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24章 就在隔壁

第124章 就在隔壁

    从店里出来,李舜承还在感慨,说瓯海江的营业员对顾客的态度真好。李建军笑着问:“你刚才是不是想买了?”

    李舜承也笑道:“如果你不拉着,我还真的就买了。”想了一下,收了笑容,“你说奇怪不,我原来没想买的,但营业员一说,我就不由自主地要掏钱了。现在,我又一点都没有买的想法了。这不是中了什么迷药吧?”

    李建军笑出了声:“这就对了,人家是在营销。”话一出,才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这词。

    果然,父亲一脸疑惑:“营销?什么营销?”

    李建军这时感觉超前的脑袋活得真累,每个超前的名词都要先科普遍,说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吹得很好,让人头脑发热,不知不觉就掏钱买下了。

    李舜承连连点头,说就是这个情况,刚才差点就买了,现在才知道这根本就不在自己的购物计划中。

    李建军趁机向父亲灌输了一些市场经济的知识。李舜承觉得很新鲜。

    以前儿子也给讲过一些,但那时的他认为这些是资本主义的腐败余毒,每次听了都对儿子进行一番批评教育。

    自从拿到那两千五百元以后,他发现儿子头脑里的那些奇离古怪的想法才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现在,对于儿子的想法,他都认真听取并分析。

    鞋店的这种营销方式,他觉得很不地道,这是一种欺骗行为。

    李建军不想一下子给说太多,就转移了话题。他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寻找童年的妻子。

    转了几条小巷,都没有看到戴记副食品店。父亲在身旁,他不好意思直接向人打听。父亲带着手表,提醒说时间不早了,要赶回码头,船快要开航了,

    李建军不甘心,说还早呢,再转转。

    李舜承拗不过儿子,两人找了一家食品店想买点吃的。李建军对于副食品店都会特别关注。

    这是一间纵深狭长的门面,房子看起来有些年头。店内的摆设和瓯海街上其它副食品店的格局差不多。门口一个齐腰陈设柜,左右靠墙摆着一排高一点的玻璃门柜子。

    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看他们进来,一边招呼,一边倒上两杯冷水递给他们。

    李舜承有了刚才鞋店的经验,说自己不渴,没去接。李建军逛了这一天,确实渴了,接过杯子一口气喝光了。

    男子大概看出了他们不是本地人,很自然地介绍了几种本地特色点心,说他们肯定没吃中饭。这些点心很好吃,保证他们会喜欢。

    李舜承这会儿是真的饿了,问儿子想吃点什么,他是要主动掏钱了。

    李建军看到左边柜子里的绿豆糕,一阵激动,问:“这是不是戴记出产的?”

    男子笑着用瓯江普通话答道:“是的是的,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能看出他的来历。”

    李建军一听,心脏更是猛地撞击了一下,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问:“真的是啊,那你是知道戴记食品店在哪里了?”

    前世,他不知道吃过多少这款绿豆糕,正面有两个很扁的“十八”,一眼就认出来了。

    听他们的对话,李舜承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问儿子:“什么戴记食品店?你哪里听来的?”

    李建军顾不上回答父亲,急切地问男子:“你是老板吧?你是从戴记进的绿豆糕,告诉我,这店在哪里?”

    他已经完全忘了父亲在身边。男子没回答他,高声地对着门口喊:“姗姗,姗姗。”

    隔壁传来一声清脆的瓯江童音:“舅舅,舅舅,喊我做什么?”

    男子也用瓯江话答道:“你过来,你家来客人了。”

    话音未落,进来了一名小女孩。

    听刚才男子喊“姗姗”的时候,李建军就快晕倒了,看到这个扎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他的眼睛瞬间红了。

    忍住泪水,在经历了两世为人以后,竟然又见到了妻子,尽管是童年的妻子!

    他努力让自己稳住,告诉自己得马上冷静下来。

    李舜承不知道刚才男子说了什么,也没在意,还在挑他的点心。

    他不知道儿子心中上演的悲喜交集,也不知道出现在面前的这个小女孩将来要进入他们的生活中。

    问儿子:“军军,你挑好了没有,我就要这红糖饼。”

    李建军见问,脱口道:“要绿豆糕。”

    看着妻子,李建军是真的恍如隔世,呆呆地盯着她。看她走到男子面前了,才把目光移向妻子口中的“舅舅”。

    发现这确是前世见过的妻子的舅舅白寿,只是现在好年轻,还这么帅。以前自己认识他的时候,是一个发福的中年胖子。

    姗姗问亲戚在哪里,舅舅用普通话对李建军说:“戴记的女弟子来了,你找他们有事吗?”李建军感叹这个时代的人心真是大,这么轻易地就相信了一个陌生人。

    李建军恢复了平静,看着姗姗,声音很是温柔,说:“姗姗,你们家的绿豆糕很好吃。”

    姗姗见这么一个英俊的哥哥对自己讲话,很是开心,盯了他几秒钟,突然笑了,说:“我认识你。”说完飞快地跑了出去。

    李建军心里骂了一句:“傻丫头一个,一点防人的心都没有。”

    很快,她拿着一张报纸回来了,翻到一个印有一大幅照片的版面,递给李建军,说:“看,你是李建军哥哥,我爸说你就在隔壁。哈哈,今天真的来了。”

    李舜承看到报纸,也过来了,认得这是Z报记者对儿子的采访,心里涌出一股骄傲。

    舅舅看看李建军,又看看报纸,恍然大悟:“我说呢,你一进来,我就觉得这么面熟。原来是大名人啊。”

    说着,盯着李建军看了一会儿,回头问李舜承:“你们怎么知道戴记的?认识季尧?”

    李舜承也正疑惑儿子怎么知道戴记的,见问,他看着儿子说:“军军,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建军没回答,看着姗姗,说:“你多大了?经常来这里吗?”

    “九岁了,我爸爸妈妈今天去医院给弟弟看病了,让我来看店的。”

    “看店?你的店在哪里?”

    “就在隔壁。”

    “就在隔壁?我刚才进来也没看见有戴记得牌子?”

    “什么牌子?”

    李建军冲出店门,站在外面看了看,见隔壁还真有一家副食品店。刚才肚子饿了,见到第一家就进来了,只是他这才发现,这街上的店好像都没有挂牌子。

    想起楚城的那些商店好像也是这样,大概顾客都是本地老熟人,不需要记店名也能够稳定地成为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