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康飞刀郎 » 第四章 墨绿飞刀

第四章 墨绿飞刀

    在将身体的毒素清除干净后,这天晚上卓一凡来到了黄涛的房间,笑着对黄涛说道:“是不是觉得我忘了教你武功的事啊?”

    黄涛摸了摸鼻子,老实回道:“确实有点迫不及待。“

    “是这样,我想传你内力,所以只能等毒素清除干净。”

    “内力真的可以相互间传来传去?”

    “这个自然,传功之前我先帮你打通经脉,然后再将内功输入你的丹田。”

    “传给我,你的内力是不是会相应减少?如果是这样,你教我内功心法,我慢慢学。”虽然黄涛有着一个强烈的绝世神功梦,但这种损害别人成就自己的事,自己干不出来。

    “都是兄弟不纠结这个,况且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传给你三分之一内力,对我影响不大。”

    卓一凡接着说道,“修习好内功是个很难而且很漫长的过程,心法能不能领会一回事,光是那身体的经脉穴位就够你学晕的,就初步在丹田形成那一丝气息就得修习好几年,你都几岁了,按部就班地学不适合你。”

    “好吧。”黄涛听完应道,原来学内功这么难,光听听就够晕的了。

    肌肉、骨骼、动脉、静脉、血管乃至微小的细胞,即使有些肉眼不可见的,借助一定的仪器也是可以窥见的。

    唯独经脉穴位,至今为止仍然没人看见过它,但看不见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就像空气一样,它让每个人都能感知到它的存在。

    经脉就像隐藏在人体的河道,它是阻塞的、所以必然是干枯的。

    在经脉打通的每一段,黄涛真切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又是很微弱的气息在看不见的河道中流动,这感觉酥麻、又舒畅。

    全身经脉的打通足足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可见经脉、穴位的复杂。

    随着最后一段连接丹田的经脉打通,全身的经脉贯通在一起,一瞬间全身似乎有无数条河流在游走,黄涛感觉神清气爽,忍不住就要站起来。

    “别动。”卓一凡沉声道,神情无比凝重,他即将把内力传给黄涛,此时容不得半点差错。

    不多久,两人的身上不停地冒出白色的雾气,在皎洁的月光中升腾着。

    静静站在窗前的二娘紧张得屏住了呼吸,惊奇地瞪着床上盘膝而坐的两个人。这半个月以来,每晚一个时辰,都是她在外面警戒着,就怕发生什么意外。

    在背后的双手放下去的一瞬间,黄涛睁开了双眼,眼神凌厉,把正在盯着他看的二娘吓了一跳。

    “出去试试。”卓一凡笑着说道。

    “好。”

    黄涛下了床,大踏步走出柴房,他感觉到身体轻盈、浑身充满了力量,脚下一个用力,不曾想飞跨了出去,一个踉跄跌了个狗吃屎。

    这跌倒的姿势太滑稽,二娘不禁弯着腰,捧着肚子哈哈大笑了起来。

    黄涛一脸尴尬地爬起来,“汗,一时没适应。”

    跟出来的卓一凡,微笑着说道:“不碍事,二娘已经会一些简单的轻功提纵,让她教你就可以了,等你有一定基础了我再教你高级的轻功术。”

    “嗯。”黄涛应了一声后,瞅了瞅周围,朝着墙边的一块砖头走了过去,猛地用力一拳,“砰”的一声,砖头顿时碎成了粉渣。

    黄涛愣住了,这是自己吗?回过神来的黄涛望着卓一凡,眼神中满是感激。

    卓一凡从怀中拿出一把墨绿色的小刀,边递给黄涛边说道:“这是我师传的墨绿飞刀,现在我就把他送给你。”

    黄涛拨出飞刀,端详起来,这飞刀长三寸,也是通体墨绿,和刀鞘浑然一体。

    卓一凡接着说道:“拳脚功夫没有个十年功夫学不到精髓,而将招式融入实战中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教你飞刀手法,目前最适合你。”

    “涛弟你记住一个道理,不管多简单的武功,只要你练熟练透了,威力都是惊人的。”

    “嗯,我明白的。”黄涛对这飞刀绝技可是向往得很,简单粗暴,够炫。

    “这边的事情一了,明天我也该上路去趟少峰山了。趁今晚夜色明朗我就把这飞刀技教给你。”

    “卓大哥明天就要走?”

    “嗯,暮云门与神羽教搅在一起,这事情我得亲自去趟少峰山,和湛了大师商量下应对。你说的二娘丈夫失踪这事我也会找机会探明究竟。”

    “涛弟我们开始吧。时间不早了,二娘你先去休息。”卓一凡一边说着一边找来了一块木板,并把它固定在墙上,拉着黄涛开始比划讲解起来。

    此时专注于教授黄涛武艺的卓一凡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说的湛了大师此刻正端坐在柴火堆顶端。

    在越来越大的火势中,湛了大师最后看了一眼火海中的少峰山,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两行热泪顺着他的眼角流下。千年少峰,尽归尘土。

    第二天,作为送别卓一凡的早餐显得丰盛了很多,除了平时的小米粥、青菜外,二娘把原本要带去市场摆摊的两条湖鱼也蒸了上来。

    望着还是很稀疏的米粥,黄涛问道:“这么久了,朝廷的赈灾粮还没下来?”

    “没呢,现在别说没钱了,就算有钱也没粮买,太难了。就我们村就饿死了四个人,更别说靠山的那些村庄,十室九空,都逃荒去了。”说到这二娘停下筷子,一时间没有了胃口。

    停了片刻,二娘继续说道:“虽说靠水吃鱼,但也不能餐餐吃鱼啊,没米下锅这哪行?再说打渔完全靠运气,有时几天也打不了一条鱼。”

    听到这,黄涛摸了摸鼻子,汗啊,这段时间他才弄上来三条湖鱼......

    卓一凡面露忧郁,说道:“这样等下去不行,很多人会饿死。”

    黄涛无奈地说道:“可是哪里还能变出粮啊?”

    卓一凡停下筷子,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倒是想到有个地方或许能缓缓这的灾情,只是有点远。”

    “哪?”黄涛、二娘异口同声地问道。

    “浙江,锦绣山庄。去年山西的旱灾他们也出了大力,要不是他们,山西不知要多死多少人。”

    “我去跑,再远也得争取下,总比坐着等死强。”黄涛下了决定。

    “既然这样,我马上修书一封,你带去交给他们的少庄主,希望能帮上忙。”

    卓一凡将米粥一饮而尽,起身回房写信去。

    “你也要走了?”二娘问道。

    “嗯,救灾如救火,片刻耽误不得。”

    “好吧,那你路上小心。”这么远的路程,二娘不禁有些担心。

    “嗯,别忘了,我现在可是三分之一的剑神,谁都不怕。”

    这话说的......有点狂,但却使二娘的担心少了许多。

    太阳日上三竿时候,三人在村口依依惜别,卓一凡朝北奔少峰山而去,黄涛朝东往翡翠山庄而去。

    现在有着不少内力的黄涛健步如飞,一路上风餐露宿,紧赶慢赶,在离开村的第十天中午时分赶到了翡翠湖。

    翡翠山庄就是依着翡翠湖取的名,建在湖中小岛上

    锦绣山庄里,少庄主赵紫馨一身轻纱绿裳,眼似水杏,细眉如烟,手中拿着卓一凡的书信,正清秀绝伦地站在堂屋的窗前,口中喃喃自语着:“哎,最后还是百姓苦啊。”

    随即吩咐仆人道:“请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