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明剑侠图 » 第十二章 青城来人

第十二章 青城来人

    “喂,听说了吗,崔大人又邀了好些人来祝拳,这下咱们苏州府可总要恢复安稳了吧?”

    “你没听到最新的消息啊?听说那群江湖好汉约了崔大人在春分那天比武,可不就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呐。

    安稳?我看除非是驻军出动,否则呀,咱们这苏州府还不定要闹腾到什么时候呢……”

    …………

    …………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

    这苏州府出了圣火令的消息早就传便了整个江湖。

    开始大多数人还都持怀疑态度保持着观望,可随着一枚雕刻有火云的银锭流出来后,整个江湖都沸腾了……

    火云是明教早年的徽记。

    银锭、圣火令两样东西同时出现,瞬间就将人们的视线引到了一起——张中宝藏。

    三年的时间,这苏州府周边百里乱成了一锅粥。无数的江湖豪杰为了同一个目标汇集到了这里。

    说来也怪,要按太祖皇帝当年的脾气早就该派出大军将这群江湖人士统统绞杀了才对,可不知为何这三年间朝廷竟然丝毫没有这个动作。

    有人说是因为明尊隐退后,太祖皇帝失去了制约,便终也失去了励精图治的动力,要在这最后的几年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所以才荒废了政事。

    三年间崔震山率领着无数朝廷高手和江湖人士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厮杀。

    初一开始因为有卫所士兵相助,崔震山利用强弓硬弩真是射杀了无数的江湖好汉。

    可好景不长,因为蓝玉将军案的结束,朝廷害怕天下不稳颁布了兵马戒严令,命令各州、城、府、县的兵马无兵部手谕禁止出营后,崔震山这边立马就陷入了被动。

    早先他有强弓硬弩,那真是杀的痛快、杀的舒心、杀的血流成河,可也同样惹恼了一大批的武林人士,许多各地原本只是做观望的大侠纷纷跑到了苏州城附近誓要取他的项上人头。

    ………………

    这一年,秦信十七岁……

    “哥,天都要亮了,你还练呐?”一个头大身子细好像豆芽菜一样的少女就着初升的日光向着前方递出了一个装满了清水的脸盆。

    “这就停了。小月啊,我感觉最近功夫长进了不少呢。要不你也跟哥一起练吧。”

    “我才不要呢,练你那功夫肚子疼。再说了,别人练功都是摆架式、扎马步,挥拳踢腿的,偏就你这功夫只是摆出一个个奇怪的姿势发呆。”

    三年里秦信每日苦练九阳神诀日夜不辍,体内九阳真气遍布全身,内功已有小成,不光身体拔高了许多,就连外貌都变得阳刚了起来。

    这九阳神诀不愧为当世奇功,单说内力秦信此时已经达到了第四品的通脉境界。

    只是这第四品通脉的修行,秦信却是摸不到头脑了,他一个野路子出身,根本不晓得脉络图谱,便无法温养了。

    况且这九阳神功只教人习练内功,不教人拳脚指腿,导致他现在一身深厚内力却不会用,打起架来仍旧只会些街头混混的亡命路数而已。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倒不是继续提高功力境界,反而是找到一门适合的外家功夫。

    本来也是,九阳神功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内功修行法门。神功共分九层,每练完一层都会在体内行功的九大窍穴之一里形成一个微缩版的‘太阳’。

    现在秦信第一层功夫练成‘丹田’中‘太阳气团’已经生成,若是他懂得些拳脚功夫怕是立刻就能成为江湖高手了。

    等到这功夫练到深厚之时,不但能以九阳真气御使天下万般拳脚路数都无往而不利,更可以获得毒抗以及恢复能力增强等等神通。

    大概当年的神功创始人也没想到会有人不通拳脚直接修炼九阳神诀吧。

    只是这样的修行在初期的时候最是无聊了,倒也难为秦信少年人心性却能天天练功。

    他也曾教过自己这个妹妹练功,可惜秦小月体内既没有明尊输送来的内功引子,他们又不懂内功的基本修行之法,导致秦小月一练这图谱上的功夫肚子就开始疼了起来。

    “得了吧,依我看呀你就是懒,这样下去将来哪里嫁的出去啊。”秦信收了功夫,接过脸盆洗漱了起来。

    “那就不嫁了呗,陪着哥哥过一辈子,反正你会养我的,对吧?”

    “养是会养,但女孩儿家怎么能不嫁人呢。”

    “要你管!就怕你说是会养,将来给我娶个比母夜叉还凶的嫂子,天天欺负我怎么办?”

    “不会啦,我的妹妹这么可爱。”

    “那哥你答应我个要求吧,将来娶女人进门,需要经过我的同意才行。”

    “你这丫头,倒想着管你哥哥来,今天好生在家呆着,将前几日先生教的字都写上几遍!”

    所谓练字,也只是二人爬在私塾门边上蹭来的罢了。

    幼时两人还在为吃饱发愁,哪里有钱去读书识字。

    就算现在秦信混了社会,所得钱财也不过刚刚够两人温饱,若不是他有个黑虎帮众的身份,私塾先生不敢招惹与他,恐怕就连书院的墙头他们兄妹二人都骑不得。

    “字早都练熟了,就是有些课文没有记下,可惜先生不肯将书借给咱们。”

    “妈的,早晚拔光了那王学究的胡子。”

    秦小月哥哥这么说,仿佛脑海中还真浮现出了王学究被拔光了胡子的画面,不由得噗哧一声乐了起来。

    只是她这一笑,却显的脑袋越发的大了,可惜好好一个美人坯子,因为缺少了营养长成了这般模样。

    秦信看这有些自责,嘴上没好气的说道:“我去青石巷转转就回。”

    青石巷,是这苏州城内最古老也最破旧的一条街巷,在里面住着的全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秦信兄妹两人小的时候曾经在里面吃过百家饭,那里可以说是唯一让两兄妹感受过温暖的地方了。

    可惜还不等他出门,这院子外面就来了客人。

    “格老子的,这不过刚刚三月份,怎地就热成类个样子!屋里头可有人嗖?”

    寻着声音看去,院子门边上不知何时站了两人。

    两人均是道袍短衣,一看就是江湖上的人物。老一些的脸上面无表情就好像一颗枯树一般。另一个年轻的却是一脸的跳脱,明显是被这早春的天气给闷的惨了。

    “呦,师傅你看这里有两个娃儿嘛。咱们正好去打个商量嗖。这个乖妹妹你看能行不得?”

    那年青道士在门外看见两兄妹之后立马就诈唬了起来,只是他说话十句里有八九句是川中方言,秦信两兄妹一时反应不过来。

    自从圣火令的消息放出去后,这三年来苏州城里涌入了无数的江湖人,虽然大部分都是在城外聚集着,但也总有那艺高人胆大的偏要离群索居。

    秦信这个院子本就在苏州城边上,挨着城门进出都方便,这三年可没少有江湖人来租他的房子,若不是他本钱不够,怕是早就给这里正经改成客栈了。

    “借住一哈!行不行嘛?”那年轻道士见两兄妹发愣,放慢语速又问了一遍。

    “行,当然行了。”

    这还有什么不行的,秦信才不管这些江湖人会给苏州府带来多大的混乱,总之上门的就是财神爷了。

    何况这两个道人自从刚才就是一直站在门口来询问,并没有仗着武艺强行入内,那看起来也是属于名门正派了吧……

    秦信倒还真是猜对了,这两人正是川中武林名门——青城山的人。

    青城山本是道门,可自上代掌教也不知受了什么刺激非要习武,这才成了江湖上的门派。

    老的那个是青城三麻之一,麻枯、麻衣、麻相中的麻衣真人。年轻一点的则是青城山的后辈弟子——道号长青子。

    “要的!娃儿呦过来摆哈龙门阵嘛,听说你们苏州城的鱼都鲜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