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97章 白奇

第197章 白奇

    李舜承急着要赶去码头,离开船时间只有四十分钟了。这里去码头坐黄包车要二十分钟,他担心万一路上有什么耽搁就赶不上第一趟船了。

    李建军第一次见到白奇,不想错过这年少时的奇遇。他让父亲不要担心,即使赶不上第一趟,不是还有第二趟吗?晚上肯定能回到贵妃县。

    李舜承很少见儿子这样随意改变既定行程的,也不明白今天是怎么了。不过他想儿子既然这样说,应该有他的理由。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听儿子的。

    李建军和白寿寒暄了几句就到柜台帮白奇去了。李舜承和白寿是同龄人,虽然职业不同,但白寿是个话唠,什么事都能唠上一段。这两人碰到一起倒是没有冷场的时候。

    李建军很快就和白奇打成了一片。这不光是李建军有意套近乎,更是这白奇本性好客,天生自来熟。

    李建军一边帮客人过秤,一边和白奇聊起了一些社会趣闻。白奇告诉李建军,他班上的一位女同学这个学期退了学,去香港的一个远房亲戚那儿做女佣。听说每个月都能赚好多钱。羡慕得他们班的女生都恨不得组团去香港做保姆。

    李建军笑问,他愿不愿意也出国去开开眼界。

    白奇想也不想,果断地回:“当然愿意了。不想赚钱的那是傻瓜。”

    李建军试探着问了一下,他家有没有亲戚在国外的。他想了想说:“你还真别说,我妈他们有个不上门的亲戚是在欧洲,但我外婆以前提起他们就气得要死。还是不说吧。”

    李建军知道他说的是谁。他前世听珊珊说过白奇出国的经过,就是被这位他口中的不受外婆待见的亲戚带出去的。

    当年,白奇初中毕业跟父亲学做生意,但他不喜欢捣鼓这个小店,想去南方闯一闯。白家这些年开店,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攒下了一点积蓄。

    瓯江地处江南,加上华侨比较多。开放以后,多有海外华人和家乡亲人联系上的。他们带来好多国外的生意信息,好多侨眷开始通过这些亲戚或明或暗地做起了国际贸易。

    李建军记得自己中学的时候,经常有楚城的街坊炫耀自己从瓯江买来的一些外国货。后来知道,这些货物大多是瓯江的侨眷私下通过在国外的亲戚走私过来的。

    李建军还记得,这种情况持续到九十年代才逐渐消失。

    白奇下学期就初中毕业了,他想好了,要出去闯荡。他同学中已经有人和英国的亲戚联系上,说明年毕业后就先去香港,他亲戚在那儿有一些生意。亲戚和他同学父母说,请这位同学去帮他料理一些杂务,待遇不会低。因为他们想和大陆做生意。

    李建军不禁感慨,在全国人民都还在原地徘徊的时候,瓯江人的生意脑就已经开启了。白奇这么大的孩子竟然就显出了时代先躯的底蕴。

    李建军不想泄露天机,因为白奇确实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实现了出国的梦想。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他的那位表姨,带他出去只是为了给家里添一个廉价的男佣。

    白奇第一次出国呆了两年,给表姨的儿子,就是送珊珊录音机的那位,当了贴身侍者。表姨是白奇外公当年带出国的小妾的女儿。外公去世后,年轻的小妾改嫁了一个会说中文的新加坡人。这是到了后来外婆才说出来的。那个所谓的表哥是新加坡人的外孙。

    当年,白奇外公在欧洲有一份蛮大的产业,他经常带着十几岁的小妾在那边打理生意。后来因为国内形势变化,他们回不来了,再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白奇外婆带着几个儿女守着家里的产业,新政府成立后,富裕的他们在划分成分的时候当然就是资本家。后来家产只剩下了现在这家店面。

    外婆恨外公自己带着小妾在国外逍遥,留下他们在家替他顶罪。在白奇小时候,母亲还经常说起外婆的委屈和愤恨。

    在家人说起外公的时候,白奇只有好奇和羡慕,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出去逛逛。

    瓯江的孩子从小就在商业环境中长大。这是一个偏僻的城市,渔民和商人是构成市民的主要成员。

    他们的孩子对于赚钱做生意的热情比李建军生活的楚城要高出很多。珊珊第一次走在楚城的街上,很是嫌弃。说这里不但店家稀少,商品奇缺,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市民的懒惰和对改善生活的麻木。

    就说李建军的外婆,一天到晚忙家务,对于怎样提高生活质量没有一点想法。珊珊好几次说让瓯江的父母给买一台洗衣机,每次都被外婆严词拒绝。后来还是在李建军的坚持下,买了一台双杠洗衣机。

    因为这台洗衣机,家里花钱装了自来水,每个月多出了好几元水费。外婆的心似乎被抽着,慢慢地,洗衣机就成了摆设。外婆还是每天去井边和邻居们一起打水洗衣唠家常。

    白奇和李建军算是同龄人,问李建军读了书能赚多少钱。他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有天生的怜悯,觉得他们一天到晚看报纸喝水,薪水也少得可怜。他们同学有带录音机来学校的,一台的价钱就超过了他们班主任一个月的工资。

    白奇说着,眼里露出了一股悲悯,看着李建军似乎看到了他将来落魄的样子。说:“你有没有想过退学,以后出国去赚大钱。

    李建军心里只想笑,脸上却有模有样地露出好奇的神情,问:“上了大学出去不是更容易学做生意吗?“

    白奇轻蔑地笑道:“书呆子,做生意哪里需要什么大学问,能写写算算就够了。读那么多书,还浪费那么多时间,想想就亏大了。时间就是钞票,上大学要四年。这四年人家早赚翻了,你还在向家里要学费。”

    李建军确实觉得他这账算得太清楚了。怪不得人家瓯江人能在世界各地建立商会。

    快两点了,店里的顾客仍然在进进出出。李舜承让儿子准备出发去码头。

    白奇正和李建军聊得投缘,他想让李建军留下,问:“你们几点的船?其实我家里有客房,你们明天走可以吗?”

    李建军不奇怪。前世他可是业内的大佬,家里别墅有五百多平方,只要说得上话的客人都成了朋友。客房里一年到头都是客满。

    李建军摇摇头表示不能留下来,但说过了年自己还会来瓯江的。听起来,这完全是两个孩子过家家时的对话。

    其实白奇平时就喜欢交朋友,经常留同学在家过夜,家里的点心对同学很有吸引力。白寿小时候家竟好,也常常带小朋友回家蹭吃蹭玩,对于儿子广交朋友竟视而不见。

    李建军又感慨一番,这和珊珊他父亲戴伯尧正好相反。其实,这个时代骗子确实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