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60章 考察

第60章 考察

    李建军一听,好像又峰回路转了。笑意又上了脸,问:“在哪里?”

    “就在海边,其实我没看到海,别人都说那是海边。”

    张来福想了一下,说:“你说的可能是海边大队。那地方就叫海边,不靠海,你当然看不到海了。”

    李建军说什么时候去看一下,还要带上孙老伯。

    张来福合计着,按李建军的看见,六年后,文旦的需求量要大增。红星大队的山坡都种上文旦,那大队的经济收入将有极大的提高。这生意应该好做。只是这么大规模的种植,技术和树苗从哪里找?

    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依靠一个孩子的帮助来发展大队的经济。不过,李建军这个神童好像可以替代董轩晟,他的经济头脑和董轩晟一样发达。以后大队的资源利用让他来参谋参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没听到李建军在说什么。

    张金生见父亲没理李建军,就自告奋勇地请缨了:“我认识路,带你去。”说完,看了看父亲,颇有挑衅的意味。

    张来福这下听见了,竟没有生气,说:“看你能的,好,明天带我们去。不过去了不能摘文旦。”

    张金生听父亲同意了,反而说不上话了。平时,只要是他的意见,父亲话没听完就先反对。现在竟同意让自己带路,这太出乎意料了。

    李建军也觉得不可思议,这父子竟然能有意见一致的时候。看来是个好兆头。

    约好了明天,李建军回了杨家。

    杨绍基早上听他们的谈论,回家后,觉得这事怎么想都不靠谱。水果只是偶尔的零嘴,哪里会如军军说的有那么多人愿意在这上面花钱。这得多浪费?

    李建军回来后,他把这疑问说了出来,问:“军军,你真的看见,有人拿水果当饭吃了?”

    “不是当饭吃,是减肥代餐。就是多吃了水果,肚子饱胀着,就可以降低饥饿感,那样,饭量就会少,人就可以瘦下来。”

    “我还是不明白,有人会花钱让自己瘦下来。这饭不是白吃了吗?”

    李建军发现自己被带偏了,他是要种文旦,不是讨论减肥。

    端了张凳子在师傅对面坐下,对着他笑道:“爷爷,你家这文旦都很多年了,是怎么照看的?”

    “什么照看?它自己长的。就两棵,也不要修理,每年都结好多果子。”

    李建军这两年都吃这树上的文旦,很甜,水分多,就是个头不大。记得前世从果园买的,个个又圆又大,卖相一流。只是好多是酸的,也有虽然不酸,但味道很淡。

    杨家的这两棵树龄有三十多年了,也许这就是关键。那六年以后红星大队的文旦如果上市了,是新树结出来的,即使品相好,味道也要差几个级别。

    这技术一定要先解决,考察是必须的。他问师傅,怎么让文旦的果肉更甜。

    杨绍基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余赛珍在院子里听到了,说:“你们谈论文旦干什么,还甜不甜的,关你们什么事?”

    李建军听她讲话了,想奶奶也许知道,就高声问:“奶奶,你知道怎么让文旦长出来味道更甜?”

    “这还不简单,多晒太阳就好。你出来,看看,这棵树高一点,这棵矮一点。高的太阳照的时间多。你记得不,它上面结出来的文旦就比矮的甜。”

    李建军吃的时候,只觉得味道都很甜,水分很充足,没注意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自己前世关于文旦的知识非常有限,但光照这一点还是听说过的。他想在山坡上种文旦,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这应该属于基本条件。他要的是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增加文旦的甜分。规模种植了,就需要保证每棵树的质量。

    前世,文旦局有好多工程师。他在电视上也曾看过那些技术人员在田间指导果农的场景。可惜那时自己不喜欢这些新闻,一看到这里基本就转台了。

    技术没保障就不能规模种植,过些天还是让张来福跑一趟农业局,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

    现在,这技术问题就先放下吧。张金生说的那个海边大队,不知道他们种了多大的规模。

    张金生的话不大实诚。他说一大片,也许就是几十棵。如果不是大批量的种植,相信也是靠天收成的,不会有什么技术。

    第二天,张来福带着李建军,张金生,叫上老孙头,四人一大早就出发去海边大队。

    海边大队在延滨区,和红星大队隔了两座山。

    一行四人先是步行来到楚城车站,坐三轮卡车到延滨车站,再换乘三轮卡车到海边大队,基本上就是沿着大山绕了个大圈。

    这样一折腾,下车时,太阳都到头顶了。四人都没有手表,不知道几点。

    张来福昨天问过儿子那个果园的一些情况。他只说有好大的一片文旦树,不过他也是好多年前去的,是跟十三队的吴子建一起去的。他外婆在那里。

    当时,也是文旦成熟的季节,吴子健说他外婆的大队种了好大一片文旦树,问张金生想不想去看看。

    张金生一听,手痒痒的,巴不得立刻飞过去。

    两个人说走就走。吴子健认识一条山路,说他们一家去外婆那里都是走这条路的。

    就这样,张金生看到了从没见过的一大片文旦树。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文旦,黄黄绿绿的。

    记得当时二人摘了一个,在树下就吃了起来。坐了很久,也没见到有人来巡看。

    张金生原来有点担心,怕被人抓住。毕竟这不是在红星大队,大人们说过,偷生产队的东西被抓到了是要罚放一场电影的。

    直到他们要回去了,还是没人来。

    昨天张金生说没人管,原来是有过体验的。

    张来福从儿子的讲述中理出了一些信息。猜想,这文旦场可能是在没法种粮食的盐滩地上。

    延滨区是环海区,辖区内各公社基本上都有一些盐滩地。

    据说这里很久以前是海涂,因为泥沙沉积,慢慢地形成了陆地。说是陆地,盐分含量较一般耕田要高出很多,没法种粮食,一直以来都是荒着的。

    儿子说没人管,应该没错。大概这盐滩地背靠大山,又远离居住区,所以那天他们没看到一个人。

    时间过去太久,张金生只来过一次,已经认不得路了,得进村子找个人问一下。

    四人往村子走去,看到一个路边小店。一中年妇女坐在门口向路上张望着,一张长方桌子摆在窗子外面。桌子上摆满了玻璃罐子,里面装着各种糖果饼干。桌子底下放着一筐文旦。

    看到四人走近了,女人站起来热情地招呼,笑吟吟的,大概以为生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