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剑破八荒 » 第十八章 血祭大阵

第十八章 血祭大阵

    过膝的荒草之中,卫瑜躺在地上,眉头紧皱,像是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啊!”

    随着一声大吼,卫瑜猛地坐起身,惊恐地向四周扫视。

    不远处,于尘坐在石凳上,左手抓着剑鞘,右手拿着剑柄,看着漆黑的剑身,沉默着。

    见卫瑜醒了,他转头说道:“现在再试试看能不能抓住流光。”

    卫瑜惊魂未定,但还是默诵起清心咒,希望快点静下心来。

    于尘抽出无辰剑,唰地一声指向了卫瑜,补充道:“不必静心。”

    卫瑜被长剑所指,心情一阵激荡,虽疑惑于这般指点偏离了书本,但还是尝试着观想流光。

    思绪庞杂的脑海中突现一道流光,甚至让卫瑜以为这流光就出现在自己眼前,他连忙伸手去抓。

    他的手自然没有抓到流光,但是脑海中的流光却还是停下了,只见那流星一样的尾巴消失了,转而变成了闪耀着柔和光芒的一点灵光。

    卫瑜心中明悟,这就是那初始的一点灵光。

    “你在玉简里记下的是假的功法吗?”转而想到了什么,他向于尘问道。

    于尘收剑入鞘,笑着说道:“怎么,我的阳神没有告诉你吗?”

    “只有经历生死之间的大恐怖,才能得见心中灵光,静心入定,永远都不可能修出灵光,就算抓住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狰狞的刀疤下,于尘的嘴角挂着笑容,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笑容充满了恶意。

    卫瑜明白,这是防止功法落入敌手的又一道保险,又或者,这功法根本全都是假的。

    于尘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放心吧,后面的功法都是真的,只要修出了真正的灵光,后面的功法就是正确的。”

    卫瑜听懂了,意思是这一步错了,后面就全错了,恐怕修出奇奇怪怪的东西当作灵光的话,下场还会更惨。

    “此地不可久留,你们该走了。”于尘将无辰剑递给卫瑜,并说道:“对了,你们不是应该往南去的吗?怎么跑到北边来了。”

    卫瑜接过黑剑,解释道:“南方被蛮族占领了,我们过不去,本来打算去京城的,现在看来,还是去东海吧,沿着海岸线走应该没那么大危险。”

    于尘不置可否,右手一摊,手心中出现一个巴掌大的木船模型,说道:“念出法诀,这艘船就会变大,虽然坏了不少地方,但载着你们去南海还是没问题的。”

    这艘小船看着非常凄惨,船舱多处损坏,舱顶的破洞再大一点,就成敞篷船了,船身倒是没什么破洞。

    卫瑜小心翼翼地接过模型,虽然知道这艘船应该非同一般,不会随便就被弄坏了,但还是轻拿轻放,生怕它散架了。

    见到卫瑜收起了木船,于尘语气低沉地说道:“有朝一日,希望你能够修好它。”

    卫瑜点了点头,又厚着脸皮问道:“前辈,还有什么厉害的法宝吗?”

    于尘没有回答,只是说了一句:“这是你应得的磨练。”

    说完,卫瑜一个恍惚,又回到了客栈之中,只不过站在了房门附近。

    转身关上房门,卫瑜瘫倒在床上,脑海中仍然充斥着天劫加身的恐怖感受,久久不能平息。

    “对了,你那个妹妹还活着。”空中突然传来一句话,随之而来的还有卫瑜脑海中突然涌入的画面。

    卫瑜翻了个身,把头埋在被子里,嘟囔道:“蓝姨啊蓝姨,你们从哪里来,又让我去哪里找呢?”

    自己现在自身难保,希望那个妹妹能够过得好好的。

    ……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天门宗宗主闻伏道人率领众长老弟子肃立在升仙台周围,等候仙人们的降临。

    只听一声惊雷炸响,天空像帷幕一样被划开一道裂缝,裂缝中散发出一股浓厚的灵气,令站在前排的修士感到一阵舒畅。

    裂缝中漆黑一片,仿佛一片黏稠的泥潭。

    一只脚慢慢地探出黑暗,停顿了一下,随即只见一道人影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戴着金色面具、身穿金色披风的男子,走出裂缝后,他伸手在面前扇了扇,似是嫌弃凡间的空气太污浊。

    “恭迎上仙!”闻伏道人见状连忙躬身行礼,带领众人迎接下界仙人。

    金袍人微微低头,没有回应,而是看向背后的裂缝。

    只见其中又接连走出了六个带面具的男男女女,他们戴着清一色的白色面具、白色披风,一齐向金面人低头行礼,看起来比金面低一等。

    金袍人说了几句话,六人拱拱手,向着不同的方向迅速离开。

    这时,金袍人才转身看向下方众人,用深沉的声音问道:“战场在哪?”

    ……

    “虎王,羊王,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天山部落和黄沙部落的妖王站在殿中,被十几位妖王团团围住,便向站在台阶上的虎王问道。

    虎王没有说话,只是让开身躯,让二妖得以看见宝座上的道人。

    二妖见得座上道人,惊讶之余,正欲出手,却只见道人双目放光,夺人心魄,二妖防备不及,立时便停了动作。

    良久之后,灵蚀道人收回神通,沉声说道:“即日起,勒令族人不得南下掳掠。”

    众妖王低头称是,一一退出了大殿。

    “虎王。”灵蚀道人唤道:“本座将要闭关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要来打扰我。”

    “是,老祖。”

    说完这句话,灵蚀道人消失无踪,大殿中只剩下虎王站在台阶上。

    一间隐蔽的密室中,灵蚀道人缓缓出现,抹了抹额头并不存在的汗,说道:“搞什么鬼?这个小世界是藏着先天灵根吗?怎么仙人下界跟下饺子一样?不管了,苟住小命要紧,希望南边那个搞风搞雨的家伙死的别太难看。”

    说完,他掐指念出法诀,周身泛起涟漪,渐渐隐没在空中。

    ……

    南方蛮族大营中的孤鸣道人并不知道仙人大批下界的消息,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对于伏龙江上浴血奋战的两方兵马来说,今天跟昨天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还活没活着。

    他们如往常一样登上战船,擦拭刀剑,测试弓弦,准备开始今天的厮杀。

    突然,人族后方传来嘈杂的惊呼声,对面的蛮族也惊慌失措地看向天空,瑟瑟发抖,几欲先走。

    站在军阵最前方的士兵们纷纷好奇地回过了头,只见后方的天空中有一道金色的人影渐渐靠近,直飞到两军中央,大河之上。

    金袍人看了看两边对峙的军队,伸出右手,手心摊开,露出一只金色的甲虫,口中念念有词。

    甲虫慢慢颤动,渐渐分出第二只甲虫,然后是四只、八只、十六只,没过多长时间,甲虫已围满四周,渐渐形成了一颗金色的大球。

    虫群散发出强大的压力,压制着下方的人群。

    蛮族一方见势不对,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逃兵,却都被后方的战将斩杀,止住了溃散的趋势。

    但是随着虫群越来越大,位于前方的蛮族已经瑟瑟发抖,纷纷跳到了河里。

    即使是人族兵士,也免不了咽一口唾沫,握紧长矛压制着恐惧。

    虫群之中,漫长的咒语声突然停止,金色的虫云立刻呼啸而下,目的明确地飞向陆地和水中的蛮族。

    鲜血和惨叫声很快弥漫在大河南岸,让北岸的人类惶恐不安,看着对面血腥的场面,很多新兵忍不住呕吐起来。

    蛮族大营中,孤鸣道人在看到金袍人的第一时间,便伸手比划着诸多繁杂的手势,待到虫群啃噬蛮族时,更是加快了速度,双手掠出残影,终于在虫群蔓延到大营前打完了手势。

    “呼~,终于完成了,有了金甲噬血虫,又能让血丹提升一个档次,这一次算是赚大发了。”

    如此想着,孤鸣道人双手合十,念诵道:“天道幽幽,血丹无忧,万千生灵,入我炉中,收!”

    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从伏龙江南岸到蛮族大山万里范围内,所有生灵皆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吸引力,一身血肉魂魄尽皆没入虚空,一瞬间就消失不见,只留下万里荒原和一座座空城。

    北岸的人族士兵只看到对面的蛮族突然血肉分离,随后同样感受到一股吸引力,一些身体虚弱和受伤的士兵步了蛮族的后尘,引起周围士兵的哗然。

    金袍人又惊又怒,在他的感应中,金色甲虫的众多分身突然失去联系,而战场上的情形也让他一阵惶恐,他的脑海中只浮现出一个词:血祭。

    似是想到了什么,他转身便走,恨不得立刻破开世界隔膜,回到天界的老巢苟起来。

    “倒霉,血神教的人竟然也来了这个小世界,如此大范围的血祭,不知道来的是什么老怪物。”

    金袍人回头看了一眼,只见血祭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地面上乌泱泱的人群已经有半数消失不见,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直到他飞出数百里,血祭才慢慢停止,此时他的后方已经看不见任何一个人影了。

    他自言自语道:“如此老魔,不能力敌,需要赶紧上报给域主。”

    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不久之后,十万大山之南,南海之滨,一处隐蔽的崖洞之中,孤鸣道人从中走出。

    “血祭大阵果然不同凡响,这一下堪比真魔层次了。”说着,他摸出一只玉瓶,笑道:“如此,足够我功力大进了,真魔不得入,这次天魔秘境中看来少有人能打得过我了。”

    收好玉瓶,孤鸣道人看了看无边无际的大海,又回过头看了一眼,喃喃道:“还需要几样海中珍奇,得抓紧时间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反应过来了。”

    凭空现出一艘小舟,这小舟看起来比于尘的那艘还要简陋,连个船舱都没有。在孤鸣道人的操控下,小舟速度极快地飞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