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别逼我逆袭 » 第005章 未来不是梦

第005章 未来不是梦

    依照正常轨迹发展,当年朱三立距离燕大、水木仅一步之遥。

    家庭和睦温馨,父母都在体制内,朱三立拥有极佳的学习环境。高一时,他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一枚金牌,但因为名次相差一位无缘省队。高二,他转战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又收获一枚金牌。高三年级,朱三立再次参加奥数竞赛,再次斩获一枚金牌,还是首位进入江南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队的成员。

    虽然十年前,他没有入选国家队名单,但凭借其在冬令营里的优异表现,燕大和水木都给予他高考成绩超“本一分数线”便可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

    什么?

    高考成绩不能达到本一线?

    开什么玩笑?

    解放以后,沧海中学一直是沧海市最好的高中,没有之一,每年的本一率都在99.8%以上,而剩下的0.2%,录取的也是海关、警官等院校。朱三立不担心进不了燕大、水木,困惑的是该选择哪一所学校。他和许多沧海中学的学生一样,在学校放养式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人生的目标、方向清晰明确。

    就拿朱三立来说,他从小酷爱历史,喜欢阅读个人传记,也渴望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他知道所谓的流芳百世、千古留名通通都是痴心妄想,凡夫俗子终究一生也做不到。所以他在高一时,清醒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期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

    十年之前,朱三立认为基金经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全国仅有一千多人,平时在金融街这样的高档场所工作,比较光鲜。而搞科研的话,收入想要超过基金经理,就必须“打怪升级”晋升到博导。虽然博导很多都享有国家补贴,住房也是标配,子女还能上最好的学校,但要攒到足够的科研成果,这又谈何容易。

    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的高度。

    因为朱云道工作的关系,和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打过交道,其中还包括某些院士。在得知儿子的目标后,他出于一位父亲的私心,也不建议儿子未来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就算朱三立能够顺利读完博士,并在博后期间攒到了足够的学术成果,进入高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但那个时候,他的同龄人早已买房结婚生子,朱三立需要面临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而且,青年教师只是学术道路上的另一个起点,往上还有新的升级之路,比如青千、青拔、青长、优青。每年博士毕业五六万人,“四青”人才总共才评出1600人,且一旦年龄超过40岁,就不能申请了,再往上,杰青、长江、千人这些帽子称号申请的年龄不超过45岁。以朱三立好动的性子,朱云道不认为他适合科研之路,最后同意了儿子的选择。

    毕竟在几百万人的大金融行业中,基金经理绝对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只有设定高目标,才能尽早做好准备,雄心勃勃地往上攀爬。身为过来人,朱云道深知这一点,也明确把所知所想告诉了儿子,帮助朱三立在高中树立信心和目标。

    “三立,我们过来时打听了一下。当年车祸,你办理的是休学手续,等你身体康复可以回高中继续上学。不过……”朱云德的话音刚落,妻子李莉却是一声叹息,遗憾地说:“三立,我问过燕大、水木招生办的老师。你重读高三,十年前的‘一本约’必须作废。而且,今年的奥赛报名已经全部结束,无论数学或物理,你都无法参加。要不,你好好休养身体,等来年再重读高三,到时再试试奥赛?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拿到国金,多数可以直接保送燕大、水木。”老实说,李莉非常同情朱三立,小伙子原本可以考上全国最顶尖的大学,结果一场车祸,他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现在苏醒过来,他要和一群小他十岁的孩子一同参加高考,重走高考这条路,其中的艰辛和压力可想而知。

    明年再读高三?

    不可能。

    大伯母李莉是沧海中学特级英语老师,朱三立很清楚她的本意,希望自己在学业上一帆风顺。毕竟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年燕大、水木在江南省的统招生名额只有一百出头,没有优惠政策要想考上燕大、水木,成绩必须是整个学校、乃至沧海市六个县区的佼佼者。何况,想要成为沧海中学的尖子生,也不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就能做到的。换作一般人,在身体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多数会休养一年。

    可朱三立不一样。

    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明年高三毕业时就是二十九岁,如果再延迟一年念高三,高中毕业将是三十岁,比同届学生足足大了十一岁。十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完大学毕业、恋爱、结婚、生子等阶段。

    不行,必须今年秋季入学。

    这一刻,朱三立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能够苏醒过来,他要做的、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等不了一年。至于不读书,直接踏上社会?开玩笑,他又不是智力残疾,不会选择一条更曲折、更不被社会认同的弯路。时代已经变了,不是敢闯敢干、肯吃苦,抓住机会就能出人头地,现在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学问、重视教育,读书仍是一条容易走通的阳光大道。

    “大伯母,我不能再等了,必须今年去上学!”朱三立的声音很轻,但房间里所有人听得一清二楚。李莉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多说,只能硬着头皮说:“也对,一般学生高考拼的是努力、毅力和坚持,而像你这样的学霸比拼的是智商和效率!事实证明,这么多年拿过奥数国金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三立,你好好休息,争取九月开学去上课。”

    几人又闲谈了一会,直到晚上十一点,在护工老王的多次催促下,朱慧宁夫妇和儿子儿媳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养护院,剩下朱三立独自沉思。以他大脑“开挂”的能力,再把中学的东西全部温习一遍简直轻而易举,再加上他的学习底子,那燕大、水木的录取通知书,岂不是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