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50章 还有深水良港

第150章 还有深水良港

    卓祖冰不相信李建军只有十四岁,问:“你真的只有十四岁?怎么想到要参与到当地的交通建设的?”

    李建军一脸无辜地笑道:“我们高考要去县城,车子只能到海边,坐了小船又换乘公交车,很不方便,就想什么时候在海上架一座桥。”

    柯凌觉得他的回答没有一点毛病。

    卓祖冰也没再纠结在这问题上,说:“听起来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我没去过贵妃县,什么时候方便了得去看一看。”

    李建军巴不得他这一句,赶紧说:“得去得去,我们那儿还有一个深水良港呢。”

    这是下个世纪初贵妃县的一个大工程,在东海岸建成了一个集装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是全省最大的。

    李建军提起这个,是想也许卓教授的关注会让建港的时机提前几年。这样,贵妃县的经济结构就会有所改变。

    李建军以前参与过一些县里的项目调研,对当地的经济数据比较关心。但是在前世,他只是个小人物,没有发言权。

    这一世,他的起点已经很高了,他想自己一定得争取在贵妃县的重要决策中能说上话。

    卓祖冰果然被港口吸引住了,问:“真的?怎么省里的资料中没有提到过?”

    他让李建军把他知道的港口情况介绍一下。

    李建军前世对这一块非常关注,把好多数据都背下来了。

    卓祖冰一边听一边记,李建军讲完了,他的笔记本上也记满了两大面。

    柯凌在边上安静地听着,完了,问:“这港口有这么重要吗?陆路运输不是更方便吗?还有,什么是集装箱?”

    卓祖冰笑道:“你们内地当然要靠陆路运输了,但是在沿海地区,海运是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以后的集装箱时代。”

    他收集过各国的海运数据,因为某个港口的集装箱码头项目请他勘察过地质状况。

    对于柯凌的问题,他也没作过多的解释,因为这些事现在都还在规划中,没有具体的目标可以举证。

    李建军问:“您可以安排时间去我们那儿吗?”

    他想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卓祖冰合上本子,微笑地看着面前的二位大学生,说:“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让我敬佩,都能看见二十年以后的发展路子了。”

    他翻开笔记本,看了看,说:“好啊,我想这个学期就去看看,到时候你可要跟我们一起去。”

    李建军没想到他这么爽快就有了决定,一激动,拉着他的手说:“谢谢卓教授,我一定要跟你去。”

    柯凌说:“能不能把我也带上?我还没见过大海呢。”

    卓教授笑道:“如果车子方便的话,可以带你一起去。”

    离开卓祖冰的办公室,李建军一路都被兴奋的情绪主导着,步子轻盈得象要飘起来。他不知道,见到他的人都被他的独自微笑惊到了。

    室友还没下课,李建军找出《小白杨》的歌谱,哼了几遍,也不知道自己哼的和这谱子上写的是不是一个调。

    他们已经把节目报给国庆晚会节目组了,明天要彩排,他们是以五人小组唱的形式合唱这首歌。

    节目组没听过这歌,问出处,答是自创的。因为没有正式彩排,节目组还没意识到他们将要给Z大校园带来多大的冲击。

    他一个人又哼又唱的,总觉得自己是业余中的业余,突然就生出了一种少有的自卑。那是因为那天他听过项圣曦的演唱。

    虽然系里的演出也不是专业的,但听说好多节目都是由有过专业或业余剧团经历的学生演出的。

    班长就说了,要他们多多练习,不要给班级丢脸。

    他们这几个人,全是业余的,只有管东豪有个专业的京剧演员爷爷,但爷爷没让他登过台。

    在演唱上没有优势,他们想在彩排的时候一鸣惊人,因为他们有把握把原创奖拿下。

    李建军比起他们几个更是业余。他从来没有在音乐上进行过专业的训练。

    趁着别人还没回来,他要多练几遍。虽然这歌曲的著作权被自己剽窃来了,他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是。

    他还没唱完第三遍,外面有人来敲门,还夹杂着喊声:“李建军,李建军在吗?”

    是黄倍的声音。

    李建军开了门,大声问:“怎么又找我?”

    一脸嫌弃的表情。

    黄倍不客气地进了屋子,问:“你到底存了多少杀手锏,怎么听说你们系里的国庆晚会还有你的原创歌曲?”

    李建军真是佩服他这狗仔精神,说:“你从哪里熏到了这味道?都还没彩排呢。”

    黄倍不理他,问:“你就说,这是不是真的?”

    李建军觉得这家伙有点莫名其妙,说:“真的假的对你很重要吗?”

    黄倍很是执着,说:“很重要,说,真的假的?”

    李建军懒得和他再纠缠,说:“真的,真的,我的大记者。我这正练着呢。明天就彩排了,我得抓紧呢。你已经问清楚了,赶紧走。”

    说着,真的把他往门口推。

    黄倍也不生气,但也不走,说:“你干脆把自己的绝活都亮出来,趁我还没定稿,要不我一遍一遍地修改,麻烦。”

    李建军想起,校报是每周一期,周二发行。

    对自己的采访要到下周二才能见报,这几天黄倍都可以继续修改。

    怪不得他火急火燎地来求证。

    只是他很好奇,这家伙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就随口问了。

    黄倍说,这些天各系都在准备国庆晚会,自己就到处去收集信息。

    他听七七规划专业的同学在讲,他们这届的新生很厉害,还会创作歌曲,还说这次他们肯定能拿奖。

    黄倍打听了作者的姓名,原来是李建军。

    他吃了一惊。

    那天采访的时候,他可没提起这事。

    李建军听了,笑道,你这嗅觉可真灵。

    黄倍说:“我来都来了,要不你唱来听听。”

    李建军说:“好啊,我正好练一练。”

    这段时间,他一边练,一边在寻找自己的风格,不过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可以称为风格的状态。

    他放下曲谱,调整了一下姿势,唱了起来。

    这些天,他唱多了,嗓音有些粗,不过很顺利地唱下来了。自己觉得比刚才那两遍要唱得有感觉。

    寝室的门没关,门口逐渐来了一些人。

    黄倍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简直惊为天人。闭着眼睛好久没说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