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209章 我要造房子

第209章 我要造房子

    到了六月份,调研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考试季也来到了。项目组就是考虑到这一情况,所以把H市放在最后。

    组里大一的学生不多,最多的是大三的。也有大四的,他们想借此积累实习经验。这些组员中,李建军的课业是最重的,不过他也没有拉下。

    这个学期,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社团活动,寝室的集体活动反而没有上学期多了。最重要的是管东豪情窦已开,一颗心只追随着牟欣欣的轨迹运行,对于男生间的活动兴致不高。这个活跃分子偏了心,自然寝室的组织力大减。

    李建军一到星期六下午就出门,其他人也习惯了。

    这一天,又到了周末,李建军却没出门。这是自从进入调研组以来的第一次。因为齐有粮星期一从伯父家里回来给他带话了,老齐请他这个星期天去家里吃午饭。

    自从上次去过老齐家里后,李建军就没有再见过他。人家是省里的一把手,李建军用前世的经验来判断,自己一介平民,不该仗着和小齐是同学就随意拉关系去打扰。

    他心里其实很想和老齐建立更深入的关系,但一定得不经意间去建立。从老杜的口中,他大致给老齐画了象,觉得这是一个原则性挺强的人。

    李建军想,这样的人更看重一个人的人品和才能。他相信,老齐有一天会主动找自己的。

    一个学期都快到了头,李建军还没有等到老齐的召唤。进入了六月,他心里有一点点焦虑。

    因为目前项目工作到了尾声,H市调研的基础工作结束了,他登记的资料也已经完成了第二遍的校对,再过一个星期就可以上交了。

    齐有粮每一次从大伯家回来,李建军都希望他对自己释放一些信息,但他一直都挺平静的。

    直到这周一,齐有粮才不紧不慢地告诉他,伯父请他这个星期天去家里吃中饭。

    李建军心里一阵激动,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这学期和杜中华通过三封信。在第二封信里,老杜告诉他,老齐会找他的。让他不要贪玩,要在学校等着。

    信是他去一个地级市调研回来收到的。拿着信,他很想问齐有粮,老齐有没有给自己带话,但话到了嘴边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他怕别的同学会有想法。其实,上次去了老齐家后,他们就说了一些调侃的话,但他听得出来也不全是调侃。

    虽说现在的风气还是挺正的,但这样明晃晃地巴结领导总是有拉关系的嫌疑。

    这些日子都进入了考试复习的阶段,李建军以为老齐不会再找自己了。

    杜中华在第三封信里提到,老齐对贵妃县的漩涡工程很关心。焦黄地委已经把项目资料报到了省里,老齐亲自顾问了。

    李建军不知道省里会怎么回复。这个时期,百废待兴,省里的主要领导都会亲自参与一些重要项目的立项过程,甚至有时还会跟进整个项目的建设全程。

    李建军想,漩涡工程对于省里来说,是个很小的项目,但对于贵妃县的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相信按老齐的性格,即使没有杜中华的不断沟通,仅仅是李建军上次当面提起,老齐也会关注的。

    杜中华在信里还说起,这次立项成功,李建军的功劳很大。焦黄地委在审核项目时一路通行。本来这个小项目用不着再提请上级审批,只要在省里有关部门备案就可以了。但地区经济委潘主任说这是一个关乎贵妃县经济腾飞的大通道项目,可以申请上级财政的支援。

    这样,贵妃县的漩涡项目就升级了。李建军读了信后,心里大大激动了一会。这是他重生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以后人生规划的立足点,以为会很难很曲折,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见到曙光了。

    星期天一大早,李建军就催着齐有粮起床。齐有粮答应的事是一定会做到的,虽然他不大愿意李建军和伯父走得太近。

    到了老齐家,一进门,就看到老齐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见他们来了,老齐也没放下报纸,只是笑着让李建军坐到自己身边,指着报纸上一篇报道,说:“你们看,国家真的要大干了。南方的建设热潮很是让人激动。”

    李建军不用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但还是很礼貌地凑过去。果然报道的是南方某小镇发扬战天斗地的新干劲,将要让一片荒地变成高楼。

    老齐感慨地说:“你们是赶上好时代了,国家要发展了。等你们毕业,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小李,你有什么打算?”

    李建军不知道老齐指的是什么,问:“齐伯伯说的是……?”

    老齐大概也发现了自己没头没尾的提问,笑着收起了报纸,道:“我是想说,你对毕业以后的方向有什么打算?”

    这个问题,李建军一直在思考,说:“做对口的事吧,造房子也不错。”这是真心话。一个学期的调研,他对住房短缺的问题已经不是政策层面的研究,而是清晰而具象的感触。

    上次来这里,他和温鹤飞有过对房产方面的闲扯。今天,如果温鹤飞还来,他会有许多直接而实用的建议。

    这次的“婚内分居”课题,对他而言是把原来的空想落了地。房地产市场在前世被诟病了好多年,现在看起来,那时的人是没有经历过结婚十五年还住集体缩舍的艰难。

    李建军想从一个预备投机的炒房客变成真正的房产投资商或建设者。

    老齐的问题虽然挺随意的,但李建军恰好认真思想过。他瞟了一眼齐有粮,笑道:“有粮,你呢?我准备造房子去。”

    老齐看起来并不惊讶,也看了一眼侄儿,说:“我问过阿粮你这学期的课余生活。你现在正参与‘婚内分居’项目的调研,很好。说说看,我们今后如果大规模造房子,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齐开门见山的提问,李建军觉得他好像看穿了自己,干脆直白:“注意什么我现在也没想好,但房子是一定要造的,而且要赶紧造。这么多结婚几年了还分居的职工,看了让人很不是滋味。”

    这也是真心话。李建军以为自己这一世不会有太多同理心,不想几个月的调研,把自己的本性又带了出来。他的心还是有点软。

    老齐笑道:“是啊,这么多年我们欠工人们的债太多了。是时候要还上了。”

    老齐想什么李建军大概猜到了,果然他接着说:“你们这次的调研项目就是为接下来省政府要出台的一些政策做准备的。”

    李建军不知道老齐今天让自己来的目的,所以也不敢多搭话,生怕好事坏在嘴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