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57章 文旦

第57章 文旦

    聊到了赚钱的档口,李建军又想起了自己那已被扑灭的童年梦想,问:“金生,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文旦,柿子,桃子,梨头……多了。怎么?你想吃了?”

    “不是我想吃,我想以后我们可以卖水果赚钱。”

    “谁家没有水果,还要去买?我看你真的是脑子烧坏了。”张金生跟这个小师兄真是无话可说。

    李建军提高了音量,说:“我们家就没有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卖给城里人,他们想吃什么都得花钱买。”

    “你们家也是什么都买的吗?”

    “对啊,都是外婆去市场买的。”

    张金生第一次知道,有人还愿意花钱买水果。其实只要他平时多留心,就会知道,他偷的那些水果,大多是社员要拿去买的。

    因为他家的果树不多,基本上还没成熟就被他和几个姐姐摘光了。

    他们家的水果从来就没卖过。

    李建军突发奇想,这红星大队过几年土地就会承包到农民手里,如果让他们学着规模化种水果,是不是就可以保住土地,还能带来收益?

    他被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动了,问:“金生,你或者你姐姐她们,有没有什么最喜欢的水果?”

    张金生觉得这家伙今天好象越说越糊涂了,有点担心,反问:“哎,我说,你没事吧?看你平时也不怎么吃喜欢水果。”

    李建军告诉他:“我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以后把你们大队的土地都种上水果,大片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卖水果,说不定还能吸引别人来参观。他们来参观,我们又可以收门票。你说这不就能赚钱了?”

    这是他前世经常带儿子做的事,吃完农家乐,还可以采摘他们的水果。

    “你是昏了头吧?还赚钱,地上都种了水果,粮食种哪里?我们吃什么?”

    被这么一问,李建军发觉自己确实太天真了。张金生这次讲得是实情。土地得先保证种粮食。毕竟这几年,粮食市场还没开放,粮食派购任务必须要完成。

    “那如果有人给粮食,你想种什么水果?”

    “文旦,桃子,柿子,都行都行,我都喜欢吃。”

    李建军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在前世,贵妃县就有几个果园,种的都是文旦,怎么就给忘了?

    有一段时间,贵妃文旦参加全国柚类评比连续获奖,县里就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在海塘围填之前,滩涂的硬地坝上种植了好多文旦树。

    在自己离世前几年,这些滩涂被围填了,文旦果园也夷为平地。

    穿越回来后,竟然就没想起这事。今天张金生不断提到文旦,自己却都忽略了。

    李建军努力回想起当年文旦的兴衰历程。

    记得自己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了某个海塘开辟出了文旦基地。后来还出现过一个文旦饮料厂,生产的文旦粒粒汁自己还喝过。

    这个粒粒汁味道有点怪,又甜又苦,很是被贵妃本地人诟病。后来据说就是因为这苦味无法去掉,这家厂也关闭了。

    李建军的思绪一经点拨,竟然象连续剧一样,把贵妃县的文旦历史全都倒腾出来了。

    对,记得自己离世之前,贵妃县还有一个全国独有的部门,叫文旦局。自然那局长就叫文旦局长。

    他一个同学的弟弟就在那个局里上班,自己还经常取笑他。呵,全记起来了。

    今天真是太有收获了。

    等土地承包后,就想办法让农民种植文旦!

    贵妃县的文旦口感非常好,要不也不会得奖,记得还是好几届的冠军。

    自己前世的最后几年,贵妃县的水果很多是进口的,价格贵得离谱,但那时候的贵妃县已是全国百强县。

    自己身边的朋友个个都不差钱,也许是养生专家的诱导,大家对水果的需求超强,价格越贵的水果还越容易卖断货。外来水果的身价一路飙升,本土的文旦即使产量不断萎缩也成了垃圾货。

    当年文旦的衰落,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储藏和运输的问题。

    因为文旦的深加工产品没有开发,熟果如不及时卖出去,就要先储藏的起来。当时储藏技术还没有解决,好多文旦摘下来后,没几天就会烂掉。

    运输也是一大难题。贵妃县三面环海,唯一的陆路还要在隔壁的温桥县境内翻两座山才能进入下一个县。如果去省城,汽车要爬过八座大山,这还不算那些小的山坡。

    经过这一路颠婆,就算文旦个大抗震,也经不起这般折腾。每每车到了目的地,果肉也大多受了内伤。

    那个时候因为贵妃县已经转型成了工业县,对农业投入比较少,果农们也觉得种水果没有开家庭作坊来钱。越来越多的果农就转行了。

    今天张金生的一席话,提醒了他。

    他对童年梦想又有了渴望,还朦朦胧胧地描绘出了一些轮廓。只是对于目前这具身躯他有些无奈。九岁的孩子,什么也干不成。

    还好,自己练了两年的功夫,身板挺结实,也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和张金生站一起,基本上分不出高矮了。

    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时间快点过去,自己可以进入成年期。他设计的这一世的正式人生要在那个时期开始。

    张金生前段时间因为父亲要求他学手艺曾了无生趣,现在又恢复了生机。只是对于今后的生活他毫无兴趣提前计划。

    李建军想以后要是自己真的实施这文旦计划,是不是叫上他一起干。这家伙不能总赖在杨家一辈子吧。他没意识到自己竟生出了救世主一般的情怀。

    师傅师娘还没回来,李建军想起自己还不了解文旦的生长习性。问张金生,在红星大队谁最会种文旦。

    张金生说:“谁管这些,问我爸说不定知道。”李建军想有可能,什么时候去问问他。

    张金生说完,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邪魅地一笑,“不过我知道哪棵树上的文旦最好吃。”

    看李建军认真的样子,不由得又正经起来,问:“军军,你还真的想来这里种田?你这脑子是不是没治了?”

    说完站了起来,把这位小师兄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说:“我看你没病啊,怎么就胡言乱语了一上午?”

    说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爸说,城里的居民都是坐办公室的,老了还有退休工资,不用干活光拿钱。你这傻瓜怎么还想着要来种田。还想种那么多文旦,谁会来买。”

    李建军也不想多解释,得找机会和张来福谈谈,给自己介绍一位熟悉文旦习性的社员。趁着自己还在杨家的日子,为以后实现这童年梦想做些前期的预备。

    可惜董轩晟不在了,要不,他也许能帮忙解决文旦的储藏问题。

    既然选定了这一项目,接下来就有目标了,第一步须做可行性论证。这是以前学校里的功课,也是自己前世一直在执行的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