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只为降妖除魔 » 第五章 宗主大人要削南岳君神

第五章 宗主大人要削南岳君神

    “那孩子是什么资质?值得你去冒这个险?”

    “老子再跟你说一次,牧羽是我结拜兄弟的儿子,仅这一点就够了。

    别说是他宋游道,就是魔宗的哪位魔君来了,老子也是照打不误!”

    似乎是也想让这个掉进铜钱里的掌门师兄放下些顾虑,何佑民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说道:

    “资质比我强,强很多。”

    “那不就跟当年的大师兄差不多了吗?”顾框有些惊喜,这算是当下唯一的好消息了。

    这位灵泉宗主开始权衡利弊。

    斟酌了片刻,顾框瞟了何佑民一眼,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后续和盘托出。

    “根据后面前去调查的刑堂弟子所言,牧家镇已是炼魔之地。

    那里魔气滔天,一镇百姓的血肉尸骸,以及残存魂魄都只怕全被献祭。

    现在的牧家镇,早已是一片阴煞鬼蜮。

    而此事,也只怕已经传到玄天各宗之内了。”

    传闻玄天有异宝,能探查魔气。

    故而像宋游道这类的大魔头,若非必要,轻易是不会出手暴露自身魔气的。

    何佑民闻言呼吸一滞,什么也没说。

    但顾框知道,此时这个师弟只怕已经是杀意滔天,怒不可遏了。

    炼魔阵是魔宗阵法,并非特指一个阵法,而是一种统称。

    寻常的魔修,使用的通常就是祭炼血肉炼成为血丹的炼魔阵。

    虽会被玄门正道所不容,但其严重程度尚不足以引起玄天之人的重视。

    而像拘魂阎罗宋游道这类的大魔修,一旦动手,就不可能是为了那区区血丹,只怕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目的。

    并且此次事件有宋游道这般人物参与,那主管南域玄门事务的南岳君神,哪怕是再不情愿,也定会亲自出手严查此事。

    以地仙的神通手段,未必就不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届时,在君神问询之下,发现灵泉宗的长老竟然曾在宋游道的炼魔阵里带走过一个人。

    那以南岳君神与灵泉宗素有嫌隙的糟糕关系,牧禹只怕是真的死定了。

    毕竟南岳君神从来就是以宁错杀一千,不放跑一个的铁血手腕治理南域。如今若想要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灵泉宗发难,怕是任谁也挑不出半点儿的毛病。

    至于牧禹是在宋游道来之前,还是之后才被带走的事实本身。

    那还重要吗?

    何佑民想明白其中关节,一拳重重地锤在岩石大地上,碎石飞射入潭水中,溅起一片光波。

    “不能留在灵泉宗,我要带牧羽赶紧离开!”

    顾框赶紧把准备立马动身的何佑民拉住,身高八尺有余的魁梧身躯竟然没有挣脱。

    何佑民的怒气噌一下就窜了起来,指着顾框鼻子就骂道:

    “拉着老子作甚,你不是早想打发我带牧羽离开吗?

    现在老子立刻、马上走,你快给老子起开!”

    顾框眉毛一跳,没好气道:“你怎么跟你师兄说话的,之前不是怕那小子被魔头夺舍了么?

    既然现在事态已然明了,咱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那南岳君神再霸道,难道还真能打上我天柱山来?

    真到那时候,师兄我第一个削他!”

    “削南岳君神?就你?真到那时候,你他娘的没第一个跪下,老子就给你跪下磕一个!”何佑民满脸鄙夷,显然是对他师兄的秉性极为不齿。

    顾框:……

    最终,在顾框的“以理服人”之下,身形如同山熊一般的何佑民才极不情愿地重新坐下,俩儿眼瞪得如同俩颗铜铃,却是一声也不再吭了。

    “师父从小就教导咱们,每逢大事要先有静气。这不还没打上门来嘛,你慌个什么?”

    搓着生疼的拳头,灵泉宗的宗主大人背着双手训斥着何佑民,随后话锋一转。

    “再说了,天塌下来,个儿高的先顶上,咱们不是还有大师兄嘛。”

    灵泉宗内,一名长须老者捧着本儿画册躺在欹案上,显然正看得入神,忽地打了个喷嚏,如雷鸣炸响。

    老者赶忙放下画册,怔了一下,然后匆匆跑了出去,到屋外后就开始五指掐诀,口中飞快默念着什么。

    片刻后又有些疑惑,老者眉头紧锁,如临大敌,须发皆张,掐诀如飞。

    半晌后,依旧一头雾水的长须老者终究还是满脸不甘地回到屋里,正巧碰见那道碍眼的身影,只觉那心里一顿邪火,于是又骂骂咧咧了几句,才回到那张欹案重新躺下。

    流泉殿内,宗主大人的身体周围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青色气罩。

    那气罩之上时不时的还炸现出一道道刺眼的金光电弧,周而复始,循回往复。

    好半晌后终于是平静下来,顾框撤掉气罩,啧啧道:

    “瞧见没,就凭咱们大师兄这命学数算的造诣,又何必涨他人气焰,灭自己威风。”

    何佑民默默挪了下屁股,离这个头发已悄然倒竖的掌门师兄又远了几分。

    ……

    在辰玄铃的带领下,牧禹逐渐对灵泉宗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在途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弟子都是和牧禹一样的蓝色道袍。并且这些人在见到身着青衣的辰玄铃后都会作揖行礼,眼中藏有敬仰、倾慕,自惭形秽;而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则是毫不掩饰的蔑视、嫌恶、目空一切。

    看来即便是修行中人,也多的是些表里不一的阴阳人啊……

    哦不对,角度不对,应该是这弟子之中,也是有阶级划分的。

    牧禹猜测应该是修为的不同,这点辰玄铃不置可否,没有细提。

    而当牧禹注意到不时会有背负行囊的弟子下山离宗,或是风尘仆仆的弟子回宗复命时,就颇有些好奇。

    对此辰玄铃倒是更为不解:

    “难道在你眼中,修道之人就是整日在山中枯坐悟道,不理俗事的么?”

    牧禹这才知道,自己对修仙之人有着极大的误解。

    在灵泉宗,宗门会在开山日,将带回山的预修弟子集中管理,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童子。

    女七男八,是童体的界限。

    在天葵日之前,这些弟子都会接受宗门的全力培养。学习道门经典,打熬筋骨,以求能早日达到炼身摄气的境界,才算是入门了。

    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时,天葵日就会到来。

    在此之前,这些能顺利达到入门资格的弟子,往往才能在之后一年内冲击筑基,成功者便可成为宗门正式弟子。

    而到天葵日还未达到入门门槛的弟子,则会被安排下山。

    其中也少数不愿放弃仙途的人,那就只能以仆役的身份留在宗门。

    若是能凭借自己坚持不辍的努力,最终筑基成功了,那才会破例给予正式弟子的身份。

    但其实这些人,往往是这一生也难以再踏上仙途的。

    修行筑基,乃是天堑。

    能筑基成功者,往往十难存一。

    故而有人言:仙缘渺渺,自有天定。

    对于那些成功筑基者,才算是被宗门真正承认的弟子。但这也意味着宗门对他们的无偿付出也到了尽头。

    正式弟子需要的功法秘籍,先贤感悟,以及宗门内的任何资源,都需要向宗门支付报酬。

    可以是接受宗门安排的任务,或是通过上供资源以换取宗门的资源,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世俗金银。

    这在天下玄门之中,已然是极为常见的宗门体系。

    故而牧禹看到如此多的蓝袍弟子进出山门的场景,也就不足为怪了。

    前面说了,宗门会在开山日自山外带人回宗,那宗门内的长老,甚至是宗主的血脉后裔呢?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即便是牧禹不问,也能猜到了。

    整个宗门都是别人长辈的,那对普通弟子的那套规矩,也就不再适用于辰玄铃这类人了。

    所以那身和普通弟子所穿截然不同的青色道袍,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自然也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