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丁宁的奋斗 » 124

124

    丁宁完全没想到有人选择报考学校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食堂的饭菜味道好。虽然丁宁也承认自己的学校不错,但是考大学不是应该看这所大学的师资力量,专业排名,学校名气,就业前景吗?

    丁宁当初高考的时候是没得选,只能报考省内的七所学校,她的目标便是这七所学校当中最好的大学。如果她念的是普高的话,那丁宁可就有的选!

    如今听施海洋选择大学的理由,丁宁真不知道该作何评价。

    “那你还是选择计算机专业吗?”丁宁问道。

    “我其实是真的挺喜欢计算机的,但是听到丁宁姐你说的课程安排,我被吓到了,我现在还读初二呢,每天7:40就开始早自习,晚上一直要学习到半夜12点才能上床睡觉,早上七点钟就得起床,我觉得太辛苦了。我一直就在给自己打气,说考上大学就好了,哪知道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安排居然这样紧凑,我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施海洋平时在学校成绩还算不错,属于班上中上游水平,但是他也有一般学生“好逸恶劳”的缺点,如果不是家中父母的督促,他肯定在学习上不会这样的勤奋。

    丁宁对施海洋有一些羡慕。施海洋最大的苦恼就是学习太辛苦,生活当中他没有任何不顺的事情发生。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也许是上辈子造孽太多,这辈子才投胎做了吴玉英的女儿,或许上辈子吴玉英是自己的债主,自己债没还完就挂掉了,于是这辈子接着继续还!

    “其实大学的课程安排的都挺紧凑的,大一大二的课程非常的密集,到了大三大四课程才会减少!不光光是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也是一样的!”丁宁“残忍”的打破了施海洋的幻想。

    “是这样的吗?”施海洋有些傻眼。

    丁宁肯定的点了点头,“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不给你们安排课程,也对不起你每年交的几千块钱的学费呀!”

    “可我邻居家的一个哥哥就考上了我们本地的阳城师专,他对我说上大学可轻松了,平时我见他也没怎么待在学校,经常跑回家,在我们街上的那家网吧打游戏!我有好几次路过,都看见他在网吧里玩的非常开心!”施海洋直接一点都不打顿的把他的邻居哥哥给“出卖”了。

    丁宁对这种情况了然于胸,就连她班上也有很多男生经常逃课出去打游戏,于是她对施海洋问道:“你的这个邻居哥哥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吧?”

    施海洋一边扒拉口饭,一边说道:“这倒没听他说过,反正他每次考试都及格了!他说读大学就是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点儿背!”

    丁宁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施海洋灌输正确的学习态度:“你的这位邻居哥哥,他只是混文凭的,打算混到毕业拿一个大专文凭,但是他这样的学习态度,对他今后找工作肯定是无益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不定他三年大专读完,连高中的知识都会全部忘光,你觉得就算他拿到了这个大专文凭,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有优势吗?”

    施海洋为人还非常的单纯,想的也比较简单,他想不到那么深,只是问道:“读大学不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然后找工作吗?那你学习再优秀,成绩再好,毕业还不是拿一样的文凭,这有什么区别?”

    “文凭的确一样没错,不过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没有进你的脑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当你大学毕业找工作,真材实料和须有其表难道别人看不出来吗?用人单位选人的时候肯定喜欢选择有真材实料的人啊!越好的工作对员工的要求就越高,而你面试的时候,用人单位不仅仅是要求你的学历,还会看你在学校的成绩,如果你的成绩仅仅是刚刚及格,而另外一个人的成绩却特别优秀,到时候录用谁还用说吗?”丁宁是掰开了揉碎了给施海洋说着,她觉得就算是为了报答施海洋对郭力乾这五天的陪伴,她也不能看着这孩子就这样受不好的“案例”影响而懒散堕落下去。

    施海洋听了,少年老成的叹了一口气,郭力乾在旁边看的都笑了起来。

    “海洋,你丁宁姐说的没错!我读书那会儿就对学习不重视,而且确实脑子也不灵光学不进去,最后只读了一个技校,混了一个不包分配工作的中专文凭,如今工作了,就开始为当初自己的贪玩付出了代价。面对各种各样厉害的人,只能又花时间再次学习,去考各种从业资格证!

    在学校的时候,年纪轻,脑子灵活,正是学习的时候,没有其他事情影响你,你可以专心的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我现在呢,年纪大了,记忆力也没有读书的时候那样好,学起来非常的吃力,而且我平时不光要上班,家里还有一摊的事儿,还得抽空学习考证,这种滋味儿,我想你以后应该不想尝试!”

    施海洋苦着脸“啊”了一声:“工作了都还要学习吗?”

    “不然呢?‘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白说的吗?”丁宁没好气的说道。

    看着施海洋被打击的蔫儿耷耷的一点都没有精神,丁宁又语重心长的劝说道:“当然,如果你只是混日子,只想混个文凭,然后再找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做一天和尚亮一天钟’,也没有什么事业上的追求,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资养活自己,那你就可以不用那么努力!

    然后工作十年以后,你们班开同学会,班上的同学,这位是企业管理人员,那位考公成了公务员,变成了领导,甚至曾经学习成绩没有你好,但是工作以后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人也混的比你好,那个时候你面对这些‘成功人士’心情怎样你想象得到吗?”

    施海洋在丁宁的描述当中,想象着那时的情景,觉得自己还不太能够接受自己将来会如此的平凡,少年人都热血,他们非常的慕强,哪个少年没有幻想过自己“大杀四方,威震天下”?他拒绝接受自己将来会变成同学当中最普通的一员。

    “丁宁姐,你别说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我回家以后一定认真学习,绝不偷懒!以努力成为你的‘师弟’为目标,不就是学习吗?洒洒水啦!”施海洋口中说的云淡风轻,脸上的表情却是一脸的纠结。

    丁宁看他答应好好学习,虽然这股气势不算太强,但是只要别自我放弃,那就是好的。而且离施海洋考大学还有好几年呢,到时候就让他的父母去操心吧。丁宁作为一个临时认识的“姐姐”,对他进行适当的规劝,也算是对得起他叫“姐姐”的这个称呼了。

    三人吃完饭,丁宁将他们送出学校,因为下午还有课,丁宁便没送他们去火车站。和郭力乾和施海洋道了别,丁宁便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看众人都在,丁宁对丁瑞熙问道:“今天中午有生意吗?”

    “有两单,15号楼女生寝室那边要了一套生活用品,包括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香皂,肥皂各一份,以及卫生巾五包,另外一单是七号楼的,要了一大堆零食,说要请客,具体要了些什么我都记了下来!喏,这是单子!”丁瑞熙将今天中午的销售情况详细的写了一份清单递给丁宁,同时也将今天收到的钱交给了丁宁。

    丁宁接过单子和钱,再一一的对照清单清点起钱的数额来,记好出货记录,然后通过出货记录详细的分析了一下这几天的出货情况,她发现日常用品和零食卖的比较好,学习用具反而销售一般,精品小礼物根本没有出售任何一件。

    她将这个情况给丁瑞熙说了一下,然后两人针对这个情况商议了起来。丁瑞熙觉得学习用品的销售无需担心,现在因为刚刚开学,同学们的学习用品基本上还是充足的,等再过一段时间,销售量自然而然就会提升。而精品小礼物这一块的话,可能是因为现在非节假日,也不是相互赠送礼物的高峰期,那他们以后进货需要注意这一点。

    丁宁赞同丁瑞熙的分析,但是在精品小礼物销售这一块却刻不容缓,毕竟自己已经进了货,这些货砸在手里就是亏钱啊!

    丁宁觉得在未来一段时间,出门送货的时候应该主动的对精品小礼物进行推销,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商品还包含这一类产品。而且如今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是学校的学生那么多,每天都有人过生日,这些小礼品可以当做生日礼物进行售卖。

    丁宁是这样想的,便这样对丁瑞熙说了,她要求之后丁瑞熙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最好随身携带3到5件商品在身上,便于她向她社团的同学们进行推销。毕竟丁瑞熙可是参加了三个社团呢,她认识的人可比丁宁多多了!

    丁瑞熙具有天生的商人血脉,她非常乐意做这样一件事,并不觉得直接与同学推销有什么不好意思,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他们买她当然高兴,不买她也不失望。对于赚钱这件事丁瑞熙还是动力满满的,虽然她并不缺钱,但是自己赚到了钱,却让她非常的有成就感!

    等丁宁和丁瑞熙二人商议完以后,旁边的姑娘们都纷纷好奇的询问。

    “丁宁,你这门生意如何?赚到钱了吗?”王小苹是最好奇的,她看到这几天丁宁和丁瑞熙电话接个不停,只要有空闲便会有电话打进来要求他们送货。

    这些生意全都是丁瑞熙拉回来的,这几天上课,凡是上选修课的时候,丁瑞熙都逃掉了跑去参加她的社团活动,而课程太过于紧凑,丁宁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其他寝室楼直接推销,只能把这项工作安排在了周末两天。

    王小苹虽然问的是丁宁,但丁瑞熙却非常乐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兴奋的心情:“通过这几天的销售情况来看,我们的生意还算不错,至少现的货品当中,日常用品和零食都已经销售了一半,这周末我们还得再去进货呢!”

    赵思明并不关心他们二人的生意如何,她只关心自己承认的“对手”丁宁的学习情况:“丁宁,这几天中午都看你们忙的不行,你有认真学习吗?”

    丁宁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关心自己学习成绩的人,在家里,她自己的母亲吴玉英都根本不会过问,这种体验,让丁宁感到非常的新奇。

    “这学年学校不是强制要求上晚自习吗?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我都在认真的学习,你放心好了,别担心!”丁宁笑着对赵思明说道。

    “谁担心你了?自作多情!”赵思明傲娇的“哼”了一声,然后又继续埋头在书本当中。

    ——行吧!丁宁无奈的笑了笑,看赵思明开始学习,她便没有说话打扰他她。

    丁宁想着生意还不错,可以开始推行下一个计划了,自己班上硕果仅存的八位女生全在寝室里,男生寝室那边也需要拓展一下市场,班上的贫困生她问过夏秋怡,也知道有那么五六位,那些男生正好是丁宁准备拓展的“下线”,她打算下午课间的时候去问问那几位男生,看他们愿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干?

    这些想法在和丁瑞熙签订合同之前,丁宁就已经告诉了对方自己的计划,丁瑞熙也是赞同的。

    发展“下线”有两种情况,一种直接就是在成本价的基础上提高一些,然后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分销商,他们会给自己进货的钱,而自己则减少利润,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而他们挣多少钱就完全靠他们自己;另一种就仅仅负责推销和送货,按照他们的销售给予一定的提成。

    第一种情况的好处是可以解决自己的存货压力,同时可以快速回收资金,但弊端就是对方进货会根据自己的销售情况有一定的选择,自己的货品会有一部分出现滞销;而第二种情况其实就是相当于变象的有了自己的“员工”,他们自己不用承担成本的付出,工作的积极性肯定没有第一种高,不过好处就是她可以决定主推商品,让他们去做定向推销,解决自己的库存压力。

    两种情况都有利有弊,不过具体结果还是要把这个事情开展起来,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最终的情况。到时候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实这个“生意”在做之前,丁宁想的很简单,不就是进货销售,然后再收钱吗?结果真的把这个生意做起来,丁宁才发现这其中的事情真的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