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后我竟然是首负 » 第一百一十章 三条红线

第一百一十章 三条红线

    这一次,列出来的限制内容主要有三条。

    这三条限制内容都是和同一个关键词有联系,便是企业的负债率。

    “这三条规定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其目的在于管控房地产公司的负债率,以控制房企的经营风险水平。”

    有的媒体人的分析对这样的政策不吝赞美,但对于大多数的房地产公司来说,好日子已经到了头。

    “今年最后的两个月,最大的目标是降负债。”

    有房地产从业人员惊呼,最后两个月什么都不要做了,只需要把负债降下来就行。

    ……

    之所以这样,其实原因很简单。

    现在的房地产公司,不管是那些“黑马”,还是稳定高速发展的,哪一家没有通过大量的贷款来补充自己的资金——你家的资产负债率比另一家高,表内资产负债率往往在80%以上,甚至90%左右。

    不过——

    “房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和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所谓的负债,其实是预付款。”

    有分析师解读其房地产高负债的员工,并为政策中一些难解的字词进行解答。

    “我们知道,政策上面的三条路线是这样说的,‘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这里面提到了三个不一样的名词。”

    “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的分母是净资产,分子是有息负债减去现金。实际上是两个不一样的负债率,比表上面显出来的资产负债率更能体现真实的复杂情况。”

    “至于现金短债比,意思是手里的钱和一年内马上就要到期的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一年之内你需要还100个亿,但你手里的钱只有80个亿,你的现金短债比就是用80个亿的现金去除以100个亿的负债,算出来就是0.8。”

    其实这么一想,很多人就开始慌了。

    “刚刚去看了一下很多家房企的表格,发现他们达标的都没有几家。”

    “很多人都踩了一条线,两条线,甚至有好几家房企三条线全部都踩上去,看上去好像情况很严重。”

    评论区的人终于引爆了新的热潮。

    “房地产三条红线出炉,将会引发行业怎么样的变局。”

    ……

    和这一起上热搜的,还有另一个消息。

    有人已经翻出了半个月之前全国第三房企在前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的展板,董事长背后红底白字的“活下去”写的那么明显。

    那时大家还不理解,为什么这家公司把事情说的那么严重。说“活下去”是因为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刚才去房地产,远没有到达那样的地步。

    过去半个月,大家发现,并不是因为全国第三房企太紧张,事情真的已经走到了这样严峻的地步。

    “三条红线一出,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次比较大的降温。有很多房地产企业可能会为这三条红线倒下,但可以活下去的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在未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评论员也指出,复杂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恐怕会一去不复返。

    “国内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后半程,未来对新房的需求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房地产企业将会被清退掉至少一半。”

    这也算是比较悲观了。

    ……

    实际上,可以活得好的企业还是不多。

    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过往的一段时间中发展都是依靠杠杆,毕竟在房地产大发展的过程中,快速发展的企业才能占据房地产的鳌头。

    “不过,这样的房地产公司也存在很多风险——发展得越快,负债往往越高,在这一次调控面前往往就更为不利。”

    “像这样的一次调控,对控制疯狂扩张的房地产公司有很好的效果。相当于给它们戴上了‘紧箍咒’,限制了房地产公司高负债发展,是解决城市烂尾楼的最有效的方案。”

    那边分析着,有些人心动了,有些人却脸色严峻。

    “不过这样一来,自然有一大批不合格、不达标的房企面临危机——届时,如何生存下去将成为它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

    其实已经用不着“届时”了,哪怕现在,就有一批房地产公司面临危机。

    昌南这边,昌峰集团情况还好。经过一年前的流动性危机,有息负债大大降低。两百七八十亿的现金比一年内即将到期的负债要多个十几亿,两条红线勉强达标。

    有两条红线已经达标,剩下的一条其实也距离标准要求的70%相差不远,昌峰集团的处境其实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好了。

    “同年上半年,集团将力争三条红线全部达标。”

    在针对政策所召开的紧急大会上,一波人讨论后得到这样的结果。

    “力争在短期内让集团处于最佳状态,在调控到来之后的一系列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长丰集团有这个实力也有这样一个想法,在全新的市场中拿下比之前要大得多的份额。从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只要集团债负债率等基本条件下,相对于其他企业有优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接下来,集团用于扩张和发展的资金就可以更加充足,更有能力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得先机。”

    梦想很好,事实不一定那么完美。

    但梦想总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对于其他许多房企来说,这三条红线将成为扼住他们咽喉的一只手。

    “比起之前,房地产的融资受限幅度越来越大,这将会形成一股反作用力逼迫房地产公司尽快转型。”

    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起到了它应该有的效果,只不过引发的大多是房地产公司的恐惧。

    “要么尽快让红线达标,要么在不达标的情况下等着被耗死。”

    两个选择,就看各家的魄力怎么样了。

    有些前阵子因为激进拿地,而后导致集团的现金流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又多了几条红线超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