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横推流儒圣 » 第27章 礼

第27章 礼

    颜无繇被孔秋说的哑口无言。

    曾点还想再说什么,不过感受到还隐隐有些疼痛的手心,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已经年近三十,还被夫子打手心,这是曾点从来没想过的。

    两个最年长的人都不说话了,颜回、冉耕、仲由自然是更不敢反驳,老实乖巧地跪坐在蒲团上。

    孔秋停顿一下,问道:“何为礼?”

    冉耕立刻举手回答:“老师我知道,‘礼’是礼仪、礼制的意思,广泛来说,便是指一切遵从礼法的行为举止。”

    孔秋微微颔首,说道:“不错,那么我问你,如果礼仪繁琐,毫无用处,那么我们该不该继续使用?”

    冉耕张了张嘴,一时无言。

    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祭祀等大型活动的礼仪,无比繁琐,且耗费巨大,如果从“有用”的角度来看,那么这些礼仪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是该摒弃的东西。

    但如果从信仰、从象征意义来说,这种礼仪又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人没有信仰,与死了又有何异?

    一时之间,冉耕陷入沉思。

    不只是冉耕,其他几人,也都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足足过了一刻钟,颜回才回过神来,恭敬地道:“还请老师为我们解答。”

    冉耕等人也纷纷附和。

    孔秋淡淡一笑,说道:“学‘礼’,是为了经世致用,是为了‘克己’,克制内心的欲望,‘复礼’也是说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而不是为了祭祀活动表面看起来盛大壮观。”

    “‘礼’有没有用,不能一概而论,若说‘礼’无用,但我可以用它来‘克己复礼’,若说‘礼’有用,但祭祀活动毫无意义……”

    “我的意思,你们可懂?”

    其实孔秋就是要表达一个观点:要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礼’,‘礼’不是全然有用,也不是全然无用的。

    听完孔秋的话,几人露出沉思的神色,似懂非懂。

    孔秋倒也不急,继续说道:“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除了仲由之外,其他人纷纷点头,孔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祭祀礼仪无用,他根本不愿意继续看。

    随后,孔秋又道:“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用礼仪、谦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这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能用礼仪、谦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实行礼制又有什么用?

    这句话一出,几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学礼是为了经世致用,如果学礼无用,倒不如不学。

    这是一个很新的观点,吴年、颜无繇、曾点等三人有几分阅历,学识也不错,他们以前从未想过学礼要用来干什么,似乎除了祭祀和修身之外,并没有其他作用。

    此时孔秋直接说“学礼是为了经世致用”,那些繁文缛节不可取,仿佛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孔秋给了众人一些思考的时间,片刻后,他一挥手,说道:“好了,今天就讲这些,回去后你们好好想想。”

    颜无繇等人纷纷起身行礼。

    吴年也带着儿子微微躬身,说道:“今日听孔夫子一言,让在下茅塞顿开,但或许是在下资质驽钝,并不能想到更多,不知以后在下还能不能来孔夫子这里听讲学说?”

    孔秋的观点,让吴年十分震撼,他活了三十多岁,从未听过如此深刻的见解。

    孔秋从“礼”字出发,阐述了一种很新的价值观,虽然仅仅只是几句话,但却让人窥出冰山一角,吴年看着孔秋,感觉在仰望一座高山。

    你到底是给你儿子找老师的,还是给你自己找老师的……孔秋内心腹谤一句,颔首道:“可以。”

    不过如果再加上吴年的话,那么就二十六个人了,招不了几个人,庭院就放不下了。

    吴年想了想,从袖口之中取出一个钱袋,双手奉上:“孔夫子,这是我与犬子的学费,还请收下。”

    孔秋立刻摇头:“我不收钱财。”

    他现在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能吃喝不愁,还能攒点小钱。

    孔子的教学理念有种“普及教育”的味道,钱财并不看重,孔秋现在又不是吃不起饭,自然是不会收钱的。

    只要给一些束脩,聊表心意即可。

    吴年见孔秋神色坚定,也不坚持,便拱手道:“那我明天带束脩来。”

    孔秋颔首。

    颜无繇等人将蒲团归置整齐,向孔秋行了一礼,随后联袂离开。

    孔秋伫立庭院,喃喃自语道:“看来我的观点,在贵族之中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抵触……”

    孔秋今日讲解“礼”,是为了试试吴年这位贵族的态度,一些古板守旧的贵族,对于祭祀等活动十分看重,在那些贵族眼中,祈求上苍庇佑,比善待百姓更加重要。

    不过这种贵族并不多见,当今之世礼崩乐坏,诸侯贵族只知享乐,就连所谓的祭祀活动,都不那么看重了,所谓的“礼崩”,自然是礼制全部崩溃。

    这个时期,刚好符合变革的条件,谈“学礼用来经世致用”,赋予“礼”更加实用,更加合理的意义,更加容易一些。

    儒家思想学说,“仁”为核心,“礼”、“义”、“智”、“信”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支部分,各自阐述了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综合起来,便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友爱家人朋友,对外则是施以仁政,最终目的则是天下太平,君王仁慈,百姓和睦。

    这便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冉耕仲由等人走出庭院。

    仲由问向旁边的冉耕:“耕啊,老师说的那句‘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是什么意思?我只明白大概意思,你给我详细解释解释。”

    冉耕惊讶了一下,问道:“你竟然还知道大概意思?本事见长啊!你先给我说说,我看看你理解的对不对。”

    两个少年的谈论,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吴年好奇地看向冉耕仲由,脸含笑容,想要看看孔夫子的高足,会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颜无繇、颜回和曾点也看向仲由,他们知道仲由才刚跟着老师学习不久,学识不深,不过倒是往往有比较令人“眼前一黑”的见解。

    只听仲由得意地说道:“老师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我不懂,我只能明白大概,老师大概说的就是……”

    “什么垃圾,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