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元璋是我大侄子 » 第二十六章:在下状告当今圣上朱元璋(上)

第二十六章:在下状告当今圣上朱元璋(上)

    此时,李三峰也听出知府赵枳辰口中,一些为难之意。

    不过李三峰对此,则是并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爱才之心也好,可惜李三峰此人也罢,但是原先的计划也不是这样的。

    李三峰来到应天府衙门,状告方大生那贼人不过是顺手为之。

    其实,李三峰真正要状告的,乃是他那便宜的大侄子朱元璋。

    这也是李三峰思来想去,在时间上最快见到大明皇上朱元璋的方法。

    他那便宜的大侄子,日日处在深宫大院之中,紫禁城的周围又有大量禁军护卫。

    此时的李三峰他一无官职,二无功名,哪里见得着朱元璋这位大明之主呢?

    所以上书状告朱元璋,也就是目前为止见到大明皇帝的方式方法了。

    应天府公堂之中,朱玲珑等人若是知道李三峰的想法,那恐怕吓都能给吓死。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自古以来,谋逆造反的倒是不少。

    可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胆敢状告当今皇上的。

    毕竟,大明皇帝乃是天下之主,集无上权力于一身。

    若是一个不开心,不仅你的人头落地搬家,而且全家都要受你的牵连和遭殃。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悲哀之处,虽说处处王权至上,但其背后却是流尽无数人的血。

    在来之前,这也幸亏朱玲珑三人不知道,若是知道后续的话,三人指定拼命拦阻。

    可是现在,几人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要不然,他们死也不会和李三峰一起到这应天府衙门。

    一来就是击鼓鸣冤,上书状告。

    再来就说出杀父之仇,不得不报等言辞。

    “启禀大人,在下接下来要状告之人,恐怕知府大人你不敢接下。”

    “甚至是你事前听也不想听,事后提也不想提及之事。”

    “之所以这样,乃是因为此人的身份,在大明朝尊贵无比。”

    “我若是现在说了出来,到时候万一牵连到知府大人,那就不好了。”

    “为此,在下觉得知府大人,你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啊!。”

    “一旦这话,从我口嘴里面说出来,那之后可就收不回去了。”

    “至此以后,这哪怕是天大的事,那大人你也已经身在这漩涡之中了。”

    公堂之上的赵枳辰,听到李三峰说的话,他也意识到完犊子了。

    “这小子指定是想要打击报复我,此人的身份说出来指定会捅破天。”

    “现在这可怎么办?也不知道上辈子本官是不是欠你们老朱家的。”

    这哪是什么少年郎,简直就是煞星在世,走到哪哪里就倒了血霉了。

    此时,公堂之中的一圈衙役们,也是颇为惊奇口中说出李三峰的话。

    这个少年郎说的人,究竟是谁呢?

    向来此人定是身居高位之人,他一个布衣少年而已,哪里来的勇气呢?

    这赵枳辰作为应天府的知府大人,那可是堂堂正三品的大官。

    在每一次的大朝会上,那也是可以见到大明皇帝的人。

    难道以他堂堂正三品的能量,再知道此人以后,也会有倾覆的危险吗?

    咱们暂且不说在场的人,那就是其上坐着的知府赵枳辰,在这个时候也是懵了。

    他在脑海当中快速的翻了一遍,大明皇室之中有哪些人,是自己惹不起的。

    另外,在大明应天府之中,他一个三品的知府官员,得罪不起的人也有不少。

    换一句话说,他赵枳辰乃是朱元璋的人。

    若是把这个问题放在明面上,那说起来也就寥寥几个人而已。

    至于,这私下里吗?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这大明的官员,人人背后都有人。

    若是有一天真心闹腾了起来,说不定是谁怕谁呢?。

    所以,赵枳辰一时间也是比较好奇,李三峰口中说的这个人究竟是谁?

    “朱家二郎,本官乃是大明的官员,又有圣上皇命加身。”

    “所以,你只管大胆放心的说出来,此事只要是你确实有此冤屈。”

    “哪怕此人,他是大明皇室的贵族,本官也一定替你上书大明皇上,为你朱家做主。”

    堂下的李三峰,看着知府赵枳辰说出如此一番话,他也知道这家伙彻底上当了。

    不过,我这条贼船上了以后,那知府大人你可就下不来了。

    “大人不愧为大明百姓的父母官,一身皇命在身,不负皇上重托,为其主持公道。”

    “请大人听在下一一容禀,待会您站稳了,可千万要扶住了。”

    “因为,此人乃是我大明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接下来,知府大人您仔细听好了。”

    “在下不惜舍命状告的这个人,他乃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元璋。”

    李三峰刚刚不开口还好,这一张嘴说起话来,那简直是要吓死所有的人。

    此时,公堂之上,人人皆是寂静万分。

    其上的赵枳辰这个时候,脑门上大汗淋漓,心中怕的要死啊!

    其中一些衙役也是直呼倒霉,今个当班是个错误的决定。

    “哎哟我去,兄弟们我刚刚没听错吧!”

    “这小子竟然要状告当今皇上朱元璋。”

    “啊...这...我的少爷呀,你这脑袋瓜子,整天的闲的都在想啥呢?”

    “完了,朱家这一次彻底完了,败家子附体了。”

    “二哥,在来应天府之前,原来你就已经疯狂了。”

    “我的老母啊!儿要先行一步了,看来庙里的和尚说的对,儿有杀劫在身。”

    “本官真是倒了血霉了,真是欠你们老朱家的,一个两个的都是姓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

    “唉,你这后生倒是大胆的很,竟然连当今皇帝的名讳都敢直呼。”

    这越想越气的赵枳辰,看向李三峰宛若就是一个疯子一样。

    若是一句话是虚假的,那朱家庄上下几百口,无一人可以幸免。

    一时间知府大人,宛如患有高血压一般,心跳直直飙升了起来。

    甚至是浑身颤抖,言词上都不清晰的开口说到:“朱家二郎你说什么?”

    “无知小儿,你真是大胆,竟然敢状告当今圣上?”

    “小小刁民你真是放肆,你究竟是何人也,受了何人指使,一一给本官说来。”

    “要是不然,那就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了。”

    “仅仅只是你对上位不敬,就这一条已经足够你死八百回了。”

    应天府峰公堂之中,知府赵枳辰此时不停的咆哮着,深挖背后是何人指使。

    “楞着干什么?快说,再不说本官要用刑了。”

    见状,李三峰大声喊道:“在下没有疯癫,此事也没有人指使。”

    “知府大人你听的没错,在下就是要状告当今皇帝朱元璋。”

    “难道此等不忠心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在下不可以上书状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