头露尾之辈归结为同路之人。

    可惜并不是。

    但他们怎么想,不重要;是什么人要杀方有天,也不重要,只要方有天在进入陨凰坡洞天之前不死即可。

    按理说,方有天现在已经平安,他可以离开了。

    但没有看到方有天带着神凰卵活着进入陨凰坡洞天,他就不能离开,为了妖族大计,也为了自己。

    他挺佩服那个陨落的神凰,想见一见她的风姿。

    听说了她的那些传闻,若让他用一个词形容她,那便是——惊才绝艳。

    最初时面对大唐朝廷,她便如扑火的飞蛾,弱小的让人不愿正眼瞧。

    但她成长如日出,似片刻便光芒万丈,并逐渐在身边聚拢无数流亡暗中,躲避朝廷追杀的小妖,掀起的动乱差点掀翻了一个皇朝。

    最后若不是一些仙魔大战后苟延残喘的仙佛出手,说不定真让她成功了。

    复活神凰,到时候复活的可能不止神凰,还有神凰的那些麾下。

    若真是如此,妖族重见天日之日便不远了。

    八月十八日。

    白依发现朱圉山下出现了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嘴里喊着“前来寻仙,希望能拜入仙山”,突然起了念头。

    如果他们选出一些少年,各地寻访仙山,便有可能打探到各仙山道场的消息。

    但这不干他的事。

    傍晚时,有妖族找到他,言明让他不必一直守在朱圉山下,有时间可以下山寻找一些少年,让他们去各山打探山中是否有仙家道场。

    之所以有同族亲自到场,便因为他们妖族无大儒,做不出可传讯的卷轴。

    他这才得知,秦州州城附近各山都出现了寻仙少年。

    他知道方有天是在秦州附近遇到的只强道长,便想到了截杀方有天的无耻之人。

    总觉得大宋朝廷各地启道不久,这些少年就出来寻仙,实在显得太突兀,可能是为了找到方有天所在之处。

    还好,不知道什么原因,只强道长一直未曾现身。

    让他不必担心方有天的安危。

    只强道长第一时间便察觉了这些少年的存在,但他并没有出现。

    不是怀疑这些少年的目的,而是他不想收弟子。先前若不是“大道的指引”,他甚至都不会收下方有天。

    修行无日月。

    方有天没有外界打扰,一心放在唤醒道则上,又有各种苦难情绪辅助,境界高歌猛进,不足半月时间,体内道则如长河,奔涌间似有滔滔大浪。

    按照只强道长所说,再有一月时间,差不多便能凝聚出道脉了。

    方有天继续沉迷修行。

    这段日子,只强道长觉得春香、夏香、秋香、冰香四人,也就是随方有天而来的四个丫鬟,饭菜做的很是可口,便为她们启道筑基,教了她们《三》。

    她们的大道之树从半尺到一尺不一。

    天赋不是很好,但还是有希望踏上道脉境,可以多活上百年。

    她们得知少爷修行的也是《三》时,非常意外,还以为只强道长只会传给她们普普通通的功法呢!

    老管家福伯的种菜本领也不错。

    只强道长提出为老管家福伯启道筑基,被福伯拒绝了。

    福伯坚信以自己的才华,和只强道长书房中的书籍,必然可以滔天文气加身,死亡之时见孔圣,一跃成为儒家修道者。

    然后……后发先至,没必要急于一时。

    方有天都劝不动福伯。

    九月一日。

    天下开始起妖患,各地求援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朝廷。

    捉妖司的都头带着捉妖司新人,开始支援各地。

    又过了几日。

    天下出现了一种怪物,形似苍蝇,大小如麻雀,快如闪电,能口吐人言,在各地散播妖族将重掌天地,圈养人族为口粮的消息。

    原本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妖患消息,瞬间传遍各地。

    三教九流,大街小巷,都议论着妖族为祸天下,将生灵涂炭的消息,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朱圉山下,白依也看到了一些这种怪物。

    他是知道这种怪物的。

    有远古神树埋葬于地下不知多少万年,化成了煤后竟通灵有了灵智,分化出如苍蝇的东西,被他们妖族称作“煤体”。

    无穷无尽,灵智不高,会打探消息,并大肆传播能引起恐慌的内容。

    是一种没有多少用,甚至不被他们妖族所承认,但恰好适合他们妖族利用的生灵。

    有这些煤体引起恐慌,吸引朝廷的目光,让捉妖司和儒家的修道者忙于平定各地妖患,想必让神凰复活的计划会更顺利的展开。

    在他不远处有一只煤体发现了他,停靠在一根树枝上。

    苍蝇的形状有了变化,像是一只被截断的黑色树枝,约有两指长,有手臂粗细,一头略粗一些,顶端可以看到如年轮的圈,远看又像是一只眼睛。

    这是它们打探消息的一种形态。

    如果听到可以引起恐慌的内容,它们便会再度化为苍蝇形状,开始在各地飞窜着散播消息。

    白依随手拍死,又清理了朱圉山上出现的所有煤体。

    它们大多是在散播妖族的消息,担心它们会惊扰到方有天,导致方有天下山斩妖除魔,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但方有天还是得到了消息。

    九月六日。

    方有天收到了方有家的书信。

    信中说“天下起了妖患,不知道弟弟怎么样了,若是要下山除妖,一定要小心为上,最好和只强道长在一起,不要单独行动”。

    方有天回信,让方有家不必担心。

    朝廷有捉妖司,皇城有大儒,妖患的事情轮不到他来管,他只是想写出济世方的小神医而已。

    只会在山中努力修行,为达成志向做准备,不会下山除妖的。

    并叮嘱方有家,若是害怕德胜城也有妖患,可联系他来朱圉山暂住,顺便也可以学一下《三》,再学些保命的本事。

    方有家回了“家中安好,勿念”。

    九月七日。

    方有家又联系方有天。

    知州大人和徐鹏大人上门拜访,带来了捉妖司的功劳牌。

    功劳牌细长如竹简,据说上面可显示捉妖司发布的大功劳任务,斩妖之后竹简也会自动记录功劳。

    功劳可以换取有益于修道之物,或者在利于修道之地修行的机会。

    先前拆捉妖司时,方有天就知有功劳牌这种东西,由于功劳牌无法通过“卷轴”来传递,他暂时又用不着,就让方有家帮自己暂存。

    只强道长听说之后,当天就赶往德胜城。

    方有天阅历太少,他早就决定多带方有天历练。

    再过些时日,等方有天凝了道脉,成为了道脉境修道者,便可以带着方有天下山斩妖除魔历练了。

    这功劳牌自然要带上。

    也当是为方有天进入封妖狱试炼做准备了。

    在此之前,他无事时也可以下山斩妖,为方有天积攒些功劳。

    路上,他捉到了一只煤体。

    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但他觉得这东西既然能传播坏消息引起恐慌,是否能传播好消息,稳定天下人心呢?

    准备研究一下。

    九月十五日。

    大宋朝廷为了安稳天下人心,在各地张贴告示,并宣告了改年号“至和”为“嘉佑”的消息,祈求上天降福和庇佑。

    这一天,方有天也超出只强道长预期,提前半个月凝聚了道脉。

    正式成为一个道脉境修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