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吞噬大圣 » 第一章 郑家大院

第一章 郑家大院

    河州,丰县,郑家大院。

    内宅偏厢一间卧房内,郑烁面色苍白神色惊慌的站在窗前已有半个时辰。自半个多时辰前他从床上醒来就一直脑子隐隐作疼。

    木架纸糊的窗户半开,一眼能望到院内那颗大腿粗的柿子树。可能昨夜下过雨,黄土夯实的地面有些泥泞。红日初升,阳光普照,地面积水波光闪闪,有些晃眼。

    郑烁脑子里两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停碰撞,一片糟乱。

    一个叫郑烁,十七岁,郑国河州丰县人氏。

    郑家本来以经营茶叶和瓷器为生,不但城外有两百多亩茶田,在县城永和街还有两家商铺。家业虽不大,但在丰县也算小富。

    可就在半年前,郑家在城外的瓷器窑坍塌砸死了两个伙计,因此吃了官司。最后不但赔偿苦主几百两银子,自家瓷器生意也做不成了。

    郑烁的父亲郑志商无奈,只能狠心卖掉永和街的瓷器铺子,专心经营茶叶生意。

    郑烁的生母阴丽华在他四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也是在那年,他父亲娶了位十八岁的续弦,名叫方梅。

    次年,二娘方梅给郑烁添了个弟弟,取名郑义,算起来,今年刚好十二岁。

    两年后,郑志商又娶了位风尘女子刘兰儿做小妾。在郑烁十一岁那年,姨娘刘兰儿给他添了个妹妹,取名郑玉,今年六岁。

    郑烁还有祖母王氏健在,自小对他疼爱有加。

    郑烁的祖父郑大刚则是在他小时候就已不在,听说是走货途中着急赶路错过宿头,被卧牛山强盗砍死在了山沟里。

    虽说郑烁自小没了娘亲又体弱多病,但其实日子过得还算幸福。

    二娘方梅怜他没了亲娘待他犹如亲子,自小百般呵护,关爱有加。祖母王氏就更不用说了,三个孙辈,最喜郑烁。父亲郑志商虽说常年走货很少在家,但对郑烁也算爱护。弟弟妹妹对他这位大哥也是尊敬,兄妹关系处的还好;

    除了两位姨娘之间偶尔会有些小矛盾。总体来说,一家人也算和和美美。

    郑烁脑子里另外一个人的经历,就有些玄奇了。

    此人也姓郑,全名郑岩,生活在一个叫地球的世界,出生于华国一座普通城市。

    这人家庭条件一般,性格偏于软弱。不但身高长相不起眼,就连智商也只是处于中等水平。

    总之,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记忆中的昨天,郑岩突然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和别的男人手拉手逛街。百般逼问之后,心如死灰。

    原来女朋友在和他谈恋爱的同时,还和另一个男人一直在交往,而且人家已经相处了六年之久。他郑岩竟只是女方无聊时找的乐子而已。

    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肮脏如此,让郑岩内心是悲愤填膺。当晚找了家小饭馆,喝酒到凌晨。

    他也不知到底喝了多少,只记得摇摇摆摆走出饭馆,突然胃里就翻江倒海,当场扶着绿化带旁边的路灯杆就大口呕吐。哪知一时手滑向前猛栽,头砸在电线杆上,满地是血。

    然后就觉的头皮粘着电线杆拔不下来。一股麻疼,顺着那电线杆直往脑子里钻。郑岩只来得及说一句“麻蛋,漏电”,就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再醒来,就成了郑烁。

    捋清两人记忆,慢慢平复心态。他对着额头拍了两下,还是分不清谁主谁次,郑岩焉?郑烁焉?

    罢了,既然这具身体叫郑烁,那郑岩就算作前世吧!

    转身走到梳洗架旁,郑烁望着铜镜里消瘦的身影无奈苦笑。

    镜中人身高中等,挽着长发,倒也长相清秀,只是满脸病容,看着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摸着铜镜,郑烁喃喃道“这是穿越?只是怎么和历史中的王朝有些对不上呐?”

    他前世历史学的不差,这一世也上过学堂。可凝神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历史中哪个王朝与这里类似。

    郑国是类似华国古代宋明时期的封建社会,但与华国历史中的王朝区别很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郑烁揉了揉眉头,苦笑:“这是地外文明或者平行空间吧?唉,怕是回不去了。”

    “只是苦了我那上一世的父母。等发现没了儿子不知道该有多伤心。”

    郑烁有些烦躁,内心充满愧疚。抚摸铜镜的动作有些大,“哐当”打翻了梳洗架上的铜盆,水撒一地。

    他正准备弯腰收拾,就听到门外传来“嗒嗒”的脚步声。

    接着,来人“啪啪”拍了两下门,柔声道:“烁哥儿,起了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郑烁一机灵,忙道:“二娘,我起了。”

    说着,走过去“咯吱”拉开木门,果然见方梅笑嘻嘻的站在门外。

    门外女子看面相大概有三十岁左右,身材偏矮,面容姣好,身穿绣花翠裙,手里端着个木托盘。

    “烁哥儿,你今天可起的有些晚,你弟都吃完饭上学去了。我在前厅寻不见你,就把药给你端来了。趁着热乎,快喝吧!”方梅说着,迈步进屋。

    郑烁苦笑:“二娘,我这会儿头疼,先不吃药了,等用罢饭再说。”

    方梅一惊,着急忙慌的在床头矮几上放下木托盘,紧接着伸手摸摸郑烁额头:“呼,不热,吓我一跳!头疼严重吗?”

    郑烁慌得向后一躲:“没事没事,可能昨夜没睡好。”

    “那也不能大意,今天别出门了。我一会让王大家媳妇把饭菜给你送来,也别去正厅了,就在这屋吃。”

    “对了,你先把药吃了,钟医师特意交代过,这药要饭前吃。等你吃完就到床上躺躺。”方梅话落,突然发现翻了的铜盆和一地水。

    “这么大个人了还毛手毛脚,啥时候能学着稳重。”说着埋怨的话,过去拿布擦了地。

    接着捡起铜盆就走向门外,走出老远还有声音传来:“我到前院给你打水,赶紧吃药。回来见你没吃,仔细你的皮。”

    瞧着二娘离去的背影,郑烁心头涩涩。二娘自小就待他极好,多年来一直如此。

    五天前他着了凉,当时父亲正带着自家产的茶叶外出走货。二娘怕亏着他,不但请了城西有名的钟医师来给他诊病。就连开的方子,都尽捡着贵重药用。怕他体弱导致病情加重,这几天一直是嘘寒问暖。

    低头望着托盘里的药碗,郑烁心中暖暖的。这就是二娘,刀子嘴豆腐心的二娘。

    这时节已算深秋,早晨气温偏低。他感觉有些凉意,转身关上窗,坐在床头喝药。

    郑家大院不算太大,前后两进,几十间房。

    前院住着王大一家四口。那王大本是商铺里的伙计,早些年经常跟着老太爷郑大刚走货。因老实本分又忠心耿耿,上了年纪后就在郑家大院做了管家。而王大媳妇则兼职做了厨娘。

    这两老膝下还有俩小子,老大叫王忠,十九岁,老二叫王实,今年十八,都是棒小伙。这哥俩平常在郑家做些杂务,忙时跟着郑志商走货,或去商铺帮工。

    后院住着郑烁一家,还有他祖母王氏的贴身丫鬟小翠。

    那小翠今年十六,身体瘦弱,长相偏丑,是郑志商到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只因王氏年轻时吃苦太多,落下了病根,需要丫鬟来专一伺候。

    郑烁放下药碗,坐在床头正想心事。

    方梅突然端着铜盆快步进屋,“先擦把脸,我在前院交代了王大媳妇,一会饭菜给你送来。”说着,把铜盆放在梳洗架上。

    转身看到矮几上药碗已空,她欣慰的笑笑,又道:“待会吃了饭,到床上躺着,今天可不能出门。”

    又唠叨了一会,方梅才端起托盘药碗,转身出门而去。

    片刻后,王大媳妇送了饭菜过来。两菜一汤,还有个鸡蛋,算是丰盛。

    吃罢饭,关上木门。郑烁揉着疼痛的脑袋正准备躺床上歇一会,好考虑考虑以后怎么生活。突然又听到外面传来隐隐的说话声,并不时伴着几声咳嗽。

    听到这熟悉的咳嗽声,郑烁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慈祥的面孔,他慌忙快步上前拉开房门,果然见丫鬟小翠扶着祖母王氏正向他门口走来。

    王氏面目慈祥,撒眼一看,能有六十多岁,可实际年纪也就五十几。因其年轻时候操劳过度,又在磁窑里伤了肺,落下个常年咳嗽的毛病,所以显得面老。

    “乖孙,刚你二娘说你脑袋疼,咋着回事?以前可没这毛病。”王氏见孙子面色发白,很是心疼。拉着郑烁就向屋里拽:“快进去,别再吹了风。”

    屋内,郑烁扶着老太太坐下:“奶奶,也没多大事。可能是着凉引起的,不太严重,歇歇就好。”

    “那也不能大意,你自小身子弱,自己可要多注意些。”

    祖孙俩说了会闲话,王氏交代小翠去前院忙活,又示意郑烁关上房门。然后就坐在屋里道出一番话来,听的郑烁心情是瞬间明朗。