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四海月与信 » 第三十七章:月亮之子

第三十七章:月亮之子

    第二日早朝,樊相国如约上朝,师伯夷也恢复了表面的平和,一切都变得宁静祥和起来。

    先前的人形猴案也水落石出,顺着岳刚查出了江湖上一个神秘的组织。以谢秋白言,他们是一群修行的妖道,专门做一些伤天害理之事,帮助那些乡绅富豪延长寿命、转移灾祸等等,修炼一些古老失传的禁术,时常偷盗、残害当地儿童,因为受一些官员的庇护,所以一直存在,这个人形的猴子也是岳刚从他们手里买来的用来做人体实验的残次品。

    “立刻调集人马前去把他们一窝端了!”夜子焱听后愤怒的说道。

    “焱兄你有所不知,此邪教名为月亮之子,位于岐山之南的不毛之地,山峦重叠、瘴气覆漫,耗费人力物力巨大,非所宜也。”谢秋白解释道。

    “月亮之子最初的创建者茹莲,相传他长相俊美,极善蛊惑人心,曾入朝为官,后带兵打仗,后面的事情就比较神秘了,听说神灵在他的体内苏醒,他声称自己来自月亮的背面,为了拯救人类而来,后来他用巫术救了一些人,还有死了一个多月的妇人,人们都奉他为神明,他称自己拥有不死之身,如凤凰涅槃重生,跳进了燃烧的炉灶里,后人再也没有听过他的消息。”谢秋白继续道。

    “哈哈哈!这听起来像一个笑话。”夜子焱大笑道。“最怕这种走火入魔,自己的谎话自己居然信了。”

    “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信徒在岐山以西修行,多是为了骗财骗色、残害生灵、无恶不作,可他并不属我周国的管辖范围,他现隶属于刑国,为佐襄王研制长生不老药的机构。”叶云信说道。

    “佐襄王那老头居然还没死,这世上哪有什么不老药啊!”夜子焱讥讽的说道。

    “刑国源自一个古老的部落,传说他们的人民都是蚩尤的后代,有很浓厚的祭祀习俗。”谢秋白说道。

    “这件事涉及国家安危,不能盲目去平剿,理应从长计议。”夜子焱说道。

    “子焱,我听说他们当中有一个教士死了,他的教徒把他放在烈火中焚烧以求涅槃,你猜结果怎么样了?”谢秋白趴在夜子焱耳朵边悄声说道。

    “怎么样了?”夜子焱八卦的问。

    “据说当天有百来个百姓看,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有一个烧成黑炭的玩意儿从烈火里走了出来,有一村民害怕逃离了现场,第二天来观看的那百十来人全部变成了怪物,他们到处吃人,更恐怖的是他们徒手撕开自己的内脏来吃。啊—”谢秋白趴在夜子焱的耳朵上说完突然大叫了一声。

    夜子焱当即被他这一声吓的跳了起来:“你一惊一乍干什么?差点儿把我送走!”夜子焱整理一下衣领恢复镇静。

    “这些虚无缥缈的言论莫要信以为真。”叶云信有些气愤的说道。

    “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夜子焱好奇的问。

    “后来襄王听说后派了一支军队把整个村的人全部屠杀丢在河中心,又请道人做了法,请河神来镇压,这件事总算平息下来,而那个村也变成了荒村,后来变成了一片沼泽地。”谢秋白继续说道。

    “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我听说是因为菏泽村的地下有一座地宫,是远古神的墓穴,里面有数不尽的财宝和足以摧毁世界的先进武器,襄王为了怕事情传扬出去才杀了村子里面的知道真相的人。”叶云信说道。

    “唉!你们越说越离谱了,僵尸、神全给你们说了。”夜子焱笑着说道。

    “你可以问下师伯夷,传说他的家族是那个神的后裔,有打开地下世界的钥匙。”叶云信说道。

    “怪不得,他们家族如此位高权重,君王却不敢撼动。”夜子焱了然到。“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神明啊,这个可能是师家放出来迷惑世人的传言罢了。”

    谣言传久了,便成了历史。

    初秋的风微凉,惨淡的阳光照着树木投下斜斜的影子,多姿多彩的小菊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偶尔传来阵阵清冽苦涩的香味,风吹过他们的衣裙交杂在一起翩翩起舞。

    夜子焱任职周国丞相期间,事无大小,皆亲力亲为,威望极高,西岐人民欣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农作物丰收,无灾无疾。因为她为人大方,给的工价极高,所以但凡遇到差役,百姓无不争先早办。战马、军需、武器等皆完备,因为广积粮及军用屯田制,使得米满粮仓,资财充裕。

    宫内传来消息,周王急召夜子焱他们入宫觐见,这次竟然也招了王毅泽前去,另夜子焱非常诧异,因为二哥一直是他的幕僚,并不曾入朝为官。

    原来是边关传来消息刑国佐襄王已逝世,新王年幼,重文轻武,宠幸奸佞,忌惮忠贤,正是北伐平定刑国的好机会。

    “欲讨刑国,其与申国临近,伸候岂会坐视不理?依我看此事须从长计议。”师伯夷提议道。

    “以臣来看,当今天下多国并立,申与刑两国分立则不足为惧,此二国结为唇齿,其势足以威胁我周国,共与阮长期偏安一隅,并无心参与霸业,商随庞大,但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各诸侯随表面臣服,实则何为所利,蠢蠢欲动。除刑、申、阮、共外其他小国封地不足一村落大,且资源匮乏,难成我大周对手。”夜子焱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臣以为天下大计当从瓦解申刑结盟开始,然后逐一击破,天下可图也。”

    “那以爱卿只见当如何瓦解?”周王问道。

    “以臣之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以利诱之则可。”夜子焱说道。

    “以你之见当派谁前去说服申国?”周王又问道。

    “臣以为伯夷堪当此任。”夜子焱说道。

    “伯夷?”周王问道。

    “臣才输智浅,恐有辱君命。加之此去路途遥远,恐被人暗害,故请九春随我一起前往。”伯夷柔声说道。

    “君上,不可!我与那申侯姚霖有宿怨。”夜子焱急忙解释道。

    “你二人须同心协力,不可推卸猜疑,孤现命你二人一同前去申国,言寡人欲结谊之事,不得有误。”周王命令道。

    “诺!”夜子焱道。

    “谨遵圣意!”师伯夷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