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207章 要建好多新公司

第207章 要建好多新公司

    童震恺对于商人有天生的鄙视,认为是低端的营生,只有从政才是正道。李建军想学贸易,他打心底里看不起。

    方艺喜欢权力也喜欢钱,虽然也打心底看不起做生意的。当然现在也见不到普通意义上的生意人,最多就是那些贩夫走卒。

    她知道现在悄悄兴起来一种新的职业——走私,据说他们可以日进斗金。她们同事中就有亲戚在和宝岛做这种生意,从那边进的那些小电器,小玩意,私底下在国内卖得很是红火。

    她刚刚说的这些话其实不单单是对李建军说的,也是她心中的疑问。这一年多来,她和丈夫在被窝里常常会讨论这些新鲜事。

    童震恺很明确,从政是正途,儿子以后一定要当官。至于钱,有很多途径可以来,而且自古朝中有人好办事。不管今后形势怎么变,家里一定要有当官的人。他们已经决定,等儿子结婚后一定要他们生三个孩子,他自己因为各种原因生下儿子后就没有继续要孩子。

    他们以为现在提倡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一种口号。

    对于大学生学贸易,方艺也觉得太自贬身价,听李建军问,笑道:“自古士农工商,这个你父亲更清楚吧?他也不会让你学做生意的。”

    她直接就说出了正确答案。童震恺也频频点头。

    李建军其实也没想要在这问题上深入探讨,凭着自己年纪小,任性地转移了话题。童震恺对李建军的期望值降低了很多。

    童世杰一个人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大概觉得无聊,又回来继续拿起了筷子。

    李建军装作不经意地说,自己上午去了杜中华书记办公室,听到了一些消息。

    童震恺也不经意地问,什么小消息。

    李建军说是县里接下来要建一些新的企业,好像是要和国外做生意的。童震恺明显谈话的热情降级,说这个年前就提过了,是上级传达的文件解释上要求的。

    李建军知道,今年好多新提法都会出来,其中就有“多种经济成分”。至于国企,它是大头,当然要增加比重。

    童震恺这些年都在经济部门呆着,对于县里要建新的国企,他心里也在盘算。他想挪个地方,到新的领域去闯闯,而且,在新单能接触到新的圈子。他坚信人脉就是前途。他才四十一岁。

    贵妃县现任的各级各部门的领导按李建军前世的眼光来看,都非常年轻。供销社主任也是科级,童震恺可以称得上年轻有为。李建军感慨,这是个造英雄的时代,自己一定得抓住机会。

    童世杰见李建军参与这种无趣至极的讨论,很是嫌弃,说:“你是天才呢,这种事也有兴趣,真是看不起你。”说着狠狠地喝了一口白酒,是他开饭时死乞白脸地让父亲给倒的半杯。

    童震恺见了,赶紧把他的杯子摁倒了桌子上,说:“小孩子,少喝点意思意思就够了。”

    看儿子辣得直吐舌头,方艺递过一杯开水,是她自己的杯子。童世杰推开了母亲的手,结结巴巴地说:“又不是……是小……小孩了。”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了嘴里。

    童震恺自己喝了一口白酒,说:“小杰,军军,你们要记住,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往体制内发展,这是正道。”说着,停了一下,若有所思。

    李建军大概猜到了他在想什么,问:“童伯伯,是不是上级有什么新动向,以后象我们这些大学生在政府以外的领域也有发展前途?”

    童震恺似乎突然被惊醒,大声道:“你不能有这种想法。你们是大学生,天之骄子,国家的栋梁,只有在政府部门是最有前途的,而且国家也绝不会让你们去干别的。

    李建军想想也对,现在是包分配的年代,不服从分配也就放弃了就业机会。更何况,民营企业还没有出现。不象前世,到处都有招工的小广告。

    童震恺不是眼光短,实在是没人能在这个时候想象得出,再过十年二年,自己的生存环境会变得让人不敢相信。

    李建军今天来是想打听一下,县里有没有考虑过成立一个建筑公司。早上老杜说没这个必要。

    童震恺听了,也觉得没这个必要。李建军说大坝不是要立项了吗?很有必要的。

    方艺笑他是小孩子,说大坝是很专业的项目,要申请上级支持,相信他们会派出工程队过来帮助的。

    李建军当然知道会这样,但他仗着天才的身份加持,领导的器重,想在第一轮国企改革前接手一个国有建筑公司,在下一波的房地产经济中分一杯羹。

    童震恺是科级领导,在县政府新的决策出台前,他是有机会参加扩大会议的讨论的。这是李建军前世得到的常识。

    早上老杜也证实过这个流程,但老杜没有这个机会,他现在是闲职。

    李建军原来一直想以后怎么能在老齐女婿温鹤飞那儿混个职位,这些天突发奇想,不如自己以后直接接手一个国企自己干,就象前世某房产大佬一样。

    他这一世虽然有了超前的形势判断的优势,但真正要干起来,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去年见了老齐一家人,心中模模糊糊地出现要参与房地产的浪潮,因为股票的本钱还没有着落。他记得贵妃县第一批房地产是在他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建的。

    贵妃县民营企业起步较早,房地产市场开放得更早。县内没有一家像样的国有建筑公司,所有的商品房都是那家叫“蓝天房产”的地产商开发的。

    寒假里,他和父亲也聊到了这个话题。现在的李舜承对儿子的话是深信不疑,而且在儿子的不断灌输下,对他所说的市场经济这一新事物也接受得差不多了。只是他心里还是和童震恺想的差不多,说不管以后形式怎么变化,体制内是最安全的。

    李建军也不和父亲争执,就跟现在不和童震恺争执一样。何况他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在哪里先积累第一桶金。

    他最初没想过要上大学,现在觉得上大学的决定还是很明知的,积累了意想不到的人脉。最近做地产的想法占了主导,他就仔细地分析起来,发现做成的可能性极大。至少,如果国企性质的建筑公司存在,在贵妃县房地产起步的阶段,可以比“蓝天”更早入场。

    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在毕业后回本地,和温鹤飞保持联系。自己进入贵妃县的国有建筑公司,在本地开发商品房,就算暖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