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87章 实景

第187章 实景

    韩三林见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观震撼了,说这个漩涡历朝历代以来,不知道吞没了多少生命。新政府城里后,建立了轮渡码头,才结束了这种悲剧。

    卓祖冰教授也说,这是一个奇特的地质现象,人类在它面前确实无能为力。

    潘锋瑞以前不大愿意来贵妃县出差,就是因为有这天然的海峡阻隔,不能直达县城。昨晚听了李建军的说法,他发现人的思维一旦打开,原来是别有洞天的。

    听韩三林的话,好像还是对这天堑有许多的怨言,和潘锋瑞之前的想法差不多。

    李舜承见这么多专家和领导在,不怎么说话,现在听韩三林这么说,他忍不住插了一句:“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换个角度,这个漩涡也许就是特别宝贵的资源。”

    李建军见父亲竟然在这样的场面中也敢开口,暗笑。想,自己这些年在父亲身上的洗脑功夫没有白花

    韩三林是代表贵妃县政府来迎接贵宾的。按常理,接待省一级来的客人都是县一把手带着班子成员去县界迎接的。这次原先专家组没准备正式接触地方官员,昨晚是潘锋瑞临时给杜中华打的电话。

    杜中华刚恢复工作,但腿脚不方便。贵妃县今天有一个很成重要的扩大会议,是早就安排好的,领导都在开会。

    接到杜中华的电话,槐高官因为无法分身,就让杜中华安排接待,中午一定要让客人和与会的全体领导共进午餐。

    韩三林受命而来,但不大清楚专家组的来意。既然说到了漩涡,他就按实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大多数贵妃人的心声。

    听李舜承说了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他不以为然,说真想不出这瘟神还能变成宝贝。

    卓祖冰站在岸边,震天的轰鸣声盖住了韩三林他们的对话声。他没有听清他们在说什么,看着飞速旋转的两个大圆盘,他的心中生出了一种敬畏的情愫。

    没来贵妃县之前,他对着搜集来的世界各地的图片,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过李建军口中的漩涡该有多么的壮观。亲临现场,他却无法把自己的想象落实到眼前的现实上。

    这漩涡实在是鬼斧神工,任谁毁了它,都是不能被原谅的。卓祖冰心里对这景观只有一个处理意愿,保住它!

    潘锋瑞知道,这次考察是Z大项目基金的需要,更是他们口中的老齐个人的委托。专家们虽然没有直说老齐的名字,但他早已猜到了这个老齐就是他们的齐书记。

    李建军不大在乎老齐的官职和地位,他心里认定老齐是自己人。那天和老齐聊天的时候,看得出来他对自己关于漩涡项目的看法很有兴趣。

    和李建军从那天的聊天中,老齐谈到过要重新开启十年前搁置的那些项目的,贵妃县的漩涡也在其中。

    当年申报的规划就是一填了之,但卓祖冰出来之前被老齐被告知,让他重点考察漩涡附近的地形条件,可不可以建一座现代化的轮渡码头,最好是可以装载汽车的渡轮。

    卓祖冰站了一会儿,郑博过来,说去附近海岸看看。专家里面只有一人来过贵妃县,也是是十年前的事了。他也觉得这海峡阻碍了本地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很多不便。

    当时贵妃县上报填平海峡的项目他也参与了审核,就是为了大坝的选址,当时他们来这里召开了选址集思会。

    卓祖冰昨天在车上听他谈起此事事,把老齐的思路也说了一些。他们这次来贵妃县并不是一次很正式的出差,很大的成分还是一种试水之行。

    说得正确点,是老齐和卓祖冰被李建军鼓动,觉得可以让漩涡发挥积极的作用,头脑一热就成行了。

    老齐因为自己对十年前的那个申报材料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所以交代卓组冰先去实地勘察一番,让自己心中有谱,以后开研讨会的时候有话可讲。提醒他们先不要惊动地方,怕他们有误会。

    这班人个个都是业务精英,对于这次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本来今天上午实地考察后,下午让李建军想办法找到一些居民,听取他们对专家们设想的意见,形成给老齐的合理化建议。

    昨晚潘锋瑞私自联系了杜中华,今天中午贵妃县政府要正式接待他们,把原定的计划搅乱了。

    李建军倒是觉得很合自己的心意,保存漩涡的设想早点让政府领导知道更好,免得夜长梦多。

    他今年暑假和父亲经常骑着自行车来这里,这一侧的海岸线非常熟悉。

    听专家们说要去看海岸线,他自告奋勇的说自己可以当向导。

    韩三林才知道专家的思路是避开漩涡建码头,因为不知道领导的意思,就顺着他们说,自己也熟悉这一带的道路。

    一行人在漩涡东西两侧来回转了两趟,对建码头的可行性无法判断。因为从韩三林和李舜承父子口中得到的有关数据不具权威性。其实李建军提供的都是前世他在贵妃县志上看到的,后来被证明是可靠的。

    快到中午了,韩三林催他们可以去城关了,招待所约好十二点开饭。

    卓祖冰他们绕了两个来回,觉得这一侧的海岸线也看不出什么,但找到了两处和对面距离比较窄的海域,也许以后可以考虑在这里选址建码头。

    潘莹钰一个上午插不上话,见李建军头头是道地提供了好多数据,佩服得不得了。见专家门都上了车,她也上了原来的车。他们要去渡轮码头,过海峡去城关。

    路上,潘莹钰带着崇拜的目光,盯着李建军,问:“天才,你真的是天才吗?刚才这些数据你是从哪里找来的?”

    李舜承也有这个疑问,见有人问了,也想知道答案,但他又怕儿子说是梦里看到的。

    李建军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是它自己蹦出来的,但保证绝对正确。”

    潘锋瑞不熟悉李建军的过往,不知道他曾经的辉煌。听两人的对话,觉得这孩子虽然聪明,但有点狂妄。

    潘莹钰可不这么想,她领教过李建军的独特,对他刚才的解释就象听到《小白杨》一样觉得毫无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