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见江山多妩媚 » 第三十章 王尚书的烦恼

第三十章 王尚书的烦恼

    船首的道士霍地住了手,身体松懈下来。

    两条船飞快地向旋涡奔去。

    夹面扑来的河风,让众人瞬间清醒过来,围住母女俩的那些人,此时全都散了开来。瘫倒在地,闭上了眼睛。

    一片死寂中,恐怖的气息笼罩在河面之上。

    “娘,娘,我怕!”小女孩从妇人怀里伸出头,小手指着河面,小脸煞白,终是大声哭了起来。

    这童稚的声音让宁轲瞬间暴起。

    他大步跨向船首,大声道:“道长,长剑给我。”

    就算给他长剑又如何?

    他也不知道。

    那道士也不回身,一副别打扰,我想静静了的样子。

    “剑!”

    伴着小女孩的哭声,宁轲再一次爆喝道。

    好像从冥思中惊起,道士一声轻嗝,轻轻摇了摇头。

    剑自然没给。

    但他终究还是直起了身子。

    天地有大道,万物不守则亡!

    他右手食指与中指伸直,无名指及小指压住大指。捏了个“玄天阳剑印”。

    唇齿间,轻吐真言。

    “兵!”

    只听“嗡”地一声龙呤,

    背上的长剑自行脱鞘而出,冲霄而起,在他头顶上陡然一折,化作一道青凛的流光,向水柱方向呼啸而去,

    这剑光以无可阻挡之势,穿过凛烈的河风,直斩气雾旋转的水柱。

    白芒闪过,剑影倏然消失其中,留下了炫目至极的惊鸿一瞥。

    须臾,剑光露出水面。

    又再次消失其中......

    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长剑按照某种奇妙的韵律,在水柱上下左右穿梭回旋,飞舞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光幕。

    光幕之中,黄色的水流,被长剑所挟气息割出一道道雪白的口子......

    片刻之后。

    听得“啉”的一声大响,水柱砉然消散。

    河中旋涡已平复如初。

    飞剑?

    剑仙?

    还真是仙人之姿呢!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直看得宁轲和众人目瞪口呆,一动不动地任由船身在浊流中起起伏伏。

    河面上呈现出一种奇怪的静谧状态。

    “嗡”,“嗡”,“嗡”。

    长剑发出低沉有力的啸声,依然在河面上回旋盘绕。

    像是在梭巡、又像是作某种宣示。

    “人非有信,神岂有灵?”

    半空中,突的传来一阵清昂的声音:“吾灵源神君,受命于天帝,得混沌之法,吸则河海可枯,施则山渊可没,行云施雨,皆因尔等愿为侍奉故,而今,为何违吾神意?”

    河神爷发怒了。

    虽亲见道士施大神通,但河神爷这一番半文半白的训斥,还是让众人一片死寂,不敢稍有言语。

    神鬼之事,多因幻像所致,宁轲一直都深信这个道理。

    气息沉静,心绪沉稳,他抬头,往那浮在半空中的“灵源神君”凝神看去。

    与以往的“看”大不一样。

    宁轲分明觉察到,一缕类似于能量的气机从自己颅脑中射出,伴随着自己的目光,投射到所“看”的标的上面。

    这是一种有着感觉和知觉的精神能量,有没有用,有何作用,目前也不大清楚。

    但他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神君的不同之处。

    积云流转之下,透过笼罩在祂身上的光晕,他看见一个影影瞳瞳的半聚合状人形,包裹在金色华服之中,时隐时现,若即若离。

    似乎有着某种实体,又似乎由某种灵气组成。

    难道这就是所谓神明的本来面目?

    船头处,道士鼻息间重重的“哼”了一声。

    “尊驾若为真神,就该保一方风和雨顺,舟船平安、哪有以此为要挟,逼百姓献祭的道理?”

    “以活人为祭,更是大伤天和之举,真神能干这样的事儿吗?”

    此言一出。

    众人皆大惊失色。

    “道士,尔敢轻侮本神?”

    灵源神君发一声雷般暴喝,全身光晕大盛,琉璃色的眼睛中。一道淡淡的红芒闪耀而逝。

    “呸!”

    道士猛地爆跳起来:“就尼玛个阴神,还真当自个人是真神了,辱你又怎地?”

    “神者,应天道而生,通达天地人事大道,就你这一窍不通,一味不灵的东西,有耳不听,有目不视,充踏马什么真神?”

    “待老道除去你这阴身,看你如何还能欺辱这些乡野愚昧之人。”

    这一番痛斥,听得宁轲又惊又喜,胆气似也豪了好几个量级。

    (好道士,果然有些手段,莫非是神仙中人?)

    “放肆!”

    灵源神君显然已动了真怒。

    天空中的积云,从四面八方飞卷而来,集聚在祂的头顶,越来越沉,越来越厚,最后凝结成一片有着极厚重质感的黑色云团。

    缓慢下坠,又似悬浮其上。

    隐约间,有闪电穿行其间,明暗刹那交错缠绕,更添这天地间的大恐怖。

    听得灵源神君一声断喝。

    袍袖飞舞,金光灿然,祂自袖中探出右手,向着空中遥遥一抓,复而一推,高高隆起的乌云,宛如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带着尖锐的啸声,向着大船砸了过来。

    河水浑暗,河风呜咽,凌厉而纷乱。

    道士道袍翻飞,像是青色的溪流般住地流动。

    他右手剑印回引。

    一笔横,一笔竖。

    “斗!”

    正盘绕在水面的长剑,以一种洞穿天地的气势,流矢般飞旋而去,从左而右,从下而上,将云层瞬间斩作数段。

    阳光穿过一道道的缝隙,将散乱的云团冲得七零八落,露出天空原本的颜色。

    须臾之间。

    青空明亮,湛蓝如洗。

    长剑犹未停止,斜斜地飞向灵源神君头上的青空之上。

    道士手中剑印翻转。

    剑光旋即掉头向下,悬停在祂头顶。

    “若是威仪就可以压制住这世间万物,那么我修这劳什子‘道’干什么?”道士大笑道,“只可惜,你没这个力,我也不认这个命!”

    “玄天九印,我只用其三便可将你降伏,还有何话可说?”

    笼罩在灵源神君身上的光晕瞬间暗淡下来。

    祂本是俊美的面庞,此时变得有些扭曲,一楼银发,堪堪掠过眉间。

    “你本为阴神,原已是天地之外的东西,弄了些玄虚,愚了几多乡野村夫,立庙宇,塑泥胎,求些香火愿力倒也罢了,”

    道士厉声道:“你竟敢索要血食,以供其奉阴灵。如此欺天灭地之事,我如何能容!”

    这一番道理,不但令河神无语,更令船上众人羞愧无地。

    当然,他们的羞愧,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神祗已经倒下而已。

    宁轲心怀恶意地想到这一点。

    方才这些人的行为,已触及到他的底线,从某种意义来说,也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可怕与可笑。

    他又想到,刚才灵源神君现身之后,道士为何突然松懈下来,放任两船滑向绝境。

    莫非他也有同样的感受?

    “存天地间,却无视天地之规矩,就算你奉神谕怎样?”道士一声长叹,“生死存消,尽在阴灵一念,你还是回去吧。”

    仅存的一抹光晕在灵源神君双眼间流转。

    祂慢慢举起双臂,银发纷飞如雪,倏然间,无数道昏暗烟雾钻出了祂的躯体,在形影四周吞吐,迷散。如层层荡开的墨汁,又如漫天旋转飞舞的箭矢。

    凝毕生吸食之信力于阴灵,散经年聚集之灵体为锋刃......

    “轰隆隆!”一连串惊雷自晴空炸响。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宁轲身子一颤,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来。

    刹那间,一团黑雾自空中急坠而下。

    他原以为灵源神君会拼死一搏,没想到祂却使了个障眼之法,往水中遁去。

    (开最大的花,结最小的瓜?)

    “这就逃得了么?”道士冷笑,“也罢,老道就再送你一印吧。”

    一笔划下,他舌尖轻启。

    “者!”

    长剑光华大盛,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直劈而去。

    剑锋直入败絮一般砉然中分。

    瞬息之间,这数百年来,为黄河两岸百姓所供奉的河神爷,形神俱消,了无印迹。

    只有几缕细细长长的烟丝,随着河风袅袅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