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元璋是我大侄子 » 五十二章:第一个全自动的水车出水了

五十二章:第一个全自动的水车出水了

    另一边,朱元璋一行人直奔朱家庄外的田地。

    此时,在那些农田之中,已经有不少的佃户已经开始工作了。

    在这个效率十分低下的农业时代,一头耕牛则是主要的劳动力。

    至于粮食增产的问题,一直以来皆是靠老天爷吃饭。

    现在的农民,他们种地没有农药,也没有化肥等物,进行助力一二。

    所以,大多数的粮食全部进了地主的粮仓。

    那些在地主家,辛苦劳作一之久年的佃户,他们则是没有多少余粮剩下。

    若是期间碰到一些大灾大害之年,佃户们只能卖儿卖女去换取粮食了。

    为了可以存活下去,大部分的农民直接变成了佃户。

    久而久之,那些有自己土地的农民,渐渐的也把土地卖给了地主。

    所以,不久以后的工业时代,也会代替掉农业为主的王朝时代。

    “圣上,你看这些土地里的出产,想必不久后可谓是一场大丰收啊!”

    朱元璋向来喜欢田地和产出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这一句话,总结的那是相当到位啊!

    “哈哈,李岚庆你倒是所言非虚。”

    “走,咱要到前面去看一看,朱家庄可是靠近水脉的地方。”

    “这里并不是亩产出最高的田地,时常有水进行灌溉的田地,那才是良田啊!”

    一行人浩浩荡荡,那排场使得所有佃户们,纷纷侧目不已。

    一条宽阔的大河,河面足足有四五米之多。

    这里是渭河的支脉,常年河水不断之处。

    两岸附近的这千亩良田,那全是李三峰低价买下来的田地。

    前天,李三峰画了一些关于农具水车方面的设计图纸。

    其一是播种机,这种播种机,也会极大提高播种的效率。

    其二则是全自动的水车,之后大量的输水管道铺设进土地之中。

    从上水到输送水管道,以及最后的人工灌溉田地,形成了一整个链条式发展。

    此举,不仅仅是省时省工又省力,还减少了人力方面的浪费使用。

    “李管家,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真是不懂。”

    “不过,这灌溉土地什么的,那我们可是内行人。”

    一旁的老管家李成山,也是乐呵呵的说道:“老刘,这事交给你,我很放心啊!”

    “等这一次丰收以后,我一定会向少爷为你们说点好话。”

    “所以,此次的夏收一定要尽快收割。”

    “少爷设计出来的播种机,你也看到效果了。”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播种小麦,多出来的人手就去插秧水稻。”

    “这好几万亩的土地,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

    老刘佃户也是很认真的回应道:“没问题,管家你就放心吧!”

    “关于种地,那咱们绝对有经验,一定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的。”

    至于,河边的水渠那里,一根根木桩直直立在那里。

    一个个巨大的水车,竖立在河水水渠之中。

    一眼望去,那河面两岸足有几十个大型水车。

    水车的前面,挖的有一个大大的蓄水池。

    蓄水池之中,全是输水的管道,密密麻麻的接连交错。

    至于,那些密密麻麻的管道,全部是五六米左右的竹子制作而成。

    一根下水管粗细的竹子,直接一刀两断以后,可以作为两节的管子进行使用。

    日常护理简单,如果破损了以后,直接换上一根竹管子就可以了。

    “父皇,你们来看,这水车是不是和书上的不一样。”

    “不仅造型奇特,这作用恐怕也与往日的水车,不一样啊!”

    随后,这漫步过来的朱元璋,也是直直的盯着水车到处观望。

    “嗯,儿子,你说的不错,皇叔的家这个水车,真是不简单啊!”

    其后的李岚庆和毛襄等人,在听见朱元璋的话以后,也没发现水车那里奇怪。

    看上去也就是比平常的水车大,出水的速度快以外,别的也就是那样了。

    “这个水车体型巨大,说明它的出水速度很快。”

    “至于,这个蓄水池,等到达一定的水位后,水自动就出去。”

    “这些个管子,也就是运输河水的管道,看情况是直接通向农田之中的。”

    “哈哈,真是妙哉啊!”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描述,也是明白了水车等一套设备的用处。

    其后的一些人,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明白的地方。

    一旁的佃户,在听到朱元璋的解释以后。

    “这位老爷,你也种过地吗?”

    “这般水车的运作模式,你怎么也懂得其中的作用呢?”

    “关于这几点,你说的简直是太对了,不过一眼就看出了虚实。”

    “这位老爷,你的眼力真是了不起。”

    朱元璋见到佃户如此夸奖自己,于是笑呵呵的说道:“老哥哥说的不错。”

    “咱以前那也是种地的,所以对这些家伙事,比较了解一些。”

    “原来如此,老弟那你可要看仔细了。”

    “等一会,这蓄水池满了水以后,前面的田里就有水了。”

    也就是在这时,农田那边突然有人大声喊着说道:“出水了。”

    “哈哈,真的出水了,快去禀报管家。”

    “管家,田里出水了,这水车真是厉害。”

    因为出水了,一番动静闹得还是挺大的。

    另一边的李成山,慌慌忙忙带着几个人去看了看。

    “管家,你来了。”

    “真的出水了,这个自动的水车,可是真厉害啊!”

    老管家李成山看着出水的竹管子,他的心中也是很开心啊!

    “好,这一下,咱们的秋种和秋收,指定不同凡响。”

    至于,朱元璋等人仍然在原地等候。因为前去看热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那对朱元璋来说,此举着实是有点不安全。

    “圣上,的确出水了。”

    “这一套水车设备,那简直就是利民神器啊!”

    朱元璋身为大明的皇帝,他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根本不用下人来提醒。

    “标儿,咱们回去。”

    “此行真是收获颇多,咱要去跟皇叔聊聊,准备上朝为官一事。”

    此时的朱标,他也是明白其父朱元璋,那心中在想什么?

    不过,以他对李三峰的认知,恐怕为官一事,最后也会落得一个闭门羹。

    就这样,一行人又是急急忙忙从田地之中,赶往朱家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