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敢为天地谋太平 » 第八十四章 百家诸子见人皇

第八十四章 百家诸子见人皇

    小插曲后,风清气正,一面倒的支持新政。

    先前不置可否的老太师和大将军先后出班表达自己想法。

    老太师曹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思虑周全深远,同老安公同一辈。得赐座大殿议事,却从无使用特权,只要上朝,必定站到退朝。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堂内外,盘根错节,根深树大。近些年深居简出,颐养天年,此次姬瞻登人皇至尊之位才露面上朝。

    大将军袁四象举族男女尽皆参军,无一人老死家中,绝大部分族人征战在外马革裹尸,余下族人尽皆统军在外守护边疆。袁四象更是统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城守军,大权在握,修为高深,近十年无人敢挑战。比之已经正法的通敌高太尉战功更大,威望更高,手中权力更强。

    当年人皇位之争二人不但置身事外,位子更是稳定不动。人皇姬献对于二人亦有几分敬畏。

    “还以为您二位真就不动如山,清心寡欲,本人这剂猛药乃真心而为,亦是对两位的一次考验。”姬瞻高居人皇椅,俯视众人,心想。

    “陛下雄才伟略,胸襟宽广,施政仁厚,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今日新皇登基,颁布新政,天地震动,降功德涌金莲,实乃我朝无上幸事。”

    “我主之隆恩必将延绵万万代······”

    不愧文坛巨匠,一波神仙屁连续而来,把姬瞻捧得高高的,如身在浮云。

    曹权老而弥坚,侃侃而谈,最后道:“陛下新政徐徐图之,功成之日,千秋万世福泽无量。”

    看着躬身恭敬退下的老太师,姬瞻眼睛微眯,心中回想:“徐徐图之?这中间的差距可是难说。”

    嘴上称道:“能得到老太师的支持,新政开局必然气象万千。”

    擎天玉柱般沉默的大将军袁四象在老太师曹权归列后大步走出,行礼道:

    “陛下,臣有事奏。”

    得到指示后,袁四象郑重道:“陛下新政乃亘古没有之变革,必须以雷霆之势开拓进取,方能见效。否则层层推诿,徐徐而行,势必尾大不掉成拖延之局。”

    “再好的政策也会随时间推移变了其原本初衷。”

    “噢···那依照大将军所说该如何行事。”吏部尚书宋浩在老太师眼神示意下不言问道。

    袁四象不屑看一眼,答道:“以分田地举例,收全国之土地为国有,再按人口细分之,则人人有田可耕种。”

    “不知将军如何能保证土地分到每个人手中?”礼部侍郎田畴说道。

    “派兵到各地督察之,必然无人敢私下谋夺。”武将队列走出一人道。

    “河将军此举可是有僭越之嫌,划分田地一向归我户部和各级地方官员掌管。”户部侍郎车高巨出班郑重道。

    “你们户部任人唯私,中饱私囊,百姓早就怨声载道,苛捐杂税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何脸面来说我们···”

    “好了。”姬瞻淡淡道。

    大殿之内瞬间安静,河谷声与车高巨二人更是跪地伏拜,连呼恕罪。

    “朝堂议事,各抒己见无有不可。有问题奏问题,解决问题。”

    “新政诸位一致同意,既然目标一致,来日常常。诸位回去后细则分歧各自起草。”

    “嗯,既然说道分田地,明日早朝就以此为题,诸位会后各自讨论理出大纲。”

    姬瞻道,同时挥手让二人回班。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嗯!”

    姬瞻高坐人皇椅感应人皇城内外无垠疆域万物波动,手一挥。

    大殿四周投射出人皇城外实时景象。

    大日初上天穹,天朗气清,人民往来,一片繁荣和谐兴盛场景。

    此时,天穹星芒摧残,划过无数分彩缤纷的光痕,比之一大群流星划过夜空还要耀目璀璨,其势飞快,转瞬万里,往来民众纷纷停下脚步抬头仰望苍穹,不少民众更是跪拜不止,其中不乏修为高深人士。

    万千虹光汇聚,宛如一条彩色星河飞过天空,余光久久不散,在天际绘画出鬼斧神工的美丽画卷。

    极远处汇聚而来的彩色光河,降临人皇城外。

    一位位衣着各异,天赋异禀,奇行奇相,有耄耋老人,有高大壮汉,有文弱修士,有背剑侠士······

    每一位都气势不凡,神光护体,气运深厚。

    单独一位都是开宗立派的宗主级人物,同时汇聚人皇城必然不同凡响。

    有大事情要发生。

    朝会,大殿内众人看清降临诸人。

    只听老太师曹权全身巨震,对着画面中一位高大温文尔雅的长者跪地拜呼:

    “儒家弟子曹权,拜见至圣先师。”

    一旁大将军袁四象对着一名相貌堂堂,凤目蚕眉,双目充满智慧的中年男子叫道:

    “后世末学袁四象拜见兵圣。”

    随着老太师曹权和大将军袁四象拜倒叩头,满朝文武纷纷跪地朝着虚空影像中的诸人叩拜不止。

    高坐人皇椅的姬瞻见到眼前诸人心神亦不免大为震惊,不过很快收敛心绪。

    一道巨大的联通大殿与城门的光门在姬瞻手中呈现,城外诸人纷纷跨过光门来到大殿之内。

    浩浩荡荡数百人,不过对于广阔的大殿来说足够容纳满朝文武与数百天外来客。

    不理会朝堂内一众文武大臣对自己的崇敬,百来人朝姬瞻躬身行礼:

    “儒家孔丘见过人皇陛下。”

    “道家老子见过人皇陛下。”

    “法家韩非子见过人皇陛下。”

    “兵家孙武见过人皇陛下。”

    “纵横家鬼谷子见过人皇陛下。”

    “墨家墨翟见过人皇陛下。”

    “阴阳家邹衍见过人皇陛下。”

    ······

    百家诸子齐齐现世,汇聚人皇城仙俯神宫,不知所来何故。

    姬瞻一时半刻难以想通心中疑惑,口中有礼道:“诸位乃各家学派之主,不必多礼,赐座。”

    面对诸子来朝,姬瞻不敢托大,降下人皇椅与诸子齐平,同时挥退文武大臣,留下百家诸子与人皇姬瞻。

    文武大臣心中不愿却也不愿违背人皇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