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金融皮,科技骨 » 第三十四章:幕后身份迪化成型

第三十四章:幕后身份迪化成型

    证监会很早就注意到了林淼,他们平日里不仅要监管市场的运行,也要时刻关注舆论氛围。

    林淼旗下汇聚了太多股民,相关报告早就被工作人员打给了上层。

    证监会的高层领导见到下属打上来的报告也是震撼异常,当即下令调集林淼的所有交易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调查结果一出,领导们简直要被亮瞎双眼,数据显示,林淼的交易记录没有任何问题,除了做空幸福地产,他在网络上公开的消息没有任何水分。

    所有人都意识到,国内这下子真的出了一条真龙。

    当即就有人表示要对林淼的消息进行保护,并吸收到他们官方来。

    一把手经过一番思考后,最终否决了提案。

    他给出了三点理由。

    一,林淼的操作都在低市值妖股上,还没有大市值票的操盘记录,在大市值票上能否复刻奇迹还有待观察。

    二,真龙出在激烈搏杀中,吸纳进官方体系后灵性被磨灭的概率极高,已经翱翔的巨龙不应该被自以为好意的人为环境所束缚。

    三,以林淼的性子,接受他们招揽的可能性极低,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只帮林淼把部分信息隐瞒。

    最终,他们一致同意了一把手的提议,帮林淼隐藏了部分信息。

    一把手给出的第三点理由说服了所有人,现在又不是战时,林淼肯加入他们的可能性还真无限贴近于零。

    幸福地产的事所有人都不觉得有问题,反而更欣赏林淼的果决与狠辣。

    本就是发生在林淼身上的事情,自然不存在内幕交易的问题,你都欺负到别人家门口了,难不成还不能允许他人展开报复了?

    你爸又不是李刚,哪来霸道的资本。

    后续林淼在中远海洋上一波起飞,证监会领导们只是惊诧,也没觉得林淼通过了他们的考验。

    毕竟中远海洋身上有新股的属性,妖的基本面更大,并不能代表太多实质性的东西。

    证监会的默不作声跟欲盖弥彰更加坚定了机构们的想法,林淼绝对跟国家队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身世清白,家世普通,假期神秘消失,一朝顿悟,妥妥的少年天才模板。

    我就说他怎么能在市场风平浪静之时提前给出市场即将暴跌的风险提示,又怎么敢在市场全年绝望之时坚定唱多,原来是国家队精英,那没事了。

    估计上层想立个标杆,把国家队里最精英的少年天才推了出来,想通过年龄优势将话题度拉满。

    你还别说,国家队就是国家队,不愧是精英中的精英,那技术水平,那能力魄力,众多机构自问,自家没人能做到林淼般完美。

    几家真正的国家队主力机构此时也很懵逼。

    现在国家队雏形虽然已经建立,但并不是15年救市以后的统一管理行动,而是上层下令,各分支机构默契护盘。

    之前市场一周之内的极速杀跌,还有后续一周的直线反包,都是他们共同默契的手笔。

    目的嘛,自然是为了社保基金、基础投资建设基金等真正需要大额收益的重磅资金能在A股市场获得更低廉的筹码,好搭上市场究极主升浪的顺风车。

    顺带还有一点就是林淼曾经找复盘文章中提到过的,为未来港股通的开通提前做点表示,最好能逆着美股市场来表现。

    国家上层领导其实已经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了预测,提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希望能安稳度过米国金融危机传导而来的危机。

    可惜,所有人都错估了这场始源于米国的金融危机的威力,更没有人能预料到米国金融危机最终竟然能发展成席卷全球的超级经济危机。

    国内提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在空前经济危机的面前都失去了作用,这才有了后来4万亿泄洪计划的出台。

    国家队机构彼此间都有模糊的认识,知道成员大概有谁,毕竟都是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国有大机构,但他们对林淼根本不熟悉,也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

    但种种迹象无不表明,林淼就是国家队出来的少年天才精英。

    他们也没办法,最终只有相信这个公认的观点,认为林淼是上层在他们不知情情况下秘密培养出来的少年英才。

    林淼丝毫不知道,简单的信息差,证监会暗地里抬了一手,配上一群人的迪化脑补,他竟然拥有了国家队精英天才的神秘身份加持。

    不然,他高低得整上两句:无脑迪化不可取,想太多有时候是种病,得治。

    此时,林淼正在洗漱,准备待会再来欣赏沙雕网友们的精彩表演。

    “怎么样,能快速看出什么名堂吗?”

    会议室中首位坐着的老大询问,下属们第一时间就下载了林淼的研报文件浏览分析,他也打开看过一段时间,但文章的长度跟专业程度第一时间劝退了他。

    他负责的是行政系统,更多是决策拍板,让他来分析林淼写出的专业研报实在太过为难他。

    好在,他还有众多专业下属在,只需要听取下属给出的共同结论。

    “老大,研报太长,短时间内根本分析不完,但根据文章的总体结构,跟未来哥给出的概括观点应该大差不差。”

    首席分析师代表着其他人回答了老大提出的问题。

    “那结果呢,对我们的计划影响大不大?”负责老大若有所思,他更希望能听到无关紧要的回答。

    但很可惜,首席分析师给出的结论恰恰相反。

    “老大,很抱歉,未来哥研报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极有可能会对我们的收益产生巨大影响。”分析师一脸歉然。

    “他的研报我们能反驳吗?”老大不死心地询问。

    “不能,未来哥用的是阳谋,最多只能通过语言表述来找茬,但那毫无意义。”

    “既然没办法,那就上水军,务必要把散户们的视线混淆,不求能忽悠全部散户,但至少不能让散户全都奉他的研报为圣旨。”

    老大直接下令,让早就花大代价准备好的水军进场洗地,意图把水搅浑。

    “你们说,他把研报直接公之于众是为了什么?”他一直想不明白,林淼发研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或许,他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中远海洋公司提出警示?”

    “那为什么不走内部通道?”

    “老大,我们金融体系跟他们实业体系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