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柯南的柯学补完计划 » 第4章 升级

第4章 升级

    “江户川...柯南?好奇怪的名字喔。”小兰疑惑道。

    呵呵,当然奇怪了,不知道是某人怎么瞎想的糊弄事的名字罢了...不管柯南内心怎么想,话已至此,也只能继续应下“啊拉是因为我的家长都是侦探迷呢,所以就起了这样的名字哈哈”

    侦探迷...“可真像是新一以后的孩子呢。”小兰略微思考了一下,“好吧,我叫毛利兰,是新一的青梅竹马哦。”

    “小兰姐姐好。”见成功将小兰糊弄过去,柯南内心呼了一口气,却也同时对江辉闪过了一丝怀疑,任谁也无法想象竟有人如此正好起了这么一个完全相反的名字出来,虽然这个怀疑漏洞百出,自己也根本无法相信,可是柯南直觉告诉他这背后总是会有什么的,且这个念头也永远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于多疑的人。

    柯南还没多想,阿笠博士就柯南带到一旁,经过商量,最终承袭原著地,决定了柯南将寄宿在毛利家,在路上经历了被小兰表白,到大叔家又遇到一桩案子,饶是柯南也早将怀疑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

    第二天,江辉早早的就起了床,因为由于昨天的劳累,很早就睡着了。

    草草准备了点早餐,不得不吐槽一句日本人口真淡。

    昨天对柯南照片的复盘极大的激起了江辉对自己脑中这个计算机的兴趣,提高了对其开发的关心和积极性。

    哪怕能随时记下别人的黑料,那这也值了啊!可惜就是不能给别人看。

    突然,江辉大脑灵光一闪!大脑中的数据本质也是电信号,只需要能够和计算机设备连接自然可以传输出去了。

    应该仍然不行,还需要构造一个兼容的通讯标准,尤其是传输图片,需要能把脑中的数据以jpg编码或者是PNG编码的形式输出出去,如果将这些编码规则一一记入脑中,工程量将惊人的大,尤其是将来不这就需要构建一套与现有计算机统一的标准平台。

    江辉思如泉涌,掏出纸笔开始书写这套划时代的产物。

    首先这个时代兼容平台的集大成者一定就是桌面操作系统,因此这个事件的目标就指向了在脑中构建一套目前已有的操作系统来连接各种标准和协议。

    如何构建这套操作系统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模拟正常的计算机进入bios、引导。

    显然光靠编程是绝对编不出这套东西的,所以说接下来要完成的事情就是能和计算机进行交互。

    和计算机进行交互,首先需要一套能够通信的文字标准,一般来说计算机最基础的字符编码就是ascii了,这套标准需要江辉手动编辑,江辉通过视觉录入的方式,将所有的ascii码与对应符号展示在屏幕上,然后逐一地阅读。

    事实上这种录入方式是很快的,因为在编程上,暂且不需要引入中文字符,这也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就需要江辉随机应变了,他需要与计算机产生联系。

    一般来说,同计算机的交互我们是使用USB数据线或者是水晶头网线,如何连接人脑呢?

    实际上并不难,将会找到一根typea的USB线。拆掉一边的头,露出其中的4根主要导线,并将他们分别贴在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上。

    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同计算机感同身受的交互,可惜这里并没有史册来让它记入。

    将会放下执笔制作了这样一根线。并记录好其中每根导线的颜色与自己的手指对应关系,最终粘贴在手上。

    江辉毅然插入USB数据头,庞大的数据流掠过他的脑壳,他感受到每触碰的象形化交互的一个数据流,都是一份更庞大的文件,但他暂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些文件的乱码代表着什么,他只能头痛的接受着。

    同时他能感受到这个数据交互的端口--自己的手仿佛是有脉络一般,就像所谓的气脉,也许从来没有人曾体验过,但找一个类似的比喻,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座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将手抬起,细细的感受指尖上自己的心跳。

    在经历了十分庞大的冲击之后,他的大脑适应了这种高节奏的信息密度,之前录入的编码开始发挥效果他逐渐的理解了这一串串的数据流。

    忽然一条带有model的文字引起了江辉的兴趣,这是在向当前设备询问基础信息。

    江辉根据这个,编程向电脑反馈发送了如下指令:

    “model“=brainX

    “write“=true

    DeviceisConnecting

    又是一阵数据流划过,但是江辉这次能够熟悉的对其进行回应了。

    “done”

    在江辉发送了一大批“allow”等之后,终于,那股庞大的数据流不再庞大,他成功了,数据变成像一座桥,导线是他手的延续,江辉尝试去感受,他调到了这座桥-文件数据流的最开头-终于找到了用于存放分区表各种数据分布的部分-元数据,但是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江辉退出脑内的系统,开始思考并记录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他目前计算机所使用的fat文件系统,metadata都仅保留第一个文件簇的位置,而其余的要顺其找到下一个,再继续,也就是说江辉不仅需要读取每一个文件,还需要记忆分区表的分布和动作记录。

    虽然这个年代的数据通常只有几兆到几十兆,一个操作系统也不够百兆大小,但这仍是江辉不愿执行的重复性操作。

    这个解决倒是很好办,只需要他编辑出一套自动记忆并随时可以调取的文件系统监视器即可,这套监视器是可以进行设备的自动反馈以及自动寻址的翻译程序,在未来可以当做全盘文件的文件资源管理器使用,不过是精确到扇区的。

    有了基本图形架构,通信指令(语言)。

    在掌握这些之后就可以开始与计算机建立通信标准了。

    可以通过对体内反应的识别与计算机对信号进行联系,最终汇总一套准确可行,计算机可读的执行标准协议,这套协议也被称作驱动程序。

    在未来由于大脑的特性以及自己编辑出的特殊的文件存储系统,或许可以称作大脑文件系统-BFS,不过这并不是现在考虑的。

    大体计划写出就该开始执行了,江辉重新回到自己大脑中的系统。

    经历了一个下午的改造,江辉完成了历史性的飞跃,成功的在人脑和计算机的天堑之间开辟出了一道通途。他现在已经可以与计算机中流畅的进行文件交互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江晖可以做到直接通过这种方式,将资料等传入自己的大脑。

    如此一来,效率简直是被极大的提升了!

    而且可以交互信息也意味着可以直接复制使用互联网上做好的数据了!

    江辉很明显知道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这代表着他大脑中的这个系统有了质的飞跃。

    “唔,导入Unicode字符集;

    导入RGB解析程序。”

    文字与色彩的统一,代表着江辉的系统终于不再是一个空壳,而是可以交互可以向外输出信息的真实存在的东西。

    开瓶酒庆祝庆祝吧!江辉脑子闪过了这样一丝念头,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劲了。

    自己分明是讨厌酒的,怎么会想着开瓶酒庆祝呢?

    相必是原主的思维还在影响着自己罢,毕竟融合不是消灭,现在的自己,也早不是过去的自己了。

    一边望着吊灯,江辉半摊在沙发上一边仔细的复盘目前自己已知的原主信息和记忆。

    啧,令人感叹。

    不多久一阵咕咕的叫声把江辉从emo中拉回了现实。

    已经到傍晚了呀,人还是要吃饭啊。

    打了个哈欠,没想到这么一忙,一整天过去了。

    老是这样可不行啊,整天顾不上吃饭,说不好哪天就被柯南的光环给克死了。

    江辉出门随便找了家拉面馆吃饭。

    “哎,你听说了吗?最近好像又出了个侦探叫毛利小五郎。”

    --------

    “大哥,他回来了。”

    “等。”

    江辉家外,一辆老爷车稳稳停在了路边,并向外发出了一串无线电信号,车中一高一壮两个男子正在等候指示。

    数万里外的公海上,一艘巨轮上的交换机突然亮起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