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横推流儒圣 » 第24章 颜回问仁

第24章 颜回问仁

    孔秋停住脚步,心情激荡,久久无法平静。

    没想到,“诸子”境的人物,竟然堪比大宗师!

    大宗师是什么?

    大宗师是内力达到绝巅,武功臻至化境,近乎天人合一的强横人物,是这个世界战力的天花板!

    一旦著书立说,成为“诸子”境的人物,便能够直接和这样的强横人物媲美!

    简直可怕!

    “原来‘诸子’境的人物,是如此可怕,竟能堪比大宗师,我还以为修炼几年,就能和‘诸子’级的人物比一比,看来还是我太年轻了……”

    “不过转过来想,我有完整的儒家思想学说,《论语》全篇也在我的脑子里了,那我也能著书立说,成为‘诸子’级的人物!”

    “一旦成为‘诸子’级的人物,便是这个世界的战力天花板,想想就不由得让人心潮澎湃……”

    “如此看来,那还是走著书立说这条路线比较好,我本身就有全套的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儒家思想,著作《论语》,根本花不了我多长时间,最多五到十年即可……”

    “而若是我凭借自身的根骨天赋去修炼内力,恐怕到死都难以成为大宗师,毕竟我的根骨实在算不得好……”

    “或者两者结合,一边传播思想学说,一边靠着增长的内力来修炼?”

    孔秋暗暗思索。

    “高手兄?”孔秋正想着,旁边传来展跖的声音。

    孔秋压下不断起伏的思绪,颔首道:“继续走。”

    两人继续前行。

    展跖犹豫了一下,说道:“高手兄,我刚才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看……能不能放了我?”

    孔秋淡淡瞥了展跖一眼,说道:“你不是要带我去个地方吗?先去看看再说。”

    “嗯。”展跖点头。

    两人脚步很快,不多时,便来到一条胡同。

    展跖带着孔秋在胡同里左拐右拐,孔秋艺高人胆大,倒也不担心有陷阱。

    绕了一会儿,展跖停在了一间茅草屋前。

    孔秋也停下脚步,他看了眼茅草屋,这座茅草屋十分破败,有种历经风雨的感觉,像是无人居住,但孔秋凭借灵敏的听觉,发现茅草屋中隐隐有三道呼吸之声。

    看见这座茅草屋,知道屋内住着人,孔秋若有所思,他隐隐猜到了展跖带他来的目的。

    展跖深吸一口气,指着茅草屋说道:“你可知道,我白天的时候在这里看见了什么?”

    孔秋淡淡道:“有话就直接说,我不是来跟你猜哑谜的。”

    展跖想回两句,但想到敌我的实力差距,他明智地压下了这个想法,继续说道:“这一家人,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任何粮食了,每日就靠野菜度日,最多再有两天,他们就只能躺着等死了……”

    孔秋想了想,问道:“他们没有土地吗?”

    展跖苦笑一声,说道:“之前有,但前些年天灾人祸,粮食没有收成,他们只能把土地卖给贵族,现在只能给贵族打工赚些工钱,前些日子被贵族辞掉,便没有了任何的收入……”

    孔秋沉默下来。

    他前世生活在一个不愁吃喝的时代,哪怕最贫困的人,也能拥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穿越过来之后,本身就有一份工作,他自然也是不为吃喝发愁。

    孔秋熟读《论语》,对春秋自然是有所了解的,“诸侯争霸,百姓遭难”,体现在纸面上,仅仅只是八个字而已,但却凝聚着无数活生生的底层百姓凄惨的经历……

    “唉,难怪孔子要传播儒家思想,他应该也是看见了这底层百姓的艰辛……”

    孔秋遥望星空,思绪散乱。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个“仁”,是“仁政”的意思。

    孔子倡导以“德”治国,掌权者施以“仁政”,厚待百姓,百姓则拥戴君王,彼此和谐。

    或许后期的儒家思想变了味道,但此时此刻,儒家的“仁政”思想,是无比契合这个时代的,当下诸侯享乐、礼崩乐坏,正需要“仁政”来解决!

    展跖见孔秋不说话,又继续絮絮叨叨地说道:“我见他们可怜,就把我剩下的十多斤粮食给了他们,我没吃的,就只能去偷粮食了……”

    “我去偷粮食也是没办法的,那些诸侯贵公子,身旁都有高手保护,偷诸侯是不可能的,也就只能偷偷粮食生活……”

    “粮食对于贵族来说,价值并不高,在他们手里也只是烂在粮仓里,倒不如让我偷出来,去救济一下穷困百姓……”

    “我行事虽然不太光明,但我并不觉得愧疚,因为我是在做好事……”

    孔秋耳旁听着展跖的唠叨,目光望着茅草屋,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片刻,孔秋淡淡开口道:“你走吧。”

    展跖愣了一下,旋即惊喜地道:“你真的放我走?”

    孔秋瞥了展跖一眼,说道:“以后别偷我管的粮仓,不然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展跖:“……”

    展跖神色呆滞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孔秋这是在告诉他,只要他不偷孔秋管的粮仓,偷别的粮仓,孔秋不管!

    展跖立刻高兴地拱了拱手,说道:“那就多谢高手兄了!”

    说罢,纵身一跃,消失在黑夜之中。

    孔秋微微摇头道:“偷粮食只能救济一家一户,改变不了大环境,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只能从诸侯贵族开始改革,施以‘仁政’,‘仁爱’百姓,这才是正道!”

    说罢,孔秋在月光的笼罩下,迈步离开。

    ……

    这天。

    孔秋讲解完思想,颜无繇和曾点都一副收获很多的样子,一边对孔秋行礼,一边在努力消化刚才听到的东西。

    惟独颜回在一旁,神色间有些疑惑。

    颜回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老师,什么是‘仁’,颜回不解。”

    孔秋淡淡一笑,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行举止都符合‘礼仪’,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怎么能靠别人呢?

    颜回大约明白这个意思,他想了想,又道:“老师,弟子还是不解。”

    孔秋沉吟一下,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颜回轻抿嘴唇,有些紧张地开口道:“弟子认为,当今天下,诸侯无道,只知争霸和享乐,究其原因,缺乏‘仁’也。百姓蝇营狗苟,但他们为了生计别无他法……”

    “弟子觉得,老师的‘仁’道,适合传道诸侯贵族,让诸侯贵族施以‘仁政’,自上而下改革,使人人‘仁爱’他人,上爱下,下敬上,此所谓‘仁’也。”

    话音落下,庭院中一下寂静下来,落针可闻。

    颜无繇和曾点满脸震惊地看着颜回。

    孔秋也嘴巴微张,怔怔看着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