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他的白鸽 » 18.剪报

18.剪报

    法国的街头随处可见德国的军人与浪漫的法国女人并肩走着,河边有贵族在闭目垂钓,另一个大街有一队穿着灰色军装国防军女助手在为无名的士兵默哀,广场上**乐队演奏着乐曲安抚法国人紧绷的心弦,道路上三三两两来往着带着礼帽的贵妇

    苏江自从赫尔曼公寓搬出来后,她看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巴黎不设防,所以没有伤兵,她生活的很惬意,这一切很平静,这让她想到了波兰的平静和敦刻尔克的平静,她明白越是大战前夕,生活越是平静。

    她不熟悉历史,同德国人也没有什么过命的交情,现在到了法国也就相当于到了大后方,她不想在跑了,她打算就窝在这里等到战争结束。

    反正她是不会去伦敦和柏林,丘吉尔和希特勒,一个在破败的伦敦街头,一个在破败的柏林街头,举办巡回演讲的身影令她记忆深刻。

    为什么破败?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军过不去,于是他们就只有互相轰炸,今天你轰我,明天我炸你,伦敦街头几乎都是防弹设施,完全看不到街景,柏林就不用说了,希特勒直接生活在地堡。

    苏江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图灵二战是不是还有的打?爱因斯坦的核能也挺重要,苏联的消耗战好像也不能忽视。

    以一国之力与世界抗衡,恐怕也只有**这个疯子干的出来。

    新的主人们将远离战场的巴黎变成了理想黄金国,那里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他们度身定做的,士兵们每天在香榭丽舍大街踏正步游行,擦得锃亮的靴子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

    德国人在法国是野蛮人被传播的名声在外,可是当野蛮人到达的时候,他们却看到他们的举止并不像野蛮人,他们不会吃小孩,他们反而会在凯旋门下为无名的战士默哀。

    苏江在医院里还看到过有儿科的孩子在院子里游戏时争着扮演德国士兵,胜利者似乎总是带着光环,她走在大街上看到墙上贴着一个德国大兵抱着孩子在怀里的宣传画,画上写着被抛弃的人们,相信德国士兵吧

    法国人对政府抛弃了他们感到绝望,在这个时候德国打出这样的一张牌,法国人不敢置信。

    苏江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奴化教育,但似乎很有成效,德法双方的恐惧感随着日子渐渐消退,苏江在院子晒着太阳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宣传,一个为法国女郎的形象做更正的宣传。

    法国女郎不同于德国的运动型女性,她们有着精致的妆容,诱人的香水,好看的礼帽,文章专门更正两国之间对女子的审美差异,希望德国人不要误会她们是声色女子。

    苏江翻了翻这篇更正性的宣传,最后笑了笑这根本就是在告诉那些严谨的德国士兵,天底下的女子不是只有运动健美型,从侧面来看这似乎有点讽刺德国人的刻板审美。

    她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宣传放在一边,她有些为现代的自己感到悲哀,在这里她能轻易的看出这个时代哪些是真相,但她很难看清活在现代自己是不是也只是活在宣传里。

    医院里总有八卦的聚集地,他们正在八卦着一个法国护士,听说她和一个**在谈恋爱,天雷勾地火的速度,据说男方邀请她散步,一场散步结束后她们便确定下了恋爱关系,浪漫的爱情带来的后果是医院中其他法国人对陷入异国恋的护士十分不待见,不过那个坠入爱河的女人这时候也没有在意。

    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医生见苏江正在看最新的宣传文章:“苏医生,能看明白吗?”

    苏江折下宣传拿走手上惭愧的笑笑:“看懂了个大概,好像是在说法国女郎很好看,很懂生活,很浪漫”

    “呀,你的法文进步了呢”

    “谢谢,还有待更进一步”

    “克缇的男友是以铁血无情而闻名的党卫军,你们这样对待她不担心会被报复吗?”另一个小护士加入他们的茶话会。

    “我并不觉得那个军人是爱她的,在他们眼里我们不过只是胜利品”

    “你怎么就能肯定他们之间不是因为爱情,克缇最近的生活质量明显要高于我们,你没有注意到她昨天使用的肥皂?”

    “这就是爱情了吗?不过是克缇满足了他爱的需要,他满足了克缇生活的需要”

    “还是小心点说话吧”

    “党卫军属于武装部队是对外作战的又不是秘密警察”有人表现出不在意。

    “那也是**”

    “**提出很多要求命令法国人来满足,这实在是疯了”麻醉师是瑞士籍的男人,他对**的行为很有意见。

    “当年法国人不是也苛刻的要求榨干德国人”

    “德国人和法国人完全对立,没想到却又走到了一起,敌对变成了相爱”

    “太恶心了,别对我说这个”一个法国的护士长听到这句话厌恶的回道。

    “那些德国人只不过是被大城市的风景迷住了,他们在享受生活,享受这座城市的时光,在战争的岁月里,法国就相当于他们的家,巴黎还是一片祥和,没有变化,不是吗?”

    “法国不会就这样灭亡的”

    苏江默默退出他们的茶话会,她从不低估盖世太保的监控,亚尼的死给她太大的冲击,她不敢鲁莽,在这里为鲁莽付出的代价是生命,所以不参与这样的谈话就是最好的明哲保身。

    自从贝当政府上台后,法国的犹太人的日子渐渐越来越不好过,**抓捕他们,法国警察也抓他们。

    其实当一个国家沦陷的时候,一切都变的悲哀,政府成了傀儡,民众又该如何自处?

    苏江经过后院的时候明显看到有人偷偷摸摸的离开,在这个时代最要命的就是好奇心,她没有追上去,法国人要闹革命要闹起义和她没关系,而且她记得法国好像前期是没有这类事件的,她经过后院见到地上有一个剪报,似乎是一直被人贴身收藏上面有很多折横,看的出持有他的人保护的非常小心。

    苏江有些好奇特意从报纸上剪下来还保存的这么小心里面会有什么内容,她打开剪报浏览后迅速揪成一团,急于扔掉撇清自己的干系。

    但是有人将她扔在地上的纸团捡起缓缓展开,那是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男人,他的脸她十分熟悉,没有人会对同居过一段时间的人不熟悉。

    “敦刻尔克成功救援33万6千人,阿比尔将军成为最后撤退的人,丘吉尔就敦刻尔克撤退行动在众议院发表演讲”赫尔曼将那一截剪报放在阳光下仔细凝视看到杂糅的皱纹背后掺杂着有规律的折横,可以看出这剪报是曾被人小心保管过的。

    苏江紧张的盯着他的举动咽下口水企图解释:“长官,这是我从地上捡到的,这不是我的,您千万不要误会”

    赫尔曼似乎没有将她的话听在耳朵里,只是将剪报递到她面前:“接着往后念”

    “这是英语,我看不懂”苏江急中生智干脆装文盲。

    “你在紧张什么?”

    “我见到任何长官都紧张”

    “看不懂内容?那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将它丢在地上神色慌张,假装文盲成功是聪明人失败则是蠢人,你最好不要在我面前自作聪明”

    苏江接过他手里的剪报:“没错我是能够看得懂,但是这不是我的,我来的时候看到它在地上就捡起来看的,我没想到这是一个英国的报纸,真的”

    “我的德语你听不懂吗?”

    “懂,听得懂,您的发音十分纯正,不,您本来就是德国人”苏江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我有让你解释什么吗?”

    “没有,我只是想陈述您不知道的事实,免得您误会,当然以您的智慧一定不会发生冤案”苏江没有想过自己在拍马屁方面还是有天赋的。

    赫尔曼厌恶她的这副姿态皱眉:“我让你做的是什么?”

    苏江恍然明白:“您确定需要我读吗?您是要听德语还是英语?”

    赫尔曼的手摸上腰间的枪,苏江提起气拿出中学读英语阅读的速度快速念着:“战争并非靠撤退取胜,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撤退也意为着胜利,虽然我们摆脱了围困,心怀感激,但不能忽视目前法国与比利时的军事灾难,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敌人会立即再次进攻,我们要奋战到底,我们要在法国作战,我们要在海上作战,我们要在空中作战,愈战愈勇,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土,我们要在海滩上作战,我们要在登陆地作战,我们要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要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的家园大部分被敌军占领,即使我们饥寒交迫…”

    一段充满激情飞扬的文字被苏江念的平淡无感情,甚至有一些陌生的单词被她念的含糊不清,她快速的读完错处百出的阅读理解后,小心翼翼的打量着他的神情,他只是盯着她的眼睛仿佛早已将她洞穿,苏江结巴的解释道:“是您让我读的,我只是按照您的意思完成了您的命令”

    “评价吧”

    “评价什么?这份剪报上的内容?”

    “不然呢?”

    “这…长官我只是个医生,我不懂战争也不懂政治,作为医生我只看到了死亡,作为女性我只看到了无数在家中等待丈夫,男友,父亲归来的妻子,女友,孩子,您让我评价我不知从何评价,英法德之间的战争不止今天这一场,昨天法国打到德国,今日德国攻下法国,您向我索要评价,不如您再等等,看时间,看历史是如何评价,我只是一个不懂战争和政治的医生”

    赫尔曼冷撇她一眼:“听说5月底你在敦刻尔克,怎么没和英国人一起败逃?”

    “可能是上帝需要我留在法国遇见您?”

    “那他有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后,我会怎么做?”

    “可能他太忙了,所以忘记了嘱咐我,长官这真的是个意外…”

    “我劝你最好尽快离开这家医院”

    “离开这家医院我就会失去工作,现在的就业…好…好的,我知道了”

    赫尔曼丢下背包后便离开,那张剪报被他收进口袋,苏江愣在原地打开那个背包,里面是肥皂牙膏一些生活用品,她迟疑的望着越行越远的赫尔曼,这是什么情况,惊吓忽然变成惊喜?

    她在背包的另一个夹层里看到面包和猪肉罐头以及香肠,这食材相当的德式,她又翻了翻想看看有没有一个她喜欢的食物,但却在食物的最下方翻出一盒香烟,苏江不明白自己是哪里表现的像个烟鬼了,她分明是个烟酒不沾的五好青年。

    苏江张望四周小心翼翼的抱着背包回宿舍深怕被人瞅见,她不想做第二个被排挤的克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