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天挣到二百元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天挣到二百元

    郑畏还是答应着金田旺成立蔬菜合作社时,来出席挂牌。新生事物,总得要支持,凡事总有个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比如这蔬菜市场。

    实地考察完马清江和金田旺的大棚种植,郑畏陪着郑克爽到了七老岭的集中供养点。

    集中供养点就建在蔬菜市场的边上,有一堵围墙隔了开来,独立成院,到蔬菜市场留着小便门,方便集中供养点上的人进出。

    食堂与蔬菜管理办公室的食堂共用,行动方便的直接到食堂去吃饭,不方便的就由工作人员打回房间里吃。

    日常,集中供养点上,尚有劳动能力的给李四海的蔬菜公司清捡蔬菜、整理包装,因人而宜,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方式和吃饭一样,分类对待。

    当郑畏陪郑克爽步行进入集中供养点时,四位老婆婆正有说有笑地凑在一张大案台上摘芹菜,旁边一位坐轮椅的老头负责在案台头上,过秤捆扎,装箱。

    每个人面前还放着水杯,案台另一头上摆放着一堆零食和水果。

    郑克爽走到案台前,找了一张座位,坐下来与老婆婆们一起摘芹菜。

    老婆婆们不再说话,打量来人。

    村支书连忙向老人介绍,“这是望江市政府郑市长,来看望大家啦。”

    跟在后面的工作人员,连忙把带来的礼物放到摆放零食的地方,方便袋装着礼品,堆成一堆。老婆婆们只是看了一眼,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

    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婆婆停下了手里的活,从座位旁边拿起一条毛巾擦了擦手,又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她有些……干瘪的手上,青筋如蚯蚓一样爬满,嘴巴也有些干瘪,牙齿却很好。

    “感谢郑市长,政府对我们太好了。我们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用挂挂我们,你们去干你们的大事就中。”

    “老婆婆,您老多大年纪了?”

    郑克爽把刚摘好的一把芹菜放进老婆婆面前的塑料筐里,温温和和地问到。

    “我今年九十岁了,她们都八十多了。除了腿把不好,其他都没毛病。”

    老婆婆说话底气很足,声音有些大,可能她自己听力不行,才怕别人听不清。

    “你们摘芹菜累不累?”

    “一点也不累,小张给我们限定工作量,每天就摘这些,挣够二百元,就不准再干了。午休后,还要进行集体锻炼,做做操什么的。”

    “摘多少芹菜挣二百元呢?”

    郑克爽看着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张,一位秀气的中年妇女。

    “摘两斤一块钱,她们每天就摘四百斤,捆扎包装好。公司单独为她们定的价,算是慈善事业。他们每人分四十元,作为自的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生活用品。供养点管吃管住,还管着洗衣洗澡什么的。”

    小张说话很快,可能与老婆婆们打交道时间久了,得与她们交流,练就了快言快语。

    郑畏也坐在边上,跟着摘了一会芹菜。他计算着时间,二十分钟,自己就摘了十余斤,劳动强度不大。

    老婆婆们说着话,如做家务一般,动作流畅,手上比自己还灵活。

    “都休息一会吧,做做操,活动活动筋骨,让领导们看看我们这些老婆子身子骨怎么样。”

    戴眼镜的老婆婆发号施令下,老婆婆和坐轮椅的老汉都停下手中的活,各自擦手,起身离开案台。

    除了老汉坐着轮椅,还有一位老婆婆拄着拐。

    他们集中到院子中间铺了乳胶地面的位置,小张打开音响,音乐响起来,动作统一地开始伸胳膊,踢腿什么的,极富节奏感。

    坐轮椅和拄拐的,只是活动上半身,也很投入。

    大约做了十五分钟老年健身操,就停下了,有的出了汗,脸上都红润起来。

    郑克爽也学着做了几个动作,却是学不来。

    郑畏就趁他们还没有解散,站在五位老人面前,简单地练了一段形意桩功夫,然后把站桩的要领跟他们讲了一遍。

    小张在边上,用手机录制下来。

    这段形意桩,要求不高,只要保持身形固定姿式,站上一阵,对身体大有裨益。

    与老婆婆们告别,顺着小便门,又到了李四海蔬菜公司的库房处看看供养点上其他人员清理蔬菜情况。

    已近中午,蔬菜市场上冷清了,只有李四海蔬菜公司的库房门前还稀稀拉拉的,不时有来卖蔬菜的。

    库房里分着区,收购区、清理区、包装区,质检区,然后才是储存库房。

    供养点上的人集中在清理区里,也是围在一张大案台上,分组对各类蔬菜进行清理去除枯败叶片或者杂质。那些需要水洗的,全部由机械设施进行。

    环境稍显清冷,他们都穿得比较厚。

    机械设施运行造成噪音,有些噪杂。

    村支书把一位从头到脸有道疤的汉子,给叫了出来

    “这是上面来的领导,过来看看你们工作的情况。”

    “他是我们村里的,叫孙清海。他年轻时遇上车祸,破了相,没有找上媳妇,父母去世后,独自一个人生活。刚到五保户的年龄,身体各方面都还很好,主动要求到集中供养点来工作,还负责供养点上人到这里的工作安排。”

    郑克爽伸出手,与孙清海握了握,就问他工作强度怎么样,收入多少等等。

    孙清海挠了挠头皮,把身上的工作服抻了抻,才慢腾腾地说话。

    “这儿工作一点也不累,他们坐着干活,每天就工作八个小时,每天收入八十元。”

    孙清海抻衣服的动作跟麻利,干起活来,肯定也是快手。

    郑畏打量他的手,粗糙有力,筋节外露。

    “我自己负责他们这些人清理好的蔬菜捆扎和包装,公司给按照正常包装工的工资发放,每天二百元。”

    “他们吃饭住宿免费,挣的工资都由自己花销。我自食其力,回家住。供养点上房间有点小,不如家里宽敞。”

    他说话虽然慢腾腾的,但是有一句是一句的,非常有逻辑。

    郑畏问了句题外话,“你上学到几年级?”

    “高中毕业那年准备参加高考,遇上了车祸。本来能考上大学的,治疗了一年多,课程全忘了,家里又困难,就放弃了。”

    怪不得孙清海说话的逻辑性这么强,真是命运弄人。如果他不遇上车祸,或者家境好些,也不至于人生这么波折。

    “没有事,我得回去了。他们干的活攒多了,就没法捆扎和包装。耽误工时,可不行。”

    郑畏看看郑克爽也没有什么需要问的,就点点头,同意他回去继续干活。

    出了集中供养点,也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

    郑畏征询郑克爽的意见,到两山湖去吃些风味鱼怎么样?

    郑克爽痛快地答应了,调研日程安排得比较满,但是收获蛮大,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是领导工作都是有日程安排的,不能由着自己随心所欲。

    两山湖越来越漂亮,田四郎管理的度假村规模扩大后,也显得繁华起来。

    当郑克爽看到两山湖前立的石碑时,还自己拍了张照片。

    那上面的镌刻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被精心地涂了金粉,而且下面还标注上了英文,涂成青绿色,与环境融为一体。

    田四郎和徐杰、黄雁一起等在度假村门口。

    见面后,郑畏就指着石碑问到:“那上面的金粉和青绿色是谁涂上去的?还是英文是谁标注上的?”

    徐杰与黄雁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田四郎笑哈哈地说到:“是我干的。这儿成游客的拍照景点了,老外也来了不少。我就托王青年老师找人翻译了,又雇人给刻上去,我自己按照网上旅游景点上的样子,涂上金粉和青绿色。”

    郑畏再回头看那块石碑时,又有一群人聚在那里,轮流拍照打卡。

    那可是富家涧旅游的开端,极具标志。时光如梭,没想到会成为地标打卡地。

    郑畏陪郑克爽进了房间,没忘给田四郎点赞。

    郑克爽进屋后,招呼田四郎一起吃饭,还是工作餐,借机闲聊聊,也不错。

    田四郎愣怔在那里,一阵脑大:“你认识我啊,这么大领导还请自己一起吃饭,尽管是在自己管理的度假村里,这可是莫大荣耀。”

    “你不是田四郎吗?”郑克爽直呼其名,更让他莫名其妙。

    郑畏也是如云雾,见面没有介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